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五七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人去世后五七有什么讲究
- 2、五七的习俗是什么?
- 3、五七的习俗是什么?
- 4、五七的习俗是什么?
一、人去世后五七有什么讲究
五七的讲究就是亲朋好友都要到去世的人家里,随后一同到坟上去祭拜,嘱咐去世的人不要回家,还要烧一些纸糊的房子、车子等,叫作化库。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村,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广阔,很多地方都有着自己当地的风俗,那么下面我就讲一讲,我们河北省石家庄人去世之后五七的风俗吧!
前一段时间,邻居王英去世了。只剩下女儿和王大嫂在家,因为是邻居总是要帮忙的,去世的那一天,王大嫂喊了我前去帮忙,一七和三七只有自己家人就可以,不用别人帮忙,我记得头天晚上,王大嫂让他的女儿来请我,明天一早去他家帮忙,因为这天亲戚朋友到来的人很多,既需要招待亲朋好友,又需要上坟预备好多东西,比如王大哥生前爱喝的酒和菜,都是要做好些当作祭品的。还有给王大哥准备的一些纸糊的别墅,车子,冰箱,彩电热水器等等(其实也就是现在家里都有的一些家用电器。不过都是纸糊的)也需要用车电三轮车运去。
天刚蒙蒙亮,大概就是四点的时候,亲朋好友就都聚齐了,我们也把这些东西准备好了,就由王大嫂带领着我们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坟上,一到坟上王大嫂和他的亲朋好友就哭上了,还有的亲戚朋友在一旁嘱咐去世的王大哥不要再惦记家人,不要回家。同时也就点着了纸糊的别墅,房子,车子,冰箱,彩电啥的。不等太阳出来就有管事的催促大家都一起回到家里。招待亲朋好友,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就回家了。
一、五七为什么重要
我们这里认为,人死之后魂会在五七这一天回到自己家里,探望自己的家人,然后阎王爷才会让他们去阴司里居住,或去投胎。为什么我们这里会选择在五七三十五天这样的日子呢?我们这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人刚去世时,魂浑浑噩噩的,不会离开自己身体,更不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过世了,等到过了很长时间,估计是一个月吧,魂才能够感知到自己的身体身体已经死亡了。身体也特别僵硬,这时魂灵就会来到家里,和家人做最后的到别。这就是我们这里五七的重要性。
二、五七的讲究。
1、在我们这里五七的忌日,祭奠时格外隆重,亲朋好友都要来到死者的家里,去坟上吊唁。
2、在坟前摆上死去的人生前爱吃的菜品,倒上酒,然后由亲人向死去的人的说出他们思念之情,嘱咐死去的人这次探望之后,不要再回家探望亲人了,不要给自己的儿孙招来祸事。
3、还要为死去的人焚烧准备的纸人纸马、纸糊的别墅,热水器、冰箱、洗衣机、汽车等一切现在应有的,现代家用的纸糊的电器物品,这样以便死去的人在阴间有房可住,可以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我们这里也叫作化库。
三、五七的禁忌
1、所有的亲人亲朋好友不许穿红色和绿色的衣服,不许化妆,也就是涂脂抹粉。
2、不准高谈阔论,嬉笑打闹。
3、上坟之时,一定在日出之前,就是早晨五六点钟的样子。
这就是我们这里人去世之后五七的风俗的来龙去脉。小伙伴们,你们那里肯定有着和我们这里不一样的人去世之后五期的风俗,一定要在下方的评论区写上你们的地方风俗,我们共同探讨,期待你的参与!
二、五七的习俗是什么?
五七是人死后第三十五天的意思,有丧葬习俗讲究。
烧“五七”是民间丧葬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五七”即人死后第三十五日。
按照传统,人死了之后的纪念仪式是很有讲究的。刚死的时候是做七——就是从刚死的那天算起,每隔七天做一次祭奠,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断七。之后就是百日,周年,三年,十年……渐渐的拉长距离,再大的哀伤也该渐渐的淡了。
这些之中,五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
烧五七怎么烧有什么规矩?
1、对供应品有数量要求
中国人一直对数字非常敏感,尤其是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大多数当地的祭品都是单数而不是偶数,因为单数在祭祀时是吉祥的,偶数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2、供品齐全
在五七时,后代的孩子们应该带上完整的祭品去坟墓。主要有黄金、白银、纸币、蜡烛和香,还有鲜花、水果和已故亲属喜爱的东西。放置时,祭品应放在里面,熏香应放在外面,首先,这是为了方便祖先 品尝 祭品,其次,也方便人们点燃和崇拜。
3、烧香和纸钱时不能断火
烧香、烧钱时,一定要注意防火,不要让火熄灭。许多人会带着大量的纸币上山,但在燃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纸币会被销毁。这是非常不幸的,并有一个坏的暗示,香火被打破。因此,在烧纸钱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帮忙看火,不要让火熄灭。
4、清理现场
五七和清明节一样盛大,人们带来了很多东西。但是祭拜时不要在现场留下垃圾,你走之前应该把它整理一下。如果纸币还在燃烧,你也应该看到所有的纸币燃烧完再走,纸币烧成灰烬后,用随身携带的水浇水,以确保不会引起火灾。
三、五七的习俗是什么?
五七的仪式很讲究,要在灵堂摆一桌菜,倒上酒倒上茶,在生前住的房间里摆好洗脸水和洗脚水,在生前睡的床上放好生前常穿的衣服,总之就是为死者最后一夜的休息做好准备。
到晚上10来点,召唤的仪式就开始了,大儿子拿着灯笼爬到灵堂的屋顶上,掀起三张瓦片,向着夜空大叫几声“爹爹你回来啊”之类的话,余下的人则在梯下哭灵。
从刚死的那天算起,每隔七天做一次祭奠,从死者倒头当天起,每7天悼念一次,要悼念7次,共计49天,这样共有7个“七日”。其中最重要的是“五七”。
丧事流程
1、送终:长辈绝气前,晚辈守在身旁,直到咽气,谓之“送终”。
2、更衣:死者在弥留之际,脱下旧衣,更换寿衣,用白线扎腿,根数与卒年龄相等。
3、报丧:人死后立即派人去亲友家送信,谓之“报丧”。
4、烧倒头车:人死后,全家痛哭,将尸体停放在灵床上,灵床前设香案,摆供品,孝女烧纸七刀半(1刀纸100张),在门外烧纸车、纸马,谓之“烧倒头车”。
5、送纸:孝子手捧有香、酒、纸钱的小簸箕至五道庙祭祀神鬼,其他亲人随孝子后面痛哭,谓之“送纸”,亦称“报庙”。
6、吊纸:(即吊唁) 人死后,乡亲邻里人买些“烧纸”前去吊唁,并宽慰家属,吊纸者多为女性。由死者儿媳行礼、陪祭。
7、磕孝头:亲友灵前吊丧,孝子磕孝头。意为老人死亡,晚辈有罪,以磕头来向亲友谢罪。
8、批榜:死者家中挂命纸殃榜于门侧,男左女右。父亡,殃榜上书“故先考享年月日,寿终正寝”;母亡殃榜上书“故先妣,享年月日,寿终正寝”。
以上内容参考:
四、五七的习俗是什么?
民间丧葬习俗:人死后为何要烧一七,三七,五七,七七纸?烧“五七”是民间丧葬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五七”即人死后第三十五日,传说死者只到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此夜亡灵要回到阳间的家“省亲”。按照传统,人死了之后的纪念仪式是很有讲究的。刚死的时候是做七——就是从刚死的那天算起,每隔七天做一次祭奠,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断七。之后就是百日,周年,三年,十年……渐渐的拉长距离,再大的哀伤也该渐渐的淡了这些之中,五七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说死了的人会在这一天回家,最后看看他的家人,然后去投胎,或是去阴司居住。为什么选死了后的第三十五天呢,乡下有这样的说法:一开始魂灵浑浑噩噩的,没有离开身体,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等过了一个月,他想起来却发现身体里的骨头都松开了,再也起不来的时候,终于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真的死了,于是那个魂灵长叹一声,爬出坟墓,来和家人做最后的告别。想知道人死后这些日子都干什么了。五七祭奠活动格外隆重,亲友都要前来吊祭,最后还要焚烧亲友为亡者准备的纸人纸马、灵屋花轿、城垣桥池和用火纸做成的“包袱”等物品,据说这样可以使死者在阴间有房可住,这叫做 化库 ,现在则把纸糊的家电焚化给死人,好让死者在阴间也过上 现代化 的生活。五七的仪式很讲究,要在灵堂摆一桌菜,倒上酒倒上茶,在生前住的房间里摆好洗脸水和洗脚水,在生前睡的床上放好生前常穿的衣服——总之就是为他最后一夜的休息做好准备。到晚上10来点,召唤的仪式就开始了,大儿子拿着灯笼爬到灵堂的屋顶上,掀起三张瓦片,向着夜空大叫几声“爹爹你回来啊……”之类的话,余下的人则在梯下跪成一排,该哭的哭,该叫的叫。到了四十九天,便要做 断七 。断七过后就出了孝期,丧家都很看重。亲朋好友参加 断七 礼仪活动。 断七 这一天,请道士和尚来做道场,美其名曰 保太平 。因为这一次则是为活人祈祷。念经拜忏之后子女们便脱下丧服,换上常服。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五七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五七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