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镇江有哪些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江苏镇江过年的风俗
- 2、镇江人有什么风俗
- 3、镇江有哪些民风民俗?
- 4、镇江人有什么风俗
一、江苏镇江过年的风俗
过年应该是一个享受的慢过程,老镇江人讲究自己动手,才能体会到浓浓的年味!(1)腊月里包子备起来小时候出现的场景,趴着锅台旁边看着妈妈、婆婆忙碌的身影,家里调好馅,上蒸锅上蒸起来!(2)腊月里,也是腌腊肉、灌香肠的好日子!腊味可是浓浓年味的前奏!(3)镇江人过年有个习惯,是 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过春节 ,年前必须彻底打扫卫生,过去称之为 掸尘 (4)进入腊月,贤惠的妈妈们要开始购置年货,糖果、瓜子、开心果、各种坚果、包装零食应有尽有!(5)添新衣,过新年穿新衣,这是过春节衍生下来的传统,全身上下都是新的,也是一种辞旧迎新的好兆头!(6)贴春联:春节期间,家家户户有贴春联、贴年画的习惯。不同的年画代表不同的寓意!(7)除夕守岁:农历一年最后一天叫 岁除 ,吃过年夜饭,一家老少都不睡觉,一家人挤坐在一起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通宵不眠叫守岁!
二、镇江人有什么风俗
镇江人必收藏的全年传统风俗1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驱年年夜饭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稳稳。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红烧鱼不动筷——年年有鱼(余)饭后晚辈讨压岁钱——守岁金山寺撞钟——祈求平安。2年初一开门鞭炮——高升。吃红枣、汤圆——早发、圆通。忌动刀、剪、扫帚、忌碎碗破坛、忌打骂伢子家(小孩)。走四方,拜新年。3年初二回娘家,拜泰山。4年初五财神日子,踏金(骑毛驴上金山),拜财神。5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灯,吃圆子(上灯圆子落灯面)6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娘家给新嫁女儿送灯之俗。7十八或二十落灯吃面条(上灯圆子落灯面)8二月二龙抬头。宝宝剃龙头。民谣:二月二,家家接女儿,接得家来吹笛子,接不家来哭鼻子。9二月八家家包饺子,民谣: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10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农村妇女多以荠菜花插鬓角。11清明节上坟祭祖,门插柳、放断鹞。12黄明节“黄明踏青”登圌山。13端午节家家包粽子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艾草、菖蒲午时烧艾熏屋,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泡酒洒墙跟中午肴食“十二红”十二红是四碗八碟之宴,“四碗”:红烧黄鱼,红烧趴蹄,红烧牛肉,红烧鸡块;“八碟 :咸蛋、香肠、花萝卜、熏鱼、炒苋菜、炒猪肝、炒河虾,脆炒鳝丝。小孩穿老虎鞋,额头上用雄黄酒点“王”字,脖子上系五彩线编织的蛋网午后看赛龙舟14六月六民谣:六月六(镇江方言六读作LAO),家家门口晒红绿(镇江方言绿读作LAO)15七月七俗称“七巧节”,看巧云,搭七巧板,女儿家穿针乞线。16七月半城乡居民轮流举行“盂兰会”街上放焰口(现在是烧纸)河里放花灯——敬祖宗。17中秋节家家要团圆,炕饼子,吃月饼。入晚,供桌上摆放老菱、全藕、石榴、月饼,点宝塔斗香,焚香拜月。18重阳节重阳糕送老人白天登高(登金山、南山)晚饮“重阳酒”,持鳌(螃蟹)赏菊。19十月朝,下元节上坟、祭祖、送寒衣。吃红豆糯米饭、菠菜豆腐汤。民谣:红豆饭、豆腐汤,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思是此时已到烘火季节了。20腊八每年腊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必用大锅,选上好的芋头、花生米、红枣、白果、莲子、栗子、青菜、豆腐、胡萝卜等煮粥,馈赠善男信女。21腊月23“送灶”剪纸马、扎竹桥,
三、镇江有哪些民风民俗?
镇江民风民俗:年除夕:家家户户贴春联——驱年。年夜饭:家家都炒安豆苗——安安稳稳。每桌都有水芹菜——路路通。红烧鱼不动筷——年年有鱼(余)。饭后晚辈讨压岁钱——守岁。金山寺撞钟——祈求平安。年初一:开门鞭炮——高升。吃红枣、汤圆——早发、圆通。忌动刀、剪、扫帚、忌碎碗破坛、忌打骂伢子家(小孩)。走四方,拜新年。 年初二:回娘家,拜泰山。年初五:财神日子,踏金(骑毛驴上金山),拜财神。正月十一或十三上花灯,十五元宵节:有娘家给新嫁女儿送灯之俗。十八或二十落灯,上灯圆子落灯面。二月二:龙抬头。民谣:二月二,家家接女儿,接得家来吹笛子,接不家来哭鼻子。二月八:家家包饺子,民谣:二月八,吃了饺子病不发。三月三:荠菜花儿赛牡丹,农村妇女多以荠菜花插鬓角。清明节:上坟祭祖,门插柳、放断鹞。端午节:家家包粽子,悬挂钟馗像,门上插艾草、菖蒲,午时烧艾熏屋,用雄黄、蒜头、菖蒲根泡酒洒墙跟,中午肴食“十二红”,小孩穿老虎鞋,额头上用雄黄酒点“王”字,脖子上系五彩线编织的蛋网,午后看赛龙舟。六月六:民谣:六月六(镇江方言六读作LAO),家家门口晒红绿(镇江方言绿读作LAO)。七月七:俗称“七巧节”,看巧云,搭七巧板,女儿家穿针乞线。七月半:城乡居民轮流举行“盂兰会”街上放焰口,河里放花灯——敬祖宗。中秋节:家家要团圆,炕饼子,吃月饼。 入晚,供桌上摆放老菱、全藕、石榴、月饼,点宝塔斗香,焚香拜月。重阳节:重阳糕送老人,白天登高(登金山、南山),晚饮“重阳酒”,持鳌(螃蟹)赏菊。十月朝:农历十月初一为下元节,俗称“十月朝”,上坟、祭祖、送寒衣。吃红豆糯米饭、菠菜豆腐汤,民谣:红豆饭、豆腐汤,老奶奶吃了上火箱。意思是此时已到烘火季节了。腊八:每年腊月初八,金山寺、焦山定慧寺必用大锅,选上好的芋头、花生米、红枣、白果、莲子、栗子、青菜、豆腐、胡萝卜等煮粥,馈赠善男信女。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送灶”,剪纸马、扎竹桥,供灶老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冬至:又称小年,这天要祭祖,塾馆都放假,“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老师不放假,学生不把钱”。 饮食习俗:早餐喜锅盖面,伴以肴肉、蟹黄汤包,早茶。中晚餐大米为主,传统家常名菜有:三鱼两头:刀鱼、鲥鱼、回鱼、清蒸狮子头、拆烩鲢子头,东乡的羊肉、扬中的三芽菜烧河蚌,还有芦篙苔肉丝,清蒸螃蟹,菊花脑蛋汤,韭菜螺蛳头等等。喜事一定要有整条鲢子头——有头有尾、年年有余,丧事忌用鲢鱼——年年有丧。
四、镇江人有什么风俗
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地处江苏省南部,江山秀美,物产丰富,古迹众多,气候宜人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江南水韵城市的起点。美丽富饶风景迷人的镇江,旧时曾有朱方、谷阳、京口、润州等名,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二千年前秦汉开始建县,孙权几代在此称雄江东,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历史局面,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东吴时期的政治文化中心。长江与运河在镇江交汇,大江横陈,群峰环抱,地势险峻,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镇江又是南北文化的交融处,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塑造衍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镇江别具区域性的民俗文化,养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镇江人,镇江人又继承和发扬着这方的文化,这方的历史,使镇江的民风民俗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民风民俗每年的正月初一,镇江民间有“秤江水”的习俗,《至顺镇江志》风俗篇中介绍:“京口江中沙田户,每岁旦,收一瓿以秤水。水重,则江水大,水轻,则江水小。岁岁不差。”这种风俗,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就有部分展示。正月初五财神日,有“骑驴上金山”的风俗,俗称“拾金子”寓意幸福发财之说。“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的元宵灯会,也吸引着许多民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如今这一习俗还在镇江有所保留。五月初五端午节,又有观赛龙舟的习惯。明代张岱曾拿镇江的龙舟赛事与南京、杭州、无锡等地做过比较认为:“西湖竞渡,以看竞渡之人胜,无锡、苏州亦然,秦淮有灯船、龙船,不瓜洲相比,而看龙舟亦无金山寺比。”可见金山竞渡早已名震四方。端午节时镇江人吃棕子还要食“十二红”,孩子们要穿老虎衣,挂老虎肚兜,系“长命缕”等辟邪之物件,而这些习俗,又都与起源于镇江《白蛇传》有关。黄明时节上chui山,每年的清明节前,上万人爬上chui山登高远眺的场面十分壮观。民居古迹镇江的民居古建筑众多,保存完好的多集中在大西路、京畿岭一带,尤以“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而闻名天下的西津古渡最具价值,这里聚集了从六朝到唐、宋,从元代到明、清的古西津渡口遗迹,石塔、观音洞、救生会等等,沿街两旁,晚清时代繁华的店铺依稀可见,五十三坡旁的街道店面多为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棂,下层铺子上层居人,这些极具区域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无不展示着镇江人的勤劳智慧。文学典故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创作的口头文学财富,伴随着人民生活,深刻地反映与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和美好愿望。镇江的山山水水,亭阁楼台,池泉峰塔,每一草每一木都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镇江很多的历史名人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美丽动人的文化传说:水漫金山的民间传说,南朝梁武帝刘裕的“寄奴居”的传奇故事,三国时期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传说,在天下第一江山的北固山宋朝的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豪气咏怀,金山寺韩世忠、梁红玉击鼓战金兵的历史传记等,岳飞、李白、苏东坡、郑板桥、乾隆、康熙、米芾、王羲之等等也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名篇和手迹墨宝。镇江历代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北宋时期沈括在市区梦溪园巷写就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南朝文学家刘邈编著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文心雕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赛珍珠在镇江市区的登云山完成了她的《大地三部曲》。昭明太子的《昭明文选》也是在镇江的南山完成的。四大名著中《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里也把镇江的风俗民情传播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四大民间传说的《白蛇传》中的故事也是发生在以镇江为主的江浙一带,另外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近的《华山畿》,就是讲述发生在丹徒东乡的一则感人的爱情故事:南朝乐府的《华山畿》歌中唱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苦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明代朝鲜诗人金宗直听到这则故事,流着泪动情地赋写《华山畿》一首:“冢上青青连理枝,行人争唱华山畿。野裳花发与寒食,风度春魂化蝶飞。”为镇江的民间增添了许多迷人的传说。民间饮食各地都有奇异风味的美味佳肴,镇江也不例外。如三怪:“肴肉不当菜、香醋摆不坏、面锅里煮锅盖。”;“三鱼”:红烧刀鱼、清蒸鲥鱼、白汁鲴鱼;“一开窗,二吸汤,三喝光” 吃法独特的“蟹黄汤包”;另外镇江的“东乡羊肉”、“葛村狗肉”、“大路长鱼汤”“扬中秧草烧河豚”“江岛三芽菜”等也是久负盛名的风味名吃。民间艺术丹徒上党的田间民歌号子、三山的南乡服饰等具有鲜明吴文化遗风的地方特色。另外丹阳的“河蚌舞”、|“秧歌灯”极负盛名。丹徒东乡的“双推手”、“唱麒麟”也各具特色;扬中的花灯唱凤凰别具一格,句容的“火灯舞”、“火流星”也都是民间一绝。镇江的剪纸、雕刻、正则绣、竹帘画、华山泥叫叫等民间手工艺术在国家比赛中曾屡屡夺魁,吸引着各地的民俗爱好者来此追踪寻艺。镇江的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奇特的个性和魅力,也是古城镇江深厚的文化历史宝藏。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镇江有哪些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镇江有哪些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