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东乡族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东乡族的风俗习惯
- 2、东乡族礼仪风俗
- 3、东乡族的吃平伙是一种什么风俗?
- 4、东乡族礼仪风俗
一、东乡族的风俗习惯
东乡人因为宗教关系,保持着良好的沐浴习惯。有“大净”和“小净”之分。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东乡人待客一般不与客人一道同餐,只站在炕沿招待,以示对客的敬重。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伙”的习惯。在就餐中,老不食,晚辈不得动手人死后,一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传统婚姻关系上,还保留尊从“阿哈交”观念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宗族或家族的残余形式。婚礼仪式带有宗教气氛。
二、东乡族礼仪风俗
不吃。
东乡族主要以小麦、豆子、青稞等面食和洋芋为主食,以牛、羊、鸡、鸭、鱼等为副食,但肉食需经阿訇或品行端正的长辈宰杀,放血后才能吃。
副食是鲜嫩醇香的"栈羊"、牛、鸡、蛋、蔬菜和瓜果。忌吃猪、狗、马、驴、骡和凶猛禽兽的肉。
东乡族特别喜欢饮茶,一般每餐必有茶,最喜用云南春尖茶和陕青茶,来客人则待以“三香茶”。在盖碗内放有茶叶、冰糖、桂圆或烧熟的红枣、葡萄干等物,叫“三泡台”。
东乡族的饮食方式
东乡人一日三餐,都是盘腿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吃。妇女一般另席就餐。凡有客人到家,一定要让客人在炕上的首位坐下(坐位以炕内靠墙的为首位),然后端上盖碗茶、面饼、麦索、辣子炒土豆等款待客人。
“麦索”是东乡族风味食品,独具地方特色,是东乡人用以待客的珍贵食品。有时也用油香、手抓羊肉、鸡肉等待客。
东乡族的陪客习俗也很有特色,男客人由男主人招待。一般男主人在炕边给客人添茶取饭,自己不坐也不吃,妇女一般避而不见;女客人由女主人招待,女主人可以陪同客人坐下一起吃。
三、东乡族的吃平伙是一种什么风俗?
东乡族的吃平伙是东乡族古老的传统习俗。在东乡族聚居的地区,一种古朴的食俗叫吃苹果,这是东乡和其他几个民族人民非常喜欢的一种聚餐形式。每到夏秋季节,羊肥草长的时候,就会有几个知己相约选好东家,买来羯羊吃平伙,这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情。在讲究礼仪的东乡族饮食文化当中,吃平伙是东乡族古老的习俗,一般都是在农闲季节或者阴雨天,准确的说吃平伙就是吃东乡全羊宴。
东乡族的吃平伙是在选羊上有讲究的,平伙的羊肉一般都是选用羯羊。当揭阳高出生以后,主人就会用心的去喂养,不让他上山,跑到四五个月的时候把他阉割以后,备上笼头固定在一个地方活动,以草和精饲料来喂养。经过一年的时间,羯羊就会长的体壮膘肥,并且肥瘦肉适当肉质也是非常细嫩的,品质非常的好,没有腥味,营养非常的丰富。
东乡族吃平伙是有着不同意思的。平伙也有平火的意思,每当村民不和出现纠纷,或者庄家邻里产生了矛盾有了隔阂,就会经过中间人的说话和后相互见面说谅解。也有若要气散,共吃一顿饭,若要好,一顿平伙了的说法。吃了苹果羊肉后怨气疙瘩定会,云开雾散,双方也会重归于好。东乡族在吃苹果的过程当中,锅里羊肉的香味儿,炕桌上的油香味在整个院里都会飘香四溢。这种古老的习俗也一直被东江族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就是这样的味道,这样的事情和这样的情景,也是有着别样的魅力。
东乡族是吃苹果这一个传统习俗一直都保留下来的民族,也是东乡族,非常古老的一个民俗。而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习俗,也转到了餐馆里,让这种习俗增加了一些时代感。
四、东乡族礼仪风俗
东乡族热情好客,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 东乡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伙”的习惯。即在农闲时,一些人凑在一起,选一只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饭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锅,杂碎拌上调料上锅蒸,吃平伙的人就喝茶、吃油饼,等“发子”熟了,一人一碗,尔后又在肉汤里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后大家摊钱给主人。也可以用东西和粮食折价顶替。 生育:过去的东乡族女子生育视为污秽之事。如人生孩子,怕人知道,只在屋子里倒上一堆土,生在土上,或生在毛坑、牲口圈中。产后妇女也不能得到很好休息,三、两天后即下地做活,因此,产妇患病的很多,婴儿死亡率很高。孕妇生产时,助产的一般是家里年长的女性和女邻居。胎衣、脐带要洗干净后,挖个深坑埋掉。而且禁止男人进入生育坐月的房间。女人生产后,一般要由夫婿或小叔子到娘家通报生育消息,娘家的母家即来探亲。探亲的时候,须带白面馍馍,油香等礼物。探视产妇,称之为“看月子”,要给产妇和婴儿各送一套衣物。婴儿出生以后,在尚未吃奶以前将阿訇请来给孩子取名字。阿訇不进产房,由家人将婴儿抱出产房,阿訇念《古兰经》,然后从《古兰经》中选取名字。念经时先出现哪一位圣人的名字,就以这个圣人的名字命名。请阿訇起完名字以后,须请阿訇吃饭,散“哈吉雅”(钱),以示感谢。 割礼:东乡族习俗,男孩12岁或13岁时要举行割礼。“割礼”, *** 称之为”逊奈“,是人生之途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圣行“之一,东乡族相当重视割礼。割礼过后,便象征着受礼的人已步入青年的行列,方可以娶亲结婚。 礼仪:东乡族人民十分注重礼节并且热情好客。有客人到来,一家之主将率全家出门迎接。来客是 *** 时,则要互致“色俩目”的问候。来客进正屋后,主人请客人上炕,上炕须脱鞋。女客可不脱鞋,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妇女一概避而不出。男主人陪男客时,一般是站在桌旁给客人端饭添茶,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尊敬。女客则有女主人招待,女客可以与客人同坐同吃,女主人也不与男客会面,客人也不能进灶房,不许自己动手从缸或窖内舀水。东乡人把尊重老人视为人品的标准,是晚辈做人起码的品德。 食俗:东乡族热情好客,”吃鸡尖“是东乡人以鸡待客的传统礼节。东乡人在宴席上吃鸡十分讲究,通常把鸡的各个部位分成13个等级,按辈份吃相应等级的部位。在13个部位中,鸡尖(鸡尾部)最为尊贵,一般只有席间主客和年长者才有资格享用。 东乡人招待贵客的隆重礼节。东乡人的”端全羊“,并不是将煮熟的全羊端在席上,而是按全羊的部位,脖子、肋条、前腿、后腿、尾巴渐次用碟子送上,较讲究的人家待客,有时还先把肺肝炒熟上菜 ,民间称为”客巴布“。”前头的客巴布比后头的肉香“,这是东乡族民间流传的俗话。 平伙:雪天农闲时节,十几个情投意合的小伙子聚集一起吃平伙,宰羊炖肉,大家边吃边聊,海阔天空,其乐融融。据说,这是东乡族先民们早期狩猎时的一种吃肉习俗,流传至今,相沿成俗。 沐浴:东乡族是一个爱整洁、讲卫生的民族。俗有”阿布得斯,是人身上的甲胄“的俚言,阿布得斯,指沐浴,有大净与小净之分。小净每天都洗,保持口腔、鼻孔、耳朵、脸和手脚的干净,大净一般一周洗一次,洗大净多用吊桶。洗大净前先洗小净。尔后从右到左,从上到下依次淋洗。这样洗3次,然后用洁净的毛巾擦干净。未婚前的少年一般40天洗一次大净。每逢古尔邦节、尔德节、送葬都要洗大净。在干旱缺水的东乡,水贵如油,生人登门要求换水洗大、小净,即便是素不相识的过路人,也不能谢绝。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乡族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东乡族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