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农村葬礼习俗(农村葬礼主持词)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农村葬礼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农村人下葬都讲究什么啊?

       1.最为常见的下葬时间是在已故者死后的七七49天内入土为安叫“热灰葬”2.在已故者死后的一百*落*为佳期,叫“百日葬”3.对于守灵习俗的地方按民俗习惯在已故亲人的周年落葬最有纪念意义,叫“周年葬”4.查找一个黄道吉日叫“吉利葬”5.大寒节气是迁墓落葬的最佳日子,叫“干燥葬”6.清明、冬至期间前七后八落葬,叫“习俗葬”7.五月初五: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民间也有在此日祭祀先人8.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民间有拜观音求渡的习俗9.七月十五:即鬼节,此日亡人可以得渡,脱离苦海,是灵魂解脱的节日10.七月十三:地藏菩萨生日,将救助一切行善之人11.十月初一:此时寒意已现,民间有送寒衣之俗12.十一月十七:此日祭祀供月请求佛祖超渡亡灵之意13.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祀迎春之日14.同时,可以在每月初一、初八、十五、十九、二十三、二十九和三十祭祀农村老人死后需要进行盛大的葬礼活动,这其中不仅是为了尊敬先人,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也是为了让其好好地安息,以此来护佑后代,这也就是为什么葬礼那么隆重的原因。在葬礼中下葬又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的注意事项我们必须知道。第一:农村先人下葬参加人员在农村参加葬礼或者下葬的时候,是非常肃穆和悲伤的。这个时候如果孕妇或者刚出生的小孩参加这个仪式,由于本身的气场非常的弱。就很容易被“吓”,造成身体的健康的损害,很容易被缠身,所以要回避。另外和先人相差六岁的或者六岁的倍数在下葬的时候要,转身回避,以免造成相冲。第二:农村先人下葬墓穴内部在农村给先人下葬是需要几个人一起放棺的,这个时候棺木下面的土必须赶紧,不能留有脚印或者手印。如果留下了这些东西,必须用纸钱磨平。再进行下葬,另外活人的身影也是不能映射在墓穴内,否则会被死人压身,造成身体方面的损坏,犯呼不断,难以根治。第三:农村先人下葬暖坑在给先人下葬的时候,必须进行暖炕,但是不能借助阳光或者月光,因为这两者阳气和阴气太大,会破坏墓穴内的气场,要用纸钱或者烧纸进行暖炕,待燃尽后再进行安葬,目的就是让地气瞬间因为暖气而上升,护佑棺木,让先人安息。另外有太阳的时候,必须用黑布遮挡墓穴。第四:农村先人下葬莫回头在农村给先人安葬,当所有的程序走完的时候。回家的路上千万不能回头观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看到不该看的东西,造成精神上的损害,容易被不干净的东西“缠身”。另外在进入家门的时候,必须进行洗手、照镜子。因为镜子可以反射晦气和煞气,避免对生者产生影响。农村葬礼为什么那么的隆重,其根本原因不仅是为了对先人的悼念,也是生者的“面子”,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先人护佑后代。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人注重坟墓的选择,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但是其根本原因都是相同

二、常见的农村丧葬习俗都有哪些?有何讲究?

        在我们这里,要是老人去世了,村上人无论男女,基本都去吊孝。当然都是成年人,无论长辈晚辈,基本都要下跪磕头。也就是人死为大这一说,当管事人花纸后,谁备下跪时,两边站的孝子,立马就会缠缚着,不让下跪磕头,当然下跪也是一种礼节,是避免不了的。基本都不会下跪磕的,随后鞠躬了时。入棺材后,在祭奠仪式上,基本是三拜九磕,也就是磕九个头。要出现年轻人,来请去路不懂的,不知道风俗的,招客的会让从简,倒上三杯洒,随时磕四个头,也叫来四磕。于到老道理的,那就麻烦了。也就是二十四磕啦。 二十四磕,现在不多了,但还是有的,基本都是三拜九磕。在农村丧事上,最常见的为三拜九磕,不常见的来四磕和二十四磕。当然在中国,不论那个省份,在农村丧事上,绝对不会出现三磕头,当然在祭奠老祖宗时,就形成三磕头,和拜佛一样啦,谢谢。

三、在农村的丧葬礼仪中有哪些习俗?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兄弟民族有五十六个,不但“一方一俗”,而且由于民族的不同,丧葬习俗因此各异,我的一支秃笔,无法一一呈现解答,仅限于我个人的了解,回答农村汉民族的一些 “禁忌” 和 “风俗” 。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将丧葬看作家庭中的一件大事。 “丧葬礼仪” 在周朝已经初具规模,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一系列庞大而繁杂的礼仪。葬礼体现出人们对死亡的理解和所持态度,也折射出民族文化的心理特征。

        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与汾河交界处的农村(我查找地图,应该是禹门口河津一带),这里的农村葬礼在十几年前还是很讲究,并且颇有“古风”格调的。

        (在墓地痛哭的亡者家属)

        包括我上述提到的地方,广大农村对老人去世有以下 “禁忌:”

        一,选择“风水宝地”和“择吉安葬。

        用四川的风俗习惯,应该请 “阴阳先生”, 花钱不多,我为先父选择骨殖安葬的方位,均是采用“子午向”,这个可以用罗盘,也可以使用手机勘定。

        阴宅风水一说,传承千年,源远流长,在一个 “虚空的法界”尤其重要。 希望认真处理,不可草率从之。

        (位于某市的公墓)

        二,先人故去,禁忌“热死热埋”。

        应该停放12小时至72小时内妥善安葬。当然,特殊情况不在此例。

        在先人故去后,如非特殊情况,建议不要马上放入“冰棺”,因为这个时候故去的先人属于“中阴身期”,某些思维意识犹在,贸然将遗体放入冰棺,容易导致先人坠入寒冰地狱及饿鬼道。

        三,先人故去,宜早“入土为安”。

        我的看法是,应该遵从当地的“公序良俗”即大家公认的“入土为安”,同时,可以减少一些费用和精力。

        四,在移动遗体时(如从医院到太平间)均应“打伞遮阳”,个别地方还要“喊山引魂”。

        先人的遗体或者骨灰等,不应该直接被阳光照见,需要后人打伞遮阳或者搭棚遮阳。

        “喊山引魂”是在下葬前,后人要高喊先人的姓名、生辰,以助先人“魂兮归来。”

        五,墓穴“暖坑“。

        墓穴内务必暖坑,不可冷穴,不要被日光、月光、星光照见。挖好墓穴后,就要在穴内焚化纸钱,待燃尽后,方可下葬。墓穴上方应该用棚或者大伞遮住日、月、星辰。

        (晋南农村孝女举行葬礼时的发饰)

        六,先人下葬前,墓穴内不可以留有任何活人的脚印、手印、身影等,如果不小心留下,可以用纸钱将印记抹平,再下葬。

        七,在下葬现场,孕妇、产妇、生肖犯冲者必须廻避大吉。具体说就是与逝去先人的生肖相同者。

        八,给先人下葬后,所有人在返回家中时,均不要回头,免得你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尤其是体弱者,或者具有灵异体质的后人。

        九,给先人下葬回家后,务必洗手,照镜、除秽。

        四川农村就是在山上折几枝柏树枝,放在归家路上,待白烟冒出时,从后面跨过去,消除坟场的气息。(但是,应该切记管理好火源,完毕后用水或者泥土掩埋,确定无火星后,方可离开。)

        关于(葬礼)风俗问题,简单回答如下:

        以晋南黄河与汾河交界处的农村为例

        他们的丧葬礼仪大致可以分为“小殓”、“报丧”、“封棺”、守灵、降香、冲灵、出殡、安葬等环节。

        在以前,整个丧葬过程庄重肃穆,隆重气派。

        我们应该看到,丧礼过程中,文化的影子浸入其中,葬礼不是独立形成的,是多种文化交织而成的产物。

        晋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可能至今还是保留了一些丧葬礼仪文化,如,在停丧期间表演了当地在“冲灵”时的“ 响板” 表演。

        结束语

        丧葬习俗各处不同,你的家乡是什么礼仪呢?你有什么不同看法,请你老指点!

        农村老人去逝后的禁忌:

        不能说死了,七八十岁的说“老了”,年轻一点的要说“走了”。

        子女一百天之内不能剪头发,等过了百日后才能理发。

        去逝第一年大年初一不能串门拜年,否则人家会不高兴,感觉很晦气。

        第一年过年不能贴对联,第二年贴蓝对联,等三年就可以贴红对联了。

        老人去逝后的风俗:

        在最短的时间内先“指路”,就是用谷秸绑一个像马驹形状的“罗马子”,上面搭上一件老人穿的上衣,到大门外的路口上,由长子手拿一根高梁桔,站在高凳子上,面朝西南方向,高梁桔指向西南方向,嘴里喊:(爹或娘)你上西南,连喊三遍,其他子女随声咐合:你上西南。然后长子跳下凳子的同时,并将凳子用力蹄倒在地,所有子女跪地磕头,帮忙办丧事的人将“罗马子”烧掉,子女哭着回家,“指路”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第二天即二日,出嫁的女儿一路哭着回家,给婆婆磕头,名曰“谢婆婆”,也是给爹娘“哭路”,让老人去阴间的路上走得顺畅。

        二日,早、中、晚送三趟“江水”,就是去村头的路口上给阎王爷烧纸泼汤,希望能让老人过关。晚上“烧马子”,就烧一个纸马,让老人骑马去西天佛爷殿或老母殿报到,名曰“发盘缠”。

        第三天出殡下葬,中午,老人的女儿媳妇及侄女要到坟地“煎糕”,就是把墓穴烧热,免得老人去“新家”感到冷。出殡前,子女要在灵杦前陪老人吃最后一顿团圆饭,一生的亲缘就此了断。

        下葬后第三天大清早圆坟,中午上三日坟,烧五七,烧百日,烧忌日。

        现在的年轻人对这些习俗已经越来越陌生了。

        在农村来说,办祭祀比城市办的要讲究的很多,在丧事的现场,不能说笑,不能穿红戴绿,特别是晚辈们更要遵守这祭祀方式。有来吊唁的,要跪拜叩头还礼,灵棚前有晚辈一直在那等候,前来吊唁的时候去叩头迎接,然后别人祭拜的时候要跪在两边叩头谢礼,现在在城市里边,南来的北往的,有很多规矩,就没有从前讲究了,丧事的规矩,也随着主持人的不同,礼节上也有变化。

        其实人去世以后,不管葬礼举办的有多么丰富,其实去世的人,也不知道,只是给活人看着热闹的,我们家有多孝顺,老人去世了,我们办的有多隆重,互相攀比,搭戏台吹喇叭,其实我觉得还是应该厚养薄葬,活着的时候给他吃的好一点,穿的暖一点,那是一种享受死了的花个一百万两百万十是一点都不知道,没有必要这么铺张,浪费有这个孝心,就应该在活着的时候让他活得潇洒,活得快乐,活得有尊严,这是真正的孝顺。

        我们这老人去世了,不许吃面条、粉丝,说吃这些东西与死者牵连不断,对活着的人不好,怕被死人带走。在吃饭的时候,盘子和碗不能摞起来,说碗碟摞起来就会丧事不断,没有科学根据,只是想讨个吉利而已,总之很多禁忌都是想,希望家人不要遇到这样的事,寓意着家里面的人都健 健康 康,快快乐乐,每个人都能长命百岁。

        说归说,做归做,每家的丧事办都不是太相同,每一个禁忌都是考虑到对活人好一点,现在这个 社会 了,迷信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大家也都明白,不管别人家怎么办,都是对。

        首先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一般农村不管是喜事,有老人去世,还是生孩子,讲究的细节特别多。像家里有老人的去世的话。

        禁忌

        第一,家里的老人去世的话,子女,亲戚悼念之后,不可以去串门,因为别人会忌讳。

        第二,家里老人去世,子女禁穿鲜艳的衣服。

        第三,三年不可以贴对联。过年了不可以起早。

        习俗

        第一,老人去世后女儿要回婆家讨孝,不管长辈,还是小孩,见面不说话就要磕头。

        第二,老人去世,三天要圆坟。

        第三,去世五七,一百天,一年,两年,三年,都要上贡品。还要每年的大年三十去坟上送饭。

        “领羊”是甘肃人祭祀祖先的一种方式,是各种祭祀活动中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种仪式。

        献祭开始时,奏乐,亡者的子女或外甥等晚辈,奉献出一只活羊(当地人认为羊乃洁净之物),拉到灵柩前,给羊耳、鼻、尾、蹄等部位洒酒祭奠。民间有说法,此刻羊是通阴阳两界的。似乎,此时的羊被赋予了某种神性。在这种场合下,这只羊就成为亡者灵魂的附着体,它的举动就代表了亡者的意愿。

        据说老人对献羊的人满意或走得安详放心,羊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浑身抖动,毛发蓬松,表示亡者已认可通过了。如果不这样,执事者把羊抓起来,在耳朵里灌些凉水,在朝羊的背上撒上冷水,一放开,那羊如果就地打一个大大的毛颤,就被叫做开毛大领,那羊就算被受祭者领受了。一般领羊的顺序是按尊卑顺序 。

        “领羊”仪式庄严、肃穆、古朴,不仅能使丧事办得比较稳妥,还能流露出儿孙辈的尽孝情结,所以,“领羊”是丧事中的“重头戏”。

        “领羊”一般是逝世者埋葬前一天,亲朋聚集齐全的时候进行,由逝者的孝子孝女或娘家人为逝者献羊,领羊的时候逝者的孝子及族人会围拢在灵堂前的公羊周围,用自己话说出死者的未尽之言,如果羊摆耳并抖动身体,则认为逝者已将羊“领走了”。由选定的人主持“领羊”仪式。

        献祭开始时,亡者的子女或外甥等晚辈,会奉献出一只活羊(当地人认为羊乃洁净之物),将羊拉到灵柩前,给羊的耳朵、鼻子、尾巴、羊蹄等部位洒酒祭奠,民间有说法,此刻羊是通阴阳两界的,此时的羊被赋予了一定的神性。

        这时奉献出来的活羊就成为了亡者灵魂的附着体,它的一举一动便代表了亡者的意愿。

        民间认为羊代表亡者灵魂,祈求者述说些让亡者安心的话,如说家庭及儿孙都好,以后不会有什么困难,不必挂牵等等。

        羊如果仍不领,主持“领羊”的人会把羊抓起来,在羊的耳朵里灌些凉水,或者是朝羊的背上撒上冷水,松手时如果那只羊就地打一个大大的毛颤,就被叫做开毛大领,这样羊也就算被受祭者领受了。

        此习俗在甘肃沿袭已久,此仪式被称为 “领羊”。“被领的羊”是要被客人吃掉的。过“事”是传统,吃“席”是礼节,请别人吃“席”是为了应“事”,吃别人的“席”是为了自己以后有“事”也有人来吃。许多时候一些“事”是不得不过,一些“席”是非吃不可。按老人们的话说,这是“下数”。

        “领羊”习俗起源于哪个年代谁也说不准,但对“敬老尽孝”的传统古理却能起到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一些寓教于理和文化内涵在充分的展示着人们的富裕文明程度在不断的得以提升。

        在皖北这块,不管谁家的老人死了,都不能说谁谁家谁谁死了,应该说谁谁家的老人老了;年轻一点的人,就说谁谁走了,走的真早,等等,像我们老家,人去世后算上当天,都是在第三天出殡。这段时间里,孝子不能到别人家去;不能随便借东西,要拿钱买,三毛两毛都行,意思意思就行了。

        死者生前穿的衣服除留几件做纪念外,都要烧掉;生前睡的床要放到沟塘里面泡上一段时间,去除晦气,我们这里只是在烧五七纸的时候待客,也只烧五七纸,其他七则不烧。来的客人一般都是至亲,像出嫁的女儿、侄女,还有外甥等。其他人则不需要来了。来烧五七纸的人,不准在上礼金,只能带食品、饮料、纸炮等。大家中午吃过饭,下午到坟地里去,磕上几个头,就行了。烧周年纸和烧五七纸是一样的,一般人死不能说这人死了,要说这人老了。人死后八到十二个时辰不能碰,不然死者会很痛苦。据说是因为这时死者的灵魂正在脱出体外,有老牛扒皮之痛,一点点碰触都会使人受极大痛苦。十二个时辰之后装殓,棺材不能立刻下葬,要在西屋停七天,这叫头七。头七那天不能大声说话,晚上不能出屋,因为头七这天死者会最后回来一趟,怕惊扰死者。头七过后就可以下葬,要烧化香蜡纸马,有的人家儿女子孙多,要抬着供桌去坟地。

        在坟地烧化纸马之后,坟头上载上一颗柳树或柏树,为的是安魂。所谓坟地,其实就在庄稼地里。一堆小土丘连成一片,这都是先人坟地。每年清明,中元,忌日,冬至都要上坟,烧完了纸要拿一张纸用土压在坟头上,不然过不了几年这坟就找不到了。一般来说,死去的第一到第三年上坟规模很大,尤其第三年。之后就每年烧点纸就可以,人死后八到十二个时辰不能碰,不然死者会很痛苦。据说是因为这时死者的灵魂正在脱出体外,有老牛扒皮之痛,一点点碰触都会使人受极大痛苦。十二个时辰之后装殓,棺材不能立刻下葬,要在西屋停七天,这叫头七。

        头七那天不能大声说话,晚上不能出屋,因为头七这天死者会最后回来一趟,怕惊扰死者。头七过后就可以下葬,要烧化香蜡纸马,有的人家儿女子孙多,要抬着供桌去坟地。在坟地烧化纸马之后,坟头上载上一颗柳树或柏树,为的是安魂。所谓坟地,其实就在庄稼地里。一堆小土丘连成一片,这都是先人坟地。每年清明,中元,忌日,冬至都要上坟,烧完了纸要拿一张纸用土压在坟头上,不然过不了几年这

        在农村,老人去世后,禁忌家人穿红戴绿,要守孝三年后方可,春节三年之内不能贴春联,老人去世第一年,家人不许外出拜年。还有婚事过三年后才可举行,我们这里是这样的,也许别地方更复杂些。

        依次类推,共有七个七七祭日。回魂夜的时间,是头七当天的子时至亥时。

        一,头七回魂夜,是逝者故去后,第一次返阳看望自己的六亲眷属,七七祭日内正是逝者中阴期,亡人阳间意识还没有彻底断除,土话一点解释,就是七七祭日内的逝者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死去,还称不上所谓的鬼。所以,这头七回魂夜的第一个注意事项,就是逝者的家属在这天,一定要缅怀先人,万不可为了家庭琐事,口舌纷争矛盾,让逝者伤心遗憾,留恋红尘,不肯离去。

        二,头七当天的子时,会有牛头马面,大小二鬼,四位阴差鬼兵,护送逝者的魂魄,返还阳间家中。头七当天子时从窗户、烟囱等地入宅;当天亥时,由房门走出。家中后人,头七当天可以再家中摆放贡品,贡品当中要禁忌牛肉、马肉和狗肉,荤素搭配,越丰盛越好,以此来犒劳答谢四位鬼差,不让其难为打压逝者。同时,贡品中也可以摆放先人生前喜好的食物,受用上路。

        三,同时在头七的当天子时,还要在孝房家门口摆放一碗清水和一碗五谷粮,摆放清水的意思是让先人洗去尘埃,消免灾难,安心上路;摆放五谷粮的意思是,避免煞气,防治犯呼,辟邪驱霉。这一碗清水和一碗五谷粮,在次日清晨,清水直接洒在门口即可,五谷粮于当天扔于长流水处即可。头七当晚亥时撤下的贡品,连同烧纸银票等各路拜金,与十字路口焚化即可,禁食。

        四,在萨满仙门中,先人头七这天是不允许去坟地祭祀的,原因是各家家庙祖先神这天会正式将逝者的阴宅磁场记录在案,莅临巡查,同时,也是呼气煞神抓找替身之时,所以,头七这天冒然去坟地祭祀,一则会让家庙神及逝者,贪恋红尘,死等祭祀,压运活人,二则容易冲撞呼气煞神,造成犯呼。头七这天,如果在家中不方便摆供的后人,也应该在当晚烧纸祭祀,祭祀先人。

        五,在头七回魂夜这天,家中若有月子人及四眼人,均应回避,以免冲撞逝者及各路阴兵。对于那些突然意外辞世的逝者,多会在头七这天,给自己的亲人报梦说事,家人眷属若是梦到,或是在家中看到,万不要惊恐,静心定神询问逝者,帮其妥善办理好未完之事,让其放心西去,光明大道,瑶池之路。过了头七之后,先人就要登上望乡台,开始黄泉路之路,一去永不归。

问题可能是想问在操办老人丧事时有哪些禁忌和风俗。

        俗话说, 一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的丧葬风俗也就有了各自的不同和特色。

        一株吊兰才疏学浅,出门较少,故而对外地了解不多,仅对本地的丧葬文化略知一二。现一一道来,如有不同高见,恳请多加指点。在此先行谢过!

        先来说说丧期! 丧期通俗地说也就是治丧的时间。老人去世后一般情况下都是停尸三天的,假如有至亲在外地不能及时赶回的话,为了能够让他见到老人最后一面,也有多搁几天的。丧期是这样算的:去世当天算一天,然后,第二天,在第三天出殡。在这三天里面事情很多。头一天家里面要逐一通知各位亲友来烧纸;置办办丧事的东西;请乡间流动办酒席的大厨;等等。第二天上午一般没有什么大事,搭搭灵棚;大厨来到了;如果请了戏班子,戏班子也会来到了;老人的女儿、侄女、外甥、内侄等众多亲友得信也早已来到了。为了出殡当天不太忙乱,多数人家会在第二天下午将逝者火化。火化回来,天也快黑了,执事的大总就会安排泼汤。

        第三天上午出殡,或坟地或公墓。安葬回来,主家要宴请前来烧纸、吊唁的宾客,席间,孝子要对众人磕头表示感谢,称为“孝子谢客”!丧事算告一段落。

        第四天是烧五七纸的日子。按说,烧五七纸应该在五七期间才行,但因为大家都忙,也有些是在外地务工,要急着回去。从这一点考虑,无论是谁家办事,也都顺应形势,把日期给改了。近几年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大家都这么做了。

        再来说说有啥禁忌! 毕竟是白事,是有着很多禁忌的。 禁忌也叫忌讳, 就是在办理丧事期间所不能做的事。略举一二。用于办理丧事的东西,哪怕是二指长的绳子,也不能借,只能买,不论是谁家的,只要不是主家自己家的。给个三毛两毛钱的,不能白用。治丧期间,孝子孝妇不能够串门,要一直守在灵前,需要办的事有执事的安排人办。等等。

        这个和每个地方的风俗有很大的关系吧,而且差别应该很大。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风俗就慢慢变淡甚至改变了。

        我就简单说说我当地吧:

        1.就拿春节贴对联来说,当老人去世后第一年会贴白色的对联,第二年回帖黄色的对联,第三年回帖绿色的对联,三年之后就变成正常的红色。

        2.农村好多是土葬,如果两个夫妻老人一方先去世那么他(她)是不能入祖坟的,只有另一方去世时才可以抛出来合葬入祖坟。

        3.老人去世后,生前一些铺盖、衣物会被烧掉。

        4.后人为了纪念老人会选择:头七、百天、周年、清明……这些日子上坟烧纸钱摆贡品。

        5.在老人下葬的当天,主人会准备一只铁水桶,水桶下面撒上草木灰,水桶上面会放上剁面刀。每个埋葬老人回来时都会翻动一下剁面刀(正反)。当所有人都回来后会打开铁桶看看草木灰上面有什么痕迹,据说能知晓自己老人羽化成什么。

        还有很多讲究就不说了,可能有人会说这些都是迷信,但我们中国人讲究孝道,这就是我们的信仰。它寄托了我们对祖先深深的哀思之情。

四、常见的农村丧葬习俗都有哪些?有何讲究?

       闽南地区的丧葬习俗豪华而带有神秘的色彩。古话有云,吃要苏杭二州,死要在泉州。其实就是泉州地区的丧葬规格非常豪华,可以说在古代丧葬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事情。

       1、入殓。人死了要入殓,入殓的衣服非常有讲究,都必须是单数的,我们这里通常是上衣7件裤子3件。遇到非常高寿的人,或者是地位非常崇高的人,就必须要上衣9件裤子5件。遇到短命夭折,或者是意外死亡的,就是上衣5件裤子3件。这些都有具体的规格,不可以随便乱用。而且寿衣的件数不是平常的算法,而是一层就算一件。有的夹衣是两层的,那就算两件。

       2、守灵。在泉州,守灵一般都是3天为起点,如果有人没有停灵三天就出殡,那会被人戳断脊梁骨。而且三天守灵都要哭丧,早上7点开始女儿就要不断哭丧,哭足三天。现在哭不动,就都是请人来哭丧,十几分钟50块,有钱的人就是一整天请,没有钱的就哭一会儿再请一场,不过再便宜一天下来也要大几百块。

       3、出殡贺仪。今年我隔壁家有两个老人去世了,一家是19队的乐队,一家是27队。出殡的时候请乐队来热闹一下是我们的习俗,花圈反而还没有那么流行。乐队有很多形式,西乐、腰鼓、惠安女等等,一队基本是二十个左右的人,价格是3000块左右。人越多,价格越贵。虽然花费很昂贵,但是场面非常风光热闹。

       4、送殡。我们这里出殡,要抬着棺材,送殡的人跟着一起绕村里的路走一圈,然后再绕大概3公里的公路,才会让棺材上灵车。而且路面上走的时候,所有乐队不能断,必须从头到尾演奏。且每走一段路都要停棺,让子孙跪下来哭。我去送过我干奶奶,一路上跪的膝盖都快肿了。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村葬礼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农村葬礼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最近发表
随便看看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