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拉萨习俗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拉萨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藏族的风俗是什么?

        1)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坐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倾其苦。迎送客人,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近碗口。2)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最忌吃*肉,凡盛过这些肉类的器具便不再使用。他们认为吃这些动物的肉不洁净,有罪孽,死后不能升天。有些地区也不能吃鱼。人对马的偏爱之情,带有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色彩。他们认为马是路神的象征,不吃它的肉,不挤它的奶,不用它的皮,由它自然繁殖和死亡。3)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回,主人会及时给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需一饮而尽。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然认为客人不懂礼貌,瞧不起他。4)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不熟悉的男女忌在一个碗内揉糌粑。碗杯等器具禁止扣着放置,因为只有过世者的碗杯才扣着放置。5)藏历年初一,忌讳扫地,不能吃带馅的食品,不准哭泣、骂人、吵架,不准说“空”、“没有”、“病”、“痛”、“死”、“杀”、“穷”、“不要”、“倒霉”等不吉利的话,认为这样会预兆全年不吉祥。过年期间不得向别人借东西,怕招致全年不富裕。6)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牧区冬宰时牧人心疼那些牲畜,不忍心下手,所以西部牧区屠宰是用大针从背部刺入内脏,尽量让被宰的羊减少痛苦;中部牧区则用绳子缠绑羊嘴,让它窒息而死。牧人认为动刀宰杀是不可取的残酷行为,反对捕杀野生动物。7)禁忌在别人背后吐唾沫、拍巴掌。妇人不能在人面前抖裙子,认为那样做会给对方带来不幸。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认为走反了方向会有罪过。翻越高山顶时,不能发声,否则会招致风雪、冰雹。8)不能把骨头扔到火中,认为这样做会招来鬼怪。忌在家中吹口哨,因为只有送鬼时才吹口哨。家有病人,禁人来访。晚上忌讳往外倒垃圾。天黑后,白色的东西不能拿出家外,避免财气外流。亲属去世后,49天内忌办喜事、唱歌跳舞,以便让亡灵安静地升上天堂。9)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10)不要付钱给你拍照的当地人,也不要强迫拍摄他们不希望你拍的内容,可以送给他们一些食品或药品来赢得他们的信任。近距离拍摄人物,尤其是僧侣、妇女时,一定要事先征得对方同意,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不要以任何形式拍摄**,请尊重当地民族风俗和情感。11)进入寺院,须经过寺院管理喇嘛的同意,进庙时忌讳吃大蒜或身上留有蒜味(藏族认为大蒜会玷污神佛)、戴帽子、吸烟、摸佛像和宗教用具、翻经书、敲钟鼓等,更不能将上述这些物品当成坐垫来坐。在寺院内也不要抽烟。

二、拉萨的风俗习惯

        节日期间,拉萨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节日时,除本地西藏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拉萨切磋戏艺。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 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商业部门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应游人。下午各家开始串幕作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在劝酒时,唱起不同曲调的酒歌,各帐篷内,相互敬酒,十分热闹。近年来,自治区各机关,单位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雪顿节更显得意义重大。

三、藏族民族风俗有什么

        1、磕头与鞠躬

        磕头: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时的一种礼仪。磕长头,要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自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伏在地,伸直双手划地,如此反复进行。在寺庙中磕短头,可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拜谒活佛、长者,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鞠躬:藏民在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

        2、献哈达 哈达是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一种生丝织品,是社会交往活动中的必备品。婚丧嫁娶、迎来送往、求请致谢、致敬祝贺、朝佛膜拜等都离不开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两丈,短者三、五尺。献哈达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是藏民生活中普遍而又尊贵的礼节。 敬献哈达作为藏民社交中的礼仪,有一定的方式和讲究。敬献动作因客人身份而异: 对尊者,长辈,要双手将哈达举过头顶; 对平辈,只要双手捧献于对方手上; 对晚辈则系在他们颈上。接收哈达时,须将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接过哈过后,从头绕过,挂于脖颈,以表示最深 切的谢意。

        3、喝茶 藏民族重礼节、讲友谊。藏族在认为 有茶喝就幸福 的同时,形成了许多有关茶的礼仪。到藏家作客,主人会斟上香浓的酥油茶敬客。客人接茶后,可慢慢饮啜,细细品尝。客人每次饮茶后,主人会很快将置于桌上的茶碗添满,使茶碗保持盈满状态。 客人至, 一般需饮茶3碗,只喝一碗就不吉利,藏谚道: 一碗成仇! 喝茶时不能必出 唏、唏 的声音,更不能将碗里的茶全部喝光,否则会被视为没有教养。同样,藏家吃饭,也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 4、饮酒 甘孜州许多地方都有先茶后酒或先酒后茶的习惯,不能同茶同酒。请喝青稞酒,是藏区的一项普遍习俗。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十五度至二十度。主人敬上青稞酒后,客人首先用右手无名指蘸点酒,转碗面向自己弹一下,这们连续蘸三次弹三下,谓之一敬天,二敬地,三谢主人,然后再端杯畅饮。

藏族的生活习俗

        1,婚丧习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塔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寄托于一种升上 天堂 的幻想。**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台,太阳徐徐升起,**仪式开始。

        2,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宁可三月无肉,不可一天无酥油茶。青稞酒是用当地出产的青稞酿制而成的一种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欢,食物多用肉食和奶制品,不少人爱吃风干的牛羊肉。

        3,民族禁忌:

        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 拉 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座,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4,服装特色: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 哈达 ,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 哈达 是雪白的织品,一般宽约二三十厘米、长约一至两米,用纱或丝绸织成,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民族礼仪:

        藏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饮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吃饭时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要敬给最尊敬的客人。制作时还要在尾巴肉上留一绺白毛,表示吉祥。

藏族的日常禁忌

        1、藏族人禁吃驴肉、马肉和狗肉,有些地方也不吃鱼肉、飞禽等。由于宗教信仰关系,一般反对捕杀野生动物。

        2、西藏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寺庙。目前,西藏对游客开放的很多寺庙都是藏传佛教寺庙,藏民族普遍信仰藏传佛教。所以,在转经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行走,切不可逆时针方向行走。很多藏族老者在转经的时候,身后会跟着一些挂着红绸子的羊,这种羊被称做 放生羊 ,不可对这些羊进行骚扰。同时,在寺庙佛殿之内,不可大声喧哗和随意触摸佛像,在没有允许的情况下,更不能在佛殿内录像、照相等。

        3、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4、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5、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用来给客人倒茶。

        7、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8、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9、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10、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11、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四、拉萨的风俗习惯

       注意事项: 1、拉萨地区属于藏族自治区,大部分居民以藏族为主,请游客尊重当地风俗。行程中安排的寺庙参观,为藏传佛教寺庙,请尊重宗教信仰,听从导游安排。 2、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我社有权对行程的前后顺序进行调整,但不会减少景点。 3、由于西藏地处高原,进藏前请谨记“慢慢走,少开口,多睡觉,别喝酒,防感冒”。 4、拉萨被称为日光城,日照强烈,请游客自带防晒用品。 5、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人禁止入藏,入藏前避免感冒,入藏当天不要洗澡。 6、请客人提供与乘机证件完全相符的名字进行出票(若有误差损失费由客人自理)。 7、因长时间高原行车,途中车辆负荷较重,可能会遇到汽车抛锚并影响行程的情况,旅行社对此情况会迅速做出补救措施,请游客做好心理准备,但不能作为投诉的理由。 8、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遇塌方(当地政府行为封路)、泥石流、雪崩、洪水等自然现象影响或航空公司航班延误、取消等原因造成的增加费用或无法按照正常行程游览,我公司不予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参团提示: 1、拉萨火车站、机场导游迎接后敬献洁白哈达。 2、每辆旅游车上都提供免费备用氧气袋两袋供使用,若再需要,费用自理。 3、用餐以川菜风味为主,若有忌口者,请提前告知旅行社,若有藏区用餐不习惯者可自备佐食。 5、除旅行社责任险外,请建议客人主动购买旅游平安意外保险。 6、全程安排6—8个信得过购物点(工艺品、藏药、土特产)等,绝无强制购物现象。 7、为保护布达拉宫古迹,门票限量销售(每天限接待1500--1800名游客),因此参观布达拉宫时间可能会影响到整体线路的先后调整,景点不会减少,提前告知,敬请谅解。 8、随身物品:高原海拔高日照强烈,早晚温差大,需准备长袖衣裤、羊毛衫、夹克衫,同时带好墨镜、太阳帽、防晒霜、润唇膏、感冒药、肠胃药、阿斯匹林、安定等物品。 9、友情提示:请带足够的胶卷、相机电池、现金、全球通手机、湿纸巾、个人卫生用品。 10、沿途欣赏自然风光(途中经停六大站点:石家庄、西安、兰州、西宁、格尔木、那曲。 购物安排介绍:平均每天一个购物店,无强制购物消费 1、西藏藏医药文化博览中心:参观时间1小时 2、西藏恒康生物(羊胎素、高原鱼油)保健品专卖店:参观时间1小时 3、西藏茶马古道藏茶、酥油茶专卖店:参观时间1小时 4、西藏御峰一品厨具有限公司:参观时间1小时 5、西藏藏艺阁工艺品专卖店:参观时间40分钟 6、西藏扎西德勒藏毯有限公司:参观时间40分钟 7、西藏奇圣牦牛肉专卖店:参观时间40分钟 8、西藏吞柏藏香厂:参观时间1小时 9、西藏博物馆圣宝缘天珠藏式工艺品店:参观时间40分钟 10、西藏著名特产有冬虫夏草、藏红花、红景天、雪莲、灵芝等,尤以虫草、藏红花名贵,藏药疗效亦佳,可酌情购买。八角街一带假冒伪劣多,宜谨慎。消费请备足现金。 自费项目介绍:我社承诺绝不强制消费任何自费项目,游客对以上项目消费有绝对自主权 1、烤全猪,烤全羊:1600元/只 2、鲁郎景区:180元/人(含石锅鸡) 3、羊八井温泉:98元/人(普通)、168元/人(高级) 4、林芝卡定沟风景区:80元/人 5、林芝千年核桃村民俗园:60元/人(表演时间40分钟) 6、参观藏獒协会养殖基地:50元/人时间约为50分钟 7、藏族歌舞——唐古拉风:180元/人时间约为2个小时(含藏餐) 8、《喜马拉雅》大型歌舞表演:VIP:580元/人 A:280元/人 B、C:230元/人(时间约为2个小时) 9、《幸福在路上》大型歌舞诗:A:380元/人 B:280元/人(时间约为2个小时) 10、藏族家访:60元/人(含酥油茶、糌粑等简单藏式食品) 民族习俗: 1、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忌讳直呼其名。 2、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 3、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 4、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 5、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6、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7、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次添满时,必须一饮而尽。 8、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 9、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 10、禁忌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 11、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 12、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民族食俗: 1、糌粑-----即青稞炒面是藏族的主食,酥油茶是日常饮料,藏族不分男女都喜欢喝青稞酒。到藏民家做客喝酒时,主人先倒满一杯,你先喝一口,添满,一连三次,最后满杯喝干,之后才能自由地喝。如确实不能喝,可用食指沾酒弹三次-----敬天敬地敬神,再婉言谢绝。 导游: 1、西藏有藏族和汉族导游,能用藏语、普通话、英语等多种 语种讲解。藏族导游悉藏族历史和文化,但性格朴实内向,游客可多鼓励他们讲解。西藏导游多年来以接待外宾为主,有收小费的惯例。如果他们主动索要小费,请根据其服务付费或拒绝。藏传佛教影响深厚而久远,长期政教合一的政治形态,使西藏诸多活动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最宏伟的建 筑是寺庙,最珍贵的文物,艺术品也一定珍藏在庙里。藏族同胞对佛教有着根深蒂固的崇拜,佛教教义家喻户晓。与藏民交往应注意尊重藏族同胞的文化和信仰,不要谈论政治、宗教一类的敏感问题。不要擅自进入寺庙,寺庙内一般不准拍照,不能吸烟,不要嬉笑喧哗;庙内物品不要擅自触摸,参观应顺时针方向行进,建议自备一些零钱献给佛像,宗教乞丐是被西藏社会所接受的,给朝圣者捐些钱物是行善之举,一般是给两角到壹元钱。藏族习俗西藏自治区境内居住有约二百三十多万藏族同胞,藏民族历史悠久,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热情好客,他们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显露出藏传佛教影响的痕迹。娱 乐: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时常能看到自发的歌舞表演。 献哈达: 1、婚丧喜庆、拜佛谒长和迎送往来,藏族都要敬献哈达,这是对客人最普遍最尊重的礼节,哈达多为白色,表示纯洁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接受哈达应双手接过挂在脖子上或直接被挂在脖子上,不要立即取下。 温馨提示: 进入高原之前的准备: 1、进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无谓紧张。 2、进入高原之前,禁止烟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于劳累,要养精蓄锐充分休息好。适当服西洋参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如有呼吸道感染和感冒,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备好几瓶抗缺氧药红景天或口服液。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大量事例证明,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高度紧张反而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使自愈时间延长。 4、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严重贫血或高血压、哮喘病人,切勿肓目进入高原。 进入高原途中注意事项: 1、应尽可能预备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如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等,也需备有防治感冒的药物、抗菌素和维生素类药物等,以防万一。备好几瓶抗缺氧药红景天或口服液。 2、由于高原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要注意准备足够的御寒衣服,以防受凉感冒。寒冷和呼吸道感染都有可能促发急性高原病。 3、在进入高原的途中若出现比较严重的高山反应症状,应立即处理,及时服用氨茶碱或舌下含服硝苯吡啶20毫克。严重时应吸氧。若出现严重的胸闷、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或反应迟钝、神志淡漠、甚至昏迷,除作上述处理外,应尽快到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或尽快转往海拔较低的地区,以便治疗恢复。 4、由于乘车进入高原所需时间长,途中休息不好,体力消耗大,因此除要准备以上各种物品外,还应该准备水或饮料以及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以便及时补充机体必需的水和热量。 如何尽快适应高原反应: 1、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高原反应不要思虑过度,如果精神高度紧张,反而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 2、进藏前几天,要休息好,切不可抱病入藏如果有条件的话,可在进藏前后喝几天抗缺氧“红景天口服液”。最好不嗜烟酒。进藏后要吃高热量、易消化的食品,注意卫生,不要进食过量。 3、刚进藏的头两天不宜身体负荷过重,活动过频。西藏昼夜温差大,既使夏天入藏也应带上一些保暖衣服。 4、入藏头几天在未适应高原反应前,切忌洗浴,以免缺氧和引起感冒。 5、在西藏的强日光下外出,要戴防辐射的太阳镜和遮阳帽,并涂抹防晒化妆品,男士也要涂防晒霜。 6、自备一些抗感冒、肠炎等常用药品。在没有便携吸氧设备和抗缺氧药品的情况下,不要贸然去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区,以防不测。备好几瓶抗缺氧药红景天或口服液。 气候特点: 1、 夏天白天温度基本上都在二十度左右,晚上在十度左右,冬季白天在十度左右,晚上则在零下几度,由于我们的旅游活动都集中安排在白天,所以夏天感觉不热,冬天也不会太冷,西藏最佳适宜的旅游季节和时间一般是每年四月至十月底较好,也是氧气最充足的时候。 其他注意事项: 1、西藏属于中国特殊的高原民族地区,条件有限,希望各位观光旅游者有合理的期望值,和睦相处,尊重藏族同胞的文化和信仰习惯,保护西藏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环境。一定牢记:青藏地区的民风,深受宗教影响,有些习惯不能以城市人的心态标准来衡量,不要去计较和指责他们。不要和司机吵架,不要离团观**,偶有不慎,就会触怒当地人,引起不必要的风波;有关藏族、回族的风俗习惯、禁忌等,导游会有详细介绍,大家要小心留意、紧记在心。 摄影须知: 1、高原日照强烈,景物反差较大,逆光拍摄人物易用闪光灯补光,另外,高原紫外线强烈,若在镜头前加UV镜,避免相片色彩偏紫,效果更好,友情提示:近距离拍摄藏族同胞时一定要先征得他们的同意,西藏寺庙建筑风格独特,遇上节日,藏人衣着更是华丽,色彩缤纷,部分地方注明付款。可拍摄,每张50元或更高价,请勿**,**后果是十分严重。拍摄人物,尤其是妇女,也要小心,藏人未必都喜欢被人拍摄,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取景前最好先打招呼。。 友情提示: 1、西藏的藏族文化,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青藏高原自然风光,才是真正的历史文化遗产,是远远无与伦比的!由于西藏特殊的高原地理位置,生活习俗,民族文化,自然风光等等,有着“神秘西藏”和“传奇西藏”之称,给世人的感觉总像是蒙着一层薄薄面纱,欢迎你踏上西藏快乐的旅程,揭开西藏那层面纱,祝君旅途愉快! 西藏是地球上唯一没有被污染的净土,请珍爱和保护西藏的环境。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拉萨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拉萨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