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习俗什么意思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习俗是什么意思
推荐于 习俗即是习惯风俗的意思。习字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本义基础上又演变出多种重要含义,习惯、习性便是其中的一种。《礼记·乐记》说:“五年视博习亲师”,学者解释其中的习字含义是“常也”。常即经常、惯常。经常、惯常自然成为习惯,这便是习俗的习的基本定义。俗字最早见于西周金文(铜器铭文《卫鼎》等)。《说文解字》说:“俗,习也”。这是用转注的方法来解释俗字的含义,表示俗与习在意义上具有同一性的一面。《周礼·大司徒》疏说:“俗,风俗也”;《荀子富国》注说:“俗,谓民之风俗也”;《吕览·长攻》注说:“俗,常也”;《周礼·大司徒》注说:“谓常所行与所恶也”。根据以上解释可知,俗的意义与习字相近或相通,确切而言,便是风俗的意思。习与俗连文合并成习俗一词,大约始自春秋战国时期。《荀子荣辱》说:“是注释习俗之节异也”;《春秋繁露--王道通》说:“人主以好恶喜怒变习俗”;《战国策·赵策》说:“常民溺于习俗”。按古代经史学家的解释,前述文句所见的习俗一词,均是风俗习惯的意义。简言之,凡有一定流行范围,一定流行时间或流行区域的意识行为,无论是官方的,民间的,均可称为习俗。举例饮酒习俗:国人一年中的几个重大节日,都有相应的饮酒活动,如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菊花酒”,除夕夜的“年酒”。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过年,也叫除夕,更是国人最为注重的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酒席,即使穷,平时不怎么喝酒,年夜饭中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吃完年夜饭,有的人还有饮酒守夜的习俗。正月的第一天,有的地方,人们一般是不出门的,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开始串门,有客人上门,主人将早已准备好的精美的下酒菜肴摆上桌子,斟上酒,共贺新春。新年伊始,古人有合家饮屠苏酒的习俗,饮酒时,从小至大依次饮用。据说饮此酒可以避瘟气。朝鲜族的“岁酒”:这种酒多在过“岁首节”前酿造。岁首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岁酒”以大米为主料,配以桔梗、防风、山椒、肉桂等多味中药材,类似于汉族的“屠苏酒”,但药材配方有所不同。用于春节期间自饮和待客,民间认为饮用此酒可避邪长寿。哈尼族的“新谷酒”:每年秋收之前,居住在云南元江一带的哈尼族,按照传统习俗,都要举行一次丰盛的“喝新谷酒”的仪式,以欢庆五谷丰登,人畜平安。所谓“新谷酒”,是各家从田里割回一把即将成熟的谷把,倒挂在堂屋右后方山墙上部的一块小篾笆沿边,意求家神保护庄稼,然后勒下谷粒百十粒,有的炸成谷花,有的不炸,放入酒瓶内泡酒。喝“新谷酒”选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家家户户置办丰盛的饭菜,全家老少都无一例外地喝上几口“新谷酒”。这顿饭人人都要吃得酒酣饭饱。
二、习俗是什么意思?
“习俗”就是风俗习惯,个人或集体的传统、传承的风尚、礼节、习性。形成风俗的事件都挺大,挺普遍,而习俗可大可小,可普遍也可特殊细小。前者与风俗同,后者就只能用“习俗”不能用“风俗”。
“习俗”的出处:
1、《荀子·大略》:“政教习俗,相顺而后行。”
2、《史记·秦始皇本纪》:“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斋庄。”
3、《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外》:“彼邦本倔强,习俗多骄矜。”
4、《送普颜子寿赴广西宪幕》:“偏方异习俗,赋性实同调。”
“习俗”造句:
1、立冬那天,妈妈按照习俗包了饺子。
2、我们要革除丑陋的习俗,树立文明新风。
3、元宵节赏花灯吃汤圆是民间的古老习俗。
4、在世界上少数未开发地区,仍有刀耕火种、披发文身的习俗存在。
5、就当时的社会习俗传统来说,这样做是不足为奇的。
三、习俗的意思
习俗的意思是:习惯和风俗
习俗
【拼音】[ xí sú ]
【出处】杨朔《上尉同志》:“他忽然张开胳臂,一把抱住我。这不是东方的习俗,但我们抱起来了,抱得紧紧的。”
【例子】这可能是他们的习俗吧,用这种方式问候陌生人。
【近义词】民风、风气、民俗、风俗、习惯
扩展资料
习俗的近义词
1、民风
【拼音】[ mín fēng ]
【解释】社会上的风气;民间风尚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於是乎又把六十年前民风淳朴的地方,变了个轻浮险诈的逋逃薮。”
【例子】这里风景好,而且民风也淳朴,是个旅游的好去处。
2、风俗
【拼音】[ fēng sú ]
【解释】社会上长期形 成的通行的风尚、习惯、礼仪等
【出处】巴金《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中国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
【例子】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俗习惯。
四、习俗是什么意思?
习俗的意思是:习惯风俗。
1、拼音:xísú
2、近义词:民风、风气、民俗、风俗、习惯
3、引证解释:
(1)现代·杨朔《上尉同志》:他忽然张开胳臂,一把抱住我。这不是东方的习俗,但我们抱起来了,抱得紧紧的。
(2)唐代·殷尧藩《端午日》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白话文: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风俗
1、拼音:fēngsú
2、释义:指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
3、引证解释:现代·巴金《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中国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
二、近义词:习惯
1、拼音:xíguàn
2、释义: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通过实践或经验而适应习惯于做艰苦工作。
3、引证解释:
(1)现代·曹禺《北京人》第三幕:那么您死啦,没有棺材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都是一种习惯!
(2)现代·杨朔《征尘》:我掏出两角钱递给他,不知应该说什么。假如习惯允许我的话,我真想拥抱他。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习俗什么意思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习俗什么意思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