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塔塔尔族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塔塔尔族的特点和风俗
- 2、塔塔尔族的节日风俗
- 3、塔塔尔族的特点和风俗
- 4、塔塔尔族的节日风俗
一、塔塔尔族的特点和风俗
塔塔尔族为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在中国,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天山北部地区,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区人数较多,比较集中分布在乌鲁木齐、伊宁、塔城、奇台、吉木萨尔、阿勒泰、昌吉等地。
塔塔尔族的房屋多用土坯、石块、砖块、木材建造而成,屋顶为人字形,上盖铁皮,刷成绿色或蓝色。塔塔尔族人住的都是平顶土房,墙一般很厚,里面粉刷石灰,有的还挂壁毯。薄林是塔塔尔族的特色美食,主要用鸡蛋和面粉摊成鸡蛋饼,把羊肉粒和大米放在一起炒,最后在鸡蛋饼上放入羊肉米饭,然后再加上鸡蛋饼,如此反复,覆盖多层,地地道道的塔塔尔族美食。1他们和新疆一样,绝对是一个吃货的天堂,选材考究,吃法独特,做工精细,光看材料都能让人流口水。塔塔尔族最富有特色的食品是古拜底埃,将大米洗净后晾干,上覆奶油、杏干、葡萄干,放在火炉里烤制成饼,其味香甜可口。
二、塔塔尔族的节日风俗
信仰 塔塔尔族和其他突厥语民族一样,在接受伊斯兰之前,曾经历过一个万物有灵的原始宗信仰的时期。塔塔尔先民曾把苍狼作为民族的图腾,相信其具有非凡的超自然力。在流传至今的《古丽奇要克》等塔塔尔民间传说和民俗中,仍可窥见到一些遗迹。至今,塔塔尔民间还保留着佩戴狼牙饰物,珍藏狼的后脚踝骨等习惯,相信它们具有避邪的非凡超自然力。 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的历史较早。约在公元10世纪,伊斯兰就已传入塔塔尔族先民活动的伏尔加河流域。塔塔尔族信奉逊尼,属于哈乃斐学派。同一切伊斯兰信徒一样,塔塔尔族信群众也严格按照伊斯兰义规定履行义务。
服饰 塔塔尔族的传统服饰十分讲究,因居住地不同而有所差异。城市男性居民上穿宽袖直领、对襟开胸、领边和袖口上绣有花边的翻领白衬衫,外加黑色齐腰的短背心,或者是黑长衫,腰扎皮带。城市女性居民喜欢穿宽大的紧腿裤和宽大的下边带皱边的连衫长裙子,颜色多为白、黄、酱色。脚上多穿皮鞋。喜欢戴镶有珍珠的丝绒小花帽,少妇和年长的妇女还要在小帽上披丝头巾,以耳环、手镯、戒指、项链、胸针等为装饰。
歌舞 塔塔尔族音乐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华丽、结构短小精干、动听而易于上口,情绪热烈,唱起来促人起舞,往往于歌舞酣时伴以尖声呼叫和口哨声,表现了塔塔尔族热情豪放、活泼乐观的民族性格。歌唱和跳舞时多用手风琴、曼陀林等伴奏。塔塔尔族舞蹈动作灵巧、活泼、开朗,男子多踢蹲、跳跃等腿部动作,女子则多为手和腰部动作,它兼收并蓄了维吾尔、俄罗斯、乌孜别克等民族舞蹈的特点,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饮食 塔塔尔族主食主要有“去买西”(烤面饼)、抓饭、馕、拌面、馅饼等;喜食牛羊肉,食用的蔬菜较少,主要有土豆、南瓜、番茄、白菜、洋葱、胡萝卜等。最富有特色的塔塔尔族风味食品是“古拜底埃”和“伊特白里西”。
婚姻 按照塔塔尔族的传统习惯,儿子在结婚后一般与父母分居,只有少数仍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因此,传统的塔塔尔族的传统家庭是以一对夫妻和其子女生活在一起的核心家庭基础为主,伴有一些两代夫妻一起生活的混合家庭。三四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在塔塔尔族很少见。
三、塔塔尔族的特点和风俗
塔塔尔族的特点和风俗:
塔塔尔族十分重视礼仪,见面以握手问好,妇女多握双手。对长者非常尊重,走路、谈话、吃饭均先让长者。塔塔尔族人热情好客,对远道而来的投宿客人,总是热情款待,并乐于助人。在塔塔尔族中,妇女生小孩是件大事,亲戚朋友都要来祝贺、送礼。
塔塔尔族的婚礼别具特色,与众不同的是,塔塔尔族的婚礼不像其他的民族那样在男方家举行,而是在女方家举行。
塔塔尔族在进餐时,每个人面前都放一块小手巾,用以擦拭嘴、手并防止食物溅在衣服上。全家人围坐一圈,中间餐桌上放一块餐布,吃饭时习惯用勺子、刀子、叉子。上茶、上饭,要先送给长者,然后再按年龄大小先后递送。饭毕要做“巴塔”(祈祷)才算就餐结束。
塔塔尔族的家庭多是一夫一妻的小家庭。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通婚,限制叔伯见弟姐妹之间通婚,姑表联姻也很少。婚礼按教规在女方举行,通常新郎要在岳父家住一段时间,有的要到第一个孩子出世后才回自己家。
塔塔尔族的婚俗别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后再“娶”回来
婚姻过程是:经媒人三番五次登门求亲,女方家长若允诺,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礼,称为“库拉克绥云切”,即给新娘从头到脚的整套服装。下过聘礼,即算订婚。
按塔塔尔人的传统习惯,婚礼在新娘家举行,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结婚前几天,男方要把为新娘制作的全部服装、炊具、陈设和婚礼时食用的物品及自己的“嫁妆”送到女方,其中包括给新娘父母的.礼物(称“克以特”)。等到新婚之夜,新郎就正式“嫁”过去了。
“出嫁”的仪式也颇为有趣。这天,新郎在伴郎及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坐上马车,青年人拉手风琴,兴致勃勃地唱起塔塔尔流行歌曲“几尔”,一路上歌声、琴声、口哨声、呐喊助兴声连天,浩浩荡荡地前往女家成亲。当夕阳西下,新郎和伴郎们一行人等来到新娘家。
这时先要绕着院落转一圈,然后才到门前。而此刻女家大门都紧闭着,新郎要献礼物才能进去。以后,新郎进房门,到床边,吃饭,都要送喜钱。
四、塔塔尔族的节日风俗
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和撒班节。塔塔尔族人民过在肉孜节前,就要将家里打扫干净,并提前做好炸馓子、油饼、果酱等美食,节日当天,塔塔尔族成年男性要到清真寺做节日礼拜,之后要去墓地悼念亡故的亲人。塔塔尔族人过古尔邦节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到清真寺聚礼和宰牲,这一天几乎家家要煮肉待客,互相拜节。 塔塔尔族族称为自称“tatar”一词的音译,在汉文史籍中常被译为“鞑靼”、“达怛”等,主要分布于中国新疆、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巴尔干、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民族主体位于中国境外。 塔塔尔族妇女善刺绣,灵巧的双手不仅在各种服饰上绣上美丽的花纹,同时还为桌布、墙围、床围等绣上多姿多彩的花纹和图案,姑娘们还在自己的嫁妆上绣上花卉图案。小伙子们也大都以姑娘们的刺绣水平高低来作为择偶的条件之一。 撒班节,是塔塔尔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撒班”是塔塔尔族犁地的一种农具,据塔塔尔族传说,由于撒班的产生,促进了塔塔尔族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塔塔尔人为了纪念这种新式犁的发明,每年6月20日至25日农忙期间举族欢庆,久而久之这种庆祝活动演变为塔塔尔族的传统节日。撒班节的庆祝活动多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节日那天,举行摔跤、赛跑、穿麻袋赛跑、叼匙竞走、跳远、爬滑、赛马等各种娱乐活动,演出文艺节目等。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塔塔尔族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塔塔尔族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