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长沙订婚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长沙订婚礼金是多少?要给三金吗?
前几天我订婚了,男友是长沙的,因为我家在安化,比较远,所以我爸妈就说按他们的习俗订婚,要他们选好日子订婚,然后我爸妈就过来长沙,首先说明,我们那边对订婚是很重视的,我不知道长沙这边是什么习俗,当时订婚,他们家给了我一万,然后我爸妈个一千,我弟弟、奶奶、叔叔婶婶个六百,然后我弟弟叫男友一声姐夫给了四百红包(这也是我后来提出才给的),然后我爸妈回了男友爸妈个一千,我奶奶和叔叔给了男友共四百“改口钱”。婚虽然订了,可是我爸妈一点也不高兴,因为在我那边订金至少是两万,给女方爸妈至少也该有个万把块,男方还要买三金或五金,而且还要给女方买至少三套衣服,可当时他家人也没请媒人和我爸妈商量这些,然后我全家都已经跑来他家了,加上我要嫁给男友,我爸妈也就没办法就这样订婚了。今天老妈打电话来,说老爸在家大发雷霆,我妈说这真的是讨老婆,伸出手就讨个老婆了。我妈妈就要我和男友再说说这事,不然就不让打结婚证,要我不要把自己看轻了,我家人总之不相信长沙这边订婚就这么随便,请问长沙这边订婚到底是怎么样的呢?难道连三金都没有吗,我问我好多朋友,都说至少要三金,我一朋友株洲的说她那都是五金,搞得我现在好郁闷···我要怎么和男友说这些,要是不说,我又要怎么和家人交代···好烦躁···还有一点重要的,在订婚前一天我还和男友说我们那订婚要三金还要送女方几套衣服,我弟弟叫他姐夫时也要给红包,这些他也和他家人说了这事,结果只有给我弟弟的那红包给了,其余都没有,我都搞不明白了,他们是想问我们那边习俗啦,我说了怎么就没有给,我家人特别气愤,本来我奶奶要给男友五百了,我爸爸就说只给两百了···
二、湖南长沙 结婚习俗
推荐于 看亲篇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妇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妇方要洒扫庭院,准备接待客人。作为当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尽可能有风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看亲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特别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对待。礼物虽无非烟酒点心之类,并不在乎数量多,价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触犯对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时;言行举止要谦虚有礼。古时看亲时,男子只能由媒人创造机会偷偷看姑娘一眼,现在不同了,男女双方可以直接见面、谈话。双方都有机会对对方有一个初步了解。中国是个“礼义之邦”,讲究含蓄。看亲的结果往往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而用各种暗示来表现。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进门之后,女方父母先给小伙子倒上一杯热茶,小伙子看了姑娘觉得中意,就把这杯茶一口饮干;然后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结亲,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饭,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辞回家,有的父母甚至还托媒人将男方带来的见面礼带走。有些地区除了看亲之外,还有“察人家”的习俗。“察人家”其实也是看亲,是男方由媒人带领到女方看过姑娘后,妇方父母对婚事暂不表态,再由媒人带领,回方男家。祁阳一带则称为“看当”。看当时,男方父母应先奉上香茶一盏,然后和妇方父母交谈。妇方父母通过察看男家并与男方父母交谈,如果对婚事认可,就将香茶喝尽,男方父母立即以“亲家”相称,并盛情款待客人。否则,女方父母应起身告辞,男方不要勉强留客。过礼篇“看亲”、“看当’、之后,要履行订婚手续,俗称“过礼”。“过礼”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认为是对儿女的婚事负责,往往在接到红帖之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虑。好在现代人多半不相信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换红帖,往往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有的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礼物至少要包括猪肘子一个, 酒一对,鸡鸭各一,给对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袜各一双,包封一个,给姑娘的东西若干。包封里封多少钱、给姑娘一些什订婚礼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过礼”之后,男女双方即可商定日期,到当地政府办理结婚证,正式确定婚姻关系。现代规定男女双方领结婚证之前要到医院做婚前检查;还有些地区(主要是城市)规定要办婚前学习班。这些都是确保优生优育、保障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应该遵照执行。 择吉篇结婚证办好后,男女双方在法律上已经建立了合法的夫妻关系。然而在中国,这仅仅是结婚活动的第一步。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者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的良辰吉日,并由媒人通知对方,准备迎娶。称为“择吉”和“送日子”。择吉一般请教星象学者或算命选择办理,也可以自己看《通书》(雅称“历书”、俗称“家家历”,传统称之为“皇历”)择日子。文化程度高的则可以自己推算。一般认为,只要“**”相应,就是好日子。如“丙寅日”等。择日完毕,双方确定了结婚日期,就应该发出婚宴请柬,请亲朋好友来参加婚礼了。请柬一般由嫁娶者或其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亲友们接到赴喜宴的请柬后,除特殊情况可以只送礼不参加以外,一般都应登门道贺。道贺前,先要准备好礼物。礼物的多少视各人与主方关系的亲蔬、交谊的深浅、本人的经济条件而定。送男方的一般都付现金、用红纸打“包封”。包封签子上一般要写上一句表示祝贺的话。包封里面装着现金,钞票要下面朝上,一张张叠好放齐。钞票最下层用红纸写上“ XXX 贺”或“ XXX 、 XXX 同贺”等字样,谓之“挂里”,便于账房登记。送给女方的礼物多是实物,但也有用红包替代的,称之为“助嫁”。家物多是箱、柜、床、被、餐具、衣料之类。送女方的礼物往往是亲友们闻讯即主动送去,并不等请贴来了再送。因为女方父母要以送礼人的多少为据去决定“出嫁酒”的规模。 迎娶篇佳期在即,男女两家都要杀猪宰鸡,准备喜宴,还要请好厨师、傧相、伴娘、轿夫、账房、师爷及其他帮同办事的勤杂人员。这些人应聘后,应在迎娶的前一天即到主家开始工作,作好迎亲摆宴的准备工作。传统婚礼一般是女家早晨“出嫁酒”、男家中午摆喜筵;如果是纳婿(招郎——男到女家)则反之。一切准备就序后,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媒人先导,接着是新郎、伴娘、花轿、乐队、礼盒队。女家在花轿到来之前,要准备好喜筵。姑娘要由母亲或姐姐梳好头,用丝线绞去脸上的绒毛,化好妆,谓之“开脸”,然后饰上凤冠霞帔,蒙上红布盖头,等待迎亲的花轿。花轿一到,女家动乐鸣炮相迎。凶亲队伍进入女家堂屋后,花轿落好,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并呈上以其父名义写好的大红迎亲简贴。接着是女家动乐开筵。席间,媒人和新郎要小心谨慎一些,因为中国民间有不少不成文的习俗,在新婚的三天里,亲朋戚友中的平辈和晚辈青少年可以别出心裁地在媒人和新郎身上编演几出小小的喜剧,称之为“洗媒”和“挂红”(乡下俗称“贺新客”)。新娘的嫂子说不定会在盛给新郎的饭碗下层埋伏半碗辣椒面;新娘的妹妹会在斟酒时特别给姐夫抹一把锅底灰 ..... 对这些能增加欢乐气氛的小闹剧,媒人和新郎应该容让——虽不妨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小小地报复一下,但却绝不能生气、发火,甚至同主客吵闹、扭打。早宴之后,新郎新娘在媒人的引导下向新娘的祖宗牌位和长辈行过礼之后,伴娘就可搀着新娘上花娇了。上轿时,新娘不妨哭几声,以示对父母家人的依恋。新娘上轿后,即奏乐鸣炮,启轿发亲。乐队在前,乐队后面是新郎(有条件的要骑马),接着是花轿和其他送亲的人员。新娘在启轿时,往往要塞个红包给轿夫,以免花轿摇摆得过于厉害。接亲的队伍将要到达新郎家门口时,男家要鸣炮动乐相迎。花轿停在新郎家的堂屋门前,男家请的伴娘(一般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要上前掀起轿帘,将新娘搀下轿来,傧相上前赞礼,宾客向新郎、新娘身上散花(一般用红、黄各色纸屑替代),将婚礼推向高潮。 拜堂篇拜堂是婚礼的高潮阶段。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戚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喜宴篇在传统婚礼进行的前一天,男家已经张灯结彩,其布置大略如下: 堂屋: 门前对联一副,加横批。 堂屋中间高悬一方形彩灯,彩灯四面分别绘上“鸾凤和鸣”、“观音送子”、“状元及第”、“合家欢”图案。 。 香案上一对硕大红烛。。 两边“对座”墙上贴“陪对”一幅。。 后“金墙”上帖“天地君亲师位”六个大字,自上而下直写。这六个字的写法有讲究:天要平,即“天”字的两横要写平,不能弯曲;地要宽,即“地”字写宽一些,不要过窄;君不开口,即“君”字要全封闭,不能留空隙;亲不闭目,即写繁体“ 亲 ” 字,右边的“ 见 ”字不能把上面的“目”字最后一横全部封住;师无别意:繁体的“ 师 ”字要少写一撇,写作“ 师” 。新房: 门框两边贴对联一副,加横批(横批一般写“鸾凤和鸣”四字); 门上贴大红双喜字; 新房正中悬彩灯;窗户上贴剪纸的大红双喜字,四角贴剪纸的蝴蝶图案;窗户两边贴对联;墙壁四周挂字画。厨房:正门对联一副,加横批,门上贴红“喜”字。其他:所有房间门上均贴“喜”字一个。拜堂之后,新娘便在新房落座,不再出来。新郎要走出新房接待贺客。如在宾馆、酒家宴宾,则夫妻双方都得出去会见宾客并向宾客敬酒。喜筵要按来客的尊卑长幼排定座位,称之为“请客”,或者“清客”。排座位的原则是上尊下卑,右尊左卑,客人按其长幼和身份、地位从高到低排列座次。主席要摆在堂屋上方正中,请“大亲”坐上首右边席位,新郎的父亲或舅父坐上首左边席位作陪,其余按尊卑长幼对号入座。除堂屋的正席外,次尊贵的一席摆在新房中,请新娘的母亲坐首位,由新郎的母亲或舅母作陪。其他各席的座位一般也要按尊卑次序排定。座位排定后,傧相宣布动乐鸣炮开宴,新郎要先到首席斟酒敬酒,说几句表示感谢的话祝酒,然后,厨房开上第一道菜来,把婚宴推向高潮。各席的酒菜应该一个样,唯“男大亲”和“女大亲”所在的席次,通例必须有清蒸的猪肘子一个。而且,新郎要时刻守候在桌边,为“上亲”斟酒、送热毛巾等,以示尊敬。喜筵结束前,媒人早已溜走,谓之“逃席”。倘若不走,“洗媒”的人会把他的脸抹成锅底。喜筵结束后,“上亲”先到退堂屋休息一会,吃些点心,由男方尊长陪着说些客套话,待勤杂人员把席面撤去,扫了地,大亲就该起身告辞了。临起时,男家要“打发”衣料、鞋袜之类,讲究的还有红包。“送大亲”是又一个热闹场面,男家所有体面的人都要送到门口,还要鸣炮动乐,以示敬重。新郎及其父母应送客至村口。 闹房篇戏闹洞房花烛夜中国有闹洞房的风俗。在过去,由于很多新人们婚前都不太熟悉甚至不相识,新婚之夜要他们生活在同一空间,心理上可能会感不自在。闹洞房,无疑可以通过公众游戏让新人消除隔阂,捅破羞怯的“窗户纸”。而在今天,闹洞房主要是向新人们表示祝福之意。 游戏之一、取筷子将一双筷子置于酒瓶中,只露出很短一截,让新郎新娘全力用嘴唇把筷子取出,实际就是请两人表演亲吻。游戏之二、吃香蕉用弹性绳捆住香蕉吊于新郎跃起能够到的高度,新郎用嘴拉下香蕉。新郎新娘用嘴剥皮,然后共同把它吃完。为了不让绳子缩回,一个做动作,另一个必须咬住香蕉,这就要看两人的配合了。游戏之三、点火柴将火柴插于红枣上,在盛水的盆里漂浮。一根红线中间扎一支点燃的香烟,两头分别由新人咬住,两人你进我退,合力用烟点燃盆中的火柴。要屏住呼吸,用扎实的“牙功”与眼光才能获得成功。游戏之四、夹弹子准备一盘玻璃弹子,让新郎新娘各执一支筷子,两人一齐将弹子夹出。不妨请在场的几对情侣和新人进行比赛,落后者表演节目。游戏之五、对诗比赛若新郎新娘是喜爱文学的,那么请他们来一次对诗擂台赛。先由新郎吟诗一句,然后新娘接吟,要求接吟的句中至少有一个字与上一句相同,如此反复,接不下来者判负,负者表演节目。游戏之六、夫妻识字这个“识字”是让新郎着一个“字”(或一个短语),然后请新郎做各种动作(不准说话,不准用手描笔划)给新娘看,要使新娘能“识”这个字。选“字”的时候,挑那些与新婚气氛相吻合的内容,例如:“爱”、“恋”、“夫妻”等等。游戏之七、说昵称新郎新娘分别想十个昵称去称呼对方,什么心肝啊,宝贝啊,狗狗啊,肉肉啊,越肉麻越好。如果来宾不满意,则可要求再说。游戏之八、亲亲甜心新郎仰面躺在床上,然后把切得薄薄的香蕉片贴在他的脸上和脖子上,让蒙着眼睛的新娘用嘴去找那些香蕉片。游戏之九、接吻直接要求新郎新娘接一个长吻,三分钟或是五分钟都可以。游戏之十、撒喜床撒喜床是在闹洞房时,由新郎的嫂嫂表演的一种边歌边舞的游戏,嫂嫂手托盘子,盘内铺红纸,红纸上放栗子、枣、花生、桂元等物。新娘坐在床上,嫂嫂抓干果往床上撒,边撒边唱。闹洞房的众人听了嫂嫂的歌唱,也随声附和,洞房中欢声笑语彻夜不断,嬉笑打闹声一浪高过一浪。撒喜床的游戏是一种群体民间游戏,所有闹房的人都是演员,而嫂嫂是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因为主角要担负起活跃洞房气氛的任务,责任重大。所以,这个主角是要经过娶亲人家精心挑选的。其重视程度,与选择婚礼司仪一样慎重。在娶亲之前,新郎的全家人在同宗同族、街坊邻居的嫂嫂辈中逐个挑选。有些地方选一个,有些地方选两个。选出的这个撒喜床的主角,首先要儿女双全的“吉祥人”;还要能唱曲,会编词;再者,要口齿伶俐,头脑灵活,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另外,因为,撒床时间长,歌词篇幅也长,况且有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临场发挥,故而撒床人记忆力要强,能正确运用歌词把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场景描绘出来,受这些条件的约束,筛选出的嫂嫂自然是技高一筹了。作为嫂辈们,能受到娶亲人家的器重,也感到非常自豪。她们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新郎家调节好洞房的气氛。回门篇按照我国婚俗习惯,结婚三天,新娘便要偕同新郎一起回娘家,也称“回门”。这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礼节。新娘家老人心里非常重视三天回门,因此新郎事先天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在礼品上都要有所准备,争取给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礼品事先备齐,买新娘家老人喜欢的礼品,礼品一般有四件。回门一般在上午九、十点钟动身。新郎新娘应参加婚礼那样认真修饰、打扮,保持婚礼上那漂亮、俊美的形象。回到娘家,新郎、新娘首先要问候老人。这时,新郎就应改口,跟新娘一样称岳父母为爸爸、妈妈,要叫得自然、亲切,对待亲友和邻居也应表现出亲切热忱,彬彬有礼,见人先打招呼,以礼相待。就餐时,新娘要陪着新郎,一一向父母、亲友和邻里敬酒,感谢大家对自己新婚的祝福。饭后,不要急于回家,应再陪父母聊一会儿,听听他们的教诲,然后再告辞回家。并应主动邀请二位老人和兄弟姐妹到自己家里做客,也可邀请亲友、邻里。
三、湖南订婚男方要准备什么
1、彩礼彩礼的重要性我们都是知道的,在双方家庭理性沟通下,确定好彩礼钱,最好是个吉祥的数字,如6666、8888等。经济条件好的,就无上限了。如果男方经济条件一般,也可与女方家长沟通,适当放低要求。2、金钸在订婚时,男方都会给女买金饰,也就是“订婚三金”,包括耳环、项链、戒指。具体买多少钱的金饰男方可以按照当地风俗进行考量,一般情况下5000左右就可以了。3、钻戒在订婚时最好准备一款订婚钻戒 ,这枚戒指可以是当初求婚时准备的,也可以是专门为订婚买的。如果觉得买了钻戒还买黄金戒指比较浪费,也可以不买金戒指,直接买一款品质好一 点的钻戒,一般10000左右就能买到30分左右的钻戒了。4、喜糖在湖南,是由男方来准备订婚宴上的喜糖。要一包冰糖、一包白糖、一包麻花糖 ,这是传统的订婚风俗。外喜糖内的红包南方也需要准备, 50-100都有人放,视男方的经济条件和订婚宴的规模来定。
四、湖南长沙 结婚习俗
第一次接女方家长与父母见面,男方应该准备见面礼(红包)。记得不管来多少人什么人都要的,包括女的本人。红包可以分大小的,按重要性来分。 如果订婚,也要订金的。(至于多少看男方的客气,还可以配上三金。) 聘礼一般双方父母都要在场,至于多少可以之前通过电话看女方的大概意思。如果相差太远,女方会不高兴的。反正聘礼一般过了多少,到时候都会由女的本人添置家用电器等。另外要打个大红包给女方父母,由他们代新人去请女方其他长辈等等。(一般不能低于2万,看男方的条件来) 送三金,金戒指金项链金耳环,若男方家庭经济好的话,可以再加个金手镯。 房间的装饰色彩,喜庆中最好结合新娘的命理五行所喜。不少人老人家喜欢把新房布置得红彤彤的,但这浓烈的红色并非人人都能承受的。比方说如果新婚夫妻的命理五行都忌火的话,这种装饰色彩就会对他们的运势形成很不利的影响;而且红色本身太重的话,也容易引起居住者心情暴躁,时间久了难免争吵。 洞房的摆设,在传统习俗中是很讲究的。床单、床罩、枕头、被子等都要成双成对的,或者是双人的。被子图案、色泽大多喜庆色彩非常浓郁,以促进夫妻和谐、幸福。 还有一些东西也是不宜在婚房中摆放的。比方说女孩子喜欢的玩偶,在风水中有*小*的说法;传统风俗中讲究在新房中贴喜字、红对联,并在床铺上摆放花生、红枣、桂圆、瓜子等,取“红红火火、早生贵子”之意。年轻人大多不相信这些,但如果有老年人要给你的布置的话,千万不要拒绝。新娘上车的之前是要换上婚鞋的,而且在上车之前不能够脱掉鞋子,这表示不会带走娘家的财气,在到达新郎家的时候,新娘是不会下地走路的,是要新郎抱着直至礼堂才可以。在礼堂举办婚纱的时候,一般都会请主持人,大部分都会选择本地的,说一些逗趣的话,让双方父母给红包,拜天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闹洞房和策新郎父亲也是长沙婚纱风俗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是根据不同的地方,闹的程度会不一样,相对于以前来说,现在大部分地方都没有那么厉害了。三天回门是风俗的一个重要环节,新娘在嫁入男家之后,一定要在第三天和新郎一起带上四件长辈喜欢的礼物会娘家。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长沙订婚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长沙订婚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