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安徽六安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安徽六安农村报喜怎么报的
安徽六安农村报喜方式取决于是什么喜。比如,生育:若生男孩,选公鸡两只,娘家回一只;生女孩,则送母鸡两只,娘家回公鸡一只。六安的风俗还有很多:1、婚前,男方持附有具体婚期的求婚书请媒人至女家征求意见,叫“启媒”。女方若无异议,便定下婚期,并开出待嫁女的衣服尺寸由媒人转交男方;2、新娘婚日早起要“哭嫁”;3、嫁妆前行,花轿随后,花轿进门时,新郎面对轿门行“下马揖”礼。
二、六安结婚有什么风俗 六安结婚礼金
推荐于 六安的婚俗 皖西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当地丰富多彩的名俗文化,不仅显现着地域特色,更渗透着历史气息。寻常的起居饮食、婚嫁礼仪,点点滴滴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作为皖西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皖西婚俗又因其妙趣横生的特质最为人津津乐道。旧时婚姻之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据皖西风俗,两家开亲一般有四个环节,即提亲、相亲、定亲、成亲。提亲提亲又称“提婚”,“提媒”; 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事。即使是女方先有开亲的愿望,也必须把意愿传给男方,让男方正式派媒人提出来。相亲 也叫“看人家”,舒城一带称为“看门楼子”或“访门楼子”。经媒人牵线,男女双方初步同意后,便要择个吉日,由女方派出“代表团”到男方家去“看房子”。名为看房子,实为考察男方的家庭情况。这一天,由女方的娘、叔伯母、堂嫂、表姐妹、屋场里最相好的女友等组成一个“参观访问团”,在媒婆的挂帅下,嘻嘻哈哈地开赴男方。男方设宴招待。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因此女孩本人一般不去;另外男人也必须排斥于队伍之外,因为在这方面,男人是粗脑筋,观察能力不强,对一些细枝末节容易产生不负责的态度。一般情况下“看房子”是悄悄进行的,并不大张旗鼓的操办。“访问”结束后,媒婆还负责把男方的生辰八字带回,用红纸包好后交给女方。同时带回的还有男方打发给女方的红包,红包的钱数不限,视家庭状况而定,不过一般要成双有“伴”,如一百另二块半、一千另二块半等等,图的是吉利。定亲也叫“送日字”、“喝准备酒”、“喝甩手喜酒”。相亲后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男方择定迎娶日期,备上礼物,送到女方。结婚的日期叫“喜期”,一般是由女方根据媒婆带回的男方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出来的。“喜期”的选择很有讲究,一年中有些时间不适宜婚嫁,是必须避开的。“送日字”一般是在喜期的上一年送,上年送下年接,相隔的时间足以办理嫁妆。不在无春(立春)年送日字,可在无春年结婚。送日字的方式,是把迎娶新娘的吉日佳期写在红纸上,称作喜帖,由媒人和家主委托人择日送到女方家。送时要带礼物,礼物的多少也是双方商量的,一般以女方请客花费为准,并给女孩新置单衣一套、鞋一双、袜一双,有钱人家多给不论。女方设宴款待,并请亲友作陪,称作“喝准备酒”,又叫“喝甩手喜酒”,意思是亲友喝喜酒不用带礼金。媒人回到男方家,男方也置办“甩手喜宴”,请男方的亲友作陪。成亲男孩结婚又叫 “成亲”,也叫“完婚”。喜期的头天晚上要把媒人请到家来,设宴款待,叫“启媒”。过去行路全靠徒步,所以媒人也必须请到家来住,便于第二天早上赶路。现在虽然交通方便,但启媒已是重要礼节,不能或缺。喜期当天,家主早起,烧香烛。早饭后,喜主(代表男方主事,一般由族下能理事的人担任)带上拜盒,陪同红媒,带着彩礼、花轿、迎亲伴娘(3个,回时加新娘成双)和行官若干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姑娘出嫁又叫“出阁”,同样是很隆重的事。门上要贴喜联(方言叫喜对子),挂门灯,香火桌上点起香、烛,放鞭炮开中门迎接男方接亲队伍。一般来说,迎亲队伍在午前到达,女方设午宴款待。亲朋好友左右四邻都来恭贺,送上贺礼。来客多是女性,女客来送姑娘出阁叫“点茶”。午宴后,请儿女齐全夫妻健在的有福妇女为新娘开脸,梳头。开脸就是用两根丝线绞去脸上的寒毛,梳头是将辫子盘成粑粑头,插金银簪子。这时,男方放鞭炮催妆,二催,三催。而新娘一般由舅兄背出门上轿。很重要的一点,新娘在走出娘家大门之前,脚是不能着地的。因为旧俗认为,新娘出门前脚着地会断了娘家的才气,另一种说法,姑娘出嫁不能沾了娘家的灰。新娘上轿要哭,叫“哭嫁”,习惯认为不哭不吉利。霍山等地的习俗,不论寒暑,新娘出阁都要带火桶或火篮子,因为过去火种非常珍贵,带上火种有薪火相传的意思,也象征将来生活火热有希望,特别是相信火能驱邪。如果是夏天,则用红纸缠几块木炭放在火篮子里,表示个意思而已。新娘到家之前,家主要请有福的妇女给新娘铺床。花轿到家,放鞭炮迎接。年轻人把新娘关在大门外,土话叫“育性子”。外面的高叫开门,里面的要喜烟、喜糖,约莫20分钟左右,喜主给了烟糖,开大门。还有一个细节,六安等地的风俗,新娘下轿时,有属龙或是属虎的孩子不能和新娘正视,因为旧俗认为,龙和虎等属于“大”而“凶”的属相,应该避开,以免对子孙不利。新娘由人搀扶从红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礼。新郎、新娘拜过天地之后,由搀亲者搀扶进入新房。新房内预备火炉一具,中烧木炭,故意令火不旺,黑烟四起,让新娘围着火炉转一周,系“约束”新娘性情,一说为驱鬼避邪。新娘坐在床沿上休息。此时一群孩子跑到新房床上乱找乱摸,找东西吃。事前床上铺上一些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取“早生贵子”之意。喜宴过后,贺客们到新房中看新娘,名曰“闹洞房”。新娘从床沿上站起,站在搭板上闭眼、低头名曰“装新”。由搀亲者手持红烛照亮,一任贺客们看头、看手、看脚、戏耍、挑逗。所谓“三天不分大和小”,无论长辈、晚辈均如此。闹得越凶、越热闹,喜东家越高兴。不管贺客们如何戏耍,新娘都不能笑,不能恼,否则不仅是对客人的不礼貌,同时,也对家庭不吉利。 贺客们看新娘要“赞喜曲”,也称“赞四句”。一人唱赞词,每讲一句,大家齐道一声“好!”也可随口诌,只要吉利,即便调笑也行。每句喜诀可三字,可四字五字,可七字九字,没有定例,如:“手拿蜡烛亮堂堂,照看新人好嫁妆。东边一个红漆柜,西边一个黑漆箱。红漆柜里装宝贝,黑漆箱里装衣裳。象牙床上鸳鸯配,明年生下状元郎。” 闹了一阵之后,稍停,便是“送房”。 皖西各地的婚俗在具体的讲究上稍有不同,但多大同小异。作为六安地方文化的主要代表,即使是在现代气息浓郁的今天,它依然散发着无尽的魅力,是我们必须珍视和保护的文化瑰宝。
三、六安市是怎样过元宵节的?有那些习俗?
六安市元宵节习俗: 六安地区的元宵节,市民习惯过早不过迟。清晨即烧香、点烛,鸣放鞭炮,吃元宵。中餐菜肴丰盛,合家团聚。晚间,点亮门灯,通夜不息。街道、村落玩灯、唱戏。 元宵节当天,还有“炒跳蚤”之俗,即将瓜子、花生、玉米放在锅中翻炒,谓可使家中保持卫生、田里庄稼不生虫害。乡间少年常三五聚集,将干扫帚点燃后抛向空中,谓“撂火把”、“玩火球”。 农村常有好事者,于元宵节清晨,到附近庙里去抢“红子”。红子是人家上年生了小孩,今年元宵节送给庙里,送子娘娘塑像的“红盖头”。 传说送子娘娘上的“红子”,送到谁家,即使久婚不育的妇女,也会生孩子。年年这天都会有成群结队的人,到庙里抢“红子”。 抢来的“红子”,一群人敲锣打鼓,送到希望生孩子的人家。主人则要办酒席招待。如果以后生了孩子,还要于第二年元宵节,买一块红布到庙里去还“红子”。 六安市各地其它元宵风俗: 金寨:上百子灯 上百子灯,这一点最能体现到金寨人的人情味。正月十五晚上,金寨的一些人家要到一些孤坟上去点上一盏灯,这些坟茔往往是没有后代的死者,或者虽有后代,但后代们离坟茔太远,根本没办法来“上灯”。 去“上灯”的人家的本意就是告慰地下的死者:不要太遗憾,咱们这些来“上灯”的人都是你(指地下的死者)的后代啊! 霍邱:蒸馍馍 跑百病 这一天家家户户,红灯高挂,又叫“灯节”,是春节的又一个庆贺的高潮。各地挂灯笼,舞狮子,划旱船,挑花挑,打花鼓,唱大头和尚戏,热闹非凡。 南乡洪集、姚李一带,每年十五,都有盛大的庙会,并且还有“抢红子”的习俗。西乡石店一带,农家中午蒸馍馍,又“争风”,预示收割,扬场有风;晚上菜肴丰盛,饭后炒花生、瓜子。 正月十六日,是走亲访友的吉祥日子,称为“跑百病”。妇女们相互拜访,一直持续到正月底。 霍山:吃尾巴座子、 舞狮舞旱船 正月十五,全家团聚吃元宵,另外要吃尾巴座子,三十晚上吃猪头,十五晚上吃猪尾。元宵节早起放鞭炮,烧香燃烛,晚上通宵点灯,处处灯火通明,俗语说:“三十晚上火,十五晚上灯。” 一些地方还有给亲人坟上送灯的习俗。较大的集镇都要组织玩灯。舞狮舞龙舞旱船。 当地有“过了正月半,各人寻事干”之说。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说法,事实上一些门面三天年仍然做买卖(不是大开门)。 而十五以后拜年的依然不断,“手拿镰刀去割麦,家里来了拜年客”,只要在上半年初次见面,仍然称作拜年。 舒城:吃粽子、回娘家 提井水吃粽子,在这个团圆日,家里的长子要起来提第一桶水,意为当门立户,必须管家中吃喝。 粽子和鸡蛋煮好后,吃时不能说粽子,要说元宝;吃粽子不能用剪刀,而要直接用手去解开麻线;鸡蛋叫做金蛋。 接姑娘回娘家。按当地的风俗,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家过年的,只能在十五的时候回家。 吃着汤圆放烟花。晚上天黑的时候,家里的每一盏灯都要点亮,这是让各路“邪神鬼怪”让道。然后吃汤圆,按照习俗,一人要吃上10个。在吃汤圆的时候,开始放爆竹、点烟花了。
四、六安结婚有什么风俗 六安结婚礼金
六安,又叫“皋城 ”,是安徽省西部的一座城市,六安,字面上也有平安的意思,就是希望没有战乱,六安是中国的古城,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出现,六安古城,时代久远,至今能保留着,古代的一些传统习俗,结婚嫁娶,自古就有,那么六安的结婚风俗又有哪些呢,我们来瞧瞧。
六安结婚有什么风俗 依照六安的习俗,在婚礼举办前夕准新娘子需要提前买好新的棉被,枕头等床上用品作为陪嫁,然后请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将枣子、花生、桂圆和莲子等装进被子里并缝上,寓意着早生贵子。此外,女方还要准备一对红色的箱子,里面要放钱或银元来压箱。新娘结婚的婚纱跟回门的时候穿的衣服也全都要装到箱子里,而且衣服都要是全新的。新郎来女方家迎亲的时候要带上烟酒喜糖,是给女方亲戚准备的。 礼金介绍 结婚前的订婚仪式姑娘家一般会有将近10个左右的亲戚陪同去男方家,来多少个人男方就要准备相应个数的红包和礼物每人一份。结婚的时候用的烟酒和喜糖是男方提供的,酒席钱房子装潢什么的在六安没有要求要男方给。男方给的礼金钱都是由女方留着的。结婚的时候确实要给女方一些礼金但至于多少没有硬性要求由两家自己商量,一般是10万元。礼金归礼金也是不算进酒席钱和房子装潢钱的,如果男方家庭条件不怎么好也可以考虑由女方承担一部分。
六安结婚辞家礼 六安皖西南地区太湖一带,这一带,临近结婚当天,准新郎要准备“辞家礼”送给女方,又称“香火礼”,也就是新娘辞别祖宗出嫁的礼物。这与下聘礼是有区别的,除女方父母长辈及其他亲属食用的猪肉、糕点外,还有供祭祀祖灵用的蜡烛、鞭炮、香纸等物。装着“辞家礼”的担子,要披红挂彩,女方要鸣鞭炮以试欢迎。然后将祭品整齐摆放祖宗牌前,由女方父母带女儿行“辞家礼”,向列祖列宗行拜别礼,这是崇拜祖先在婚事活动中的体现,向先祖之灵祈求婚姻的幸福美满。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徽六安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安徽六安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