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吃月饼的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中秋节吃月饼有哪些习俗?
- 2、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 3、中秋吃月饼有哪些传统习俗?
- 4、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一、中秋节吃月饼有哪些习俗?
分月饼代表分离;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历史沿革
中秋节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
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在古代,月饼是作为中秋节的祭品用于祭祀使用。相传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月神的祭品,然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就形成了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
还有史料记载,月饼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提到中秋节和月饼,就不得不提民间一个很流行的传说“嫦娥奔月”,而这个传说也是中秋吃月饼的由来!也是民间流传最多的一个! 相传在远古时期,后羿射下了危害百姓的九个太阳之后,成了大英雄!
嫦娥心生爱慕,然后嫁给了后裔!两人彼此之间十分恩爱,羡煞旁人。有一天后裔去昆仑山求道,碰到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有意嘉奖后羿,助他得道升仙,长生不老!然后就给了后羿一包长生不老药。
后羿舍不得自己独享,便将药拿回家,将此事告诉嫦娥,让嫦娥将此药珍藏!哪知此事被后羿一个心怀不轨的徒弟蓬蒙听到!第二天,蓬蒙变趁后羿出门打猎的时候,手持宝剑闯入后羿家,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
嫦娥哪里是蓬蒙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好吞下长生不老药。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知道此事后,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在月亮上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糕点,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爱戴后羿的百姓听说此事后,都纷纷在家做了嫦娥最爱吃的糕点来遥祭她,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而嫦娥喜欢的糕点就是现在的月饼。从此以后,每到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嫦娥的身影都会出现在月亮上!而后羿就会和百姓们一起拿出月饼来遥祭嫦娥,寄托思念,这就是为什么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而这个习惯也流传至今,成为了人们的习俗!
三、中秋吃月饼有哪些传统习俗?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古人对于中秋节的美好寄愿,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是中秋吃月饼这个习俗却依然存在。如今物质丰饶,超市里的月饼更是琳琅满目,有老式传统的月饼,也有各种创新口味的月饼,如此多的选择,对于月饼的挑选,也让人有点犯难。中秋到底哪种月饼最好吃呢1,五仁月饼前些年在网络上有很多“讨伐”五仁月饼的声音,不少网友吐槽五仁月饼太难吃,建议商家以后不要做了,将中取消。没想到现实中的打脸却很快,这些年五仁月饼居然一跃又成为了大家最爱吃的月饼,受欢迎程度更是遥遥领先。大家吃腻了那些所谓的网红月饼,最终发现,还是五仁好吃,永不过时,经典不愧是经典,能够传承百年,自然有其道理。五仁其实是指:花生仁、瓜子仁、杏仁、核桃仁以及芝麻仁,有的地方南瓜子仁等等,五种不同的食材混合在起来,味道清甜可口,深受大家的欢迎。2咸蛋黄月饼除了五仁月饼之外,最受欢迎的便是咸蛋黄月饼了,中国人还是很爱吃肉,连月饼都要放蛋黄,而且有的月饼还是双蛋黄的,虽然价格贵一点,但是深受很多的欢迎。将咸蛋黄,板栗等原材料放入月饼中,蛋黄的咸味和面饼的甜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口感,不仅富含蛋白质营养高,而且颜值高很上镜,成为了中秋节大家最爱晒朋友圈的月饼之一。3,冰皮月饼冰皮月饼这些年很火,主要是造型好看,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图案,不少网红月饼其实都是属于冰皮月饼的一种,比如咖啡月饼,奶茶月饼,榴莲月饼,牛油果月饼等等。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冰皮月饼是这些年才诞生出来的,但其实冰皮月饼是中国传统的月饼,有广东地区发展到全国,深受大家的喜爱。冰皮是指用糯米粉,粘米粉,低筋面粉混合制作而成,糯米做出来的面皮呈现白色,然后放入冰箱里保存,买回来以后要尽快吃掉。冰皮月饼时候做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很多网红月饼都是在冰皮月饼的基础上加工制作而成的,颜值很高,深受年轻人的喜爱。4,豆沙月饼豆沙月饼可谓是跟五仁月饼一样是中国最传统的月饼之一,豆沙毫无疑问其实就是里面放的豆沙馅,正宗传统的豆沙月饼是必须使用手工熬制的豆沙。这样做出来的豆沙红豆味浓郁,甜度适中,不像机器做出来的豆沙,甜味太足,但是红豆的香味却很少。5,椰蓉月饼椰子大家都很喜欢吃,不管是椰子汁,还是椰子鸡很多年轻人都爱吃。而椰蓉月饼便是采用椰蓉制作而成,椰蓉的口感香甜温润,制作出来的月饼呈现出金黄色,独特的椰蓉口感甜而不腻,这种独特的口味深受很多人的喜爱。我第一次吃椰蓉月饼时,是一位广东朋友送我的,品尝一口后大为震惊,从此便爱上了吃这个口味的月饼。
四、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秋节吃月饼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源于民族拜月的仪式。相传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习俗。人们以月饼、各色水果等奉献给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后,人们再分切月饼,按照长幼顺序分食,据说可以得到神主的赐福与护佑。“只是这时的月饼还不叫月饼。”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朝时,月饼初见记载。宋代时,有关“月饼”的记载开始多起来。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此外,“月饼”名称的首次记载也是在宋代,但这时月饼仍未普及。到了明代,月饼才真正成为中秋节正式的应节食品,并在民间逐渐流传。在明代的各类书籍中,开始出现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清代时,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不仅制作精美,品种也不断增加,供月月饼随处都可见到。
扩展资料: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吃月饼的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吃月饼的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