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沂蒙游记:郯城县的新村不仅银杏出名 文化底蕴也很深厚:临沂祠堂家谱族谱

从临沂市区出发,沿着京沪高速向南行驶,在“郯城”出口下高速之后,再沿着沂河左岸的道路向南继续走一段路,就会来到一个叫做“新村”的地方临沂祠堂家谱族谱。

新村,原本是“新村乡”的驻地,现在是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临沂祠堂家谱族谱。这个村庄保持了很大的规模,街上也比较繁华,分为若干个行政村。

(新村的位置示意)

笔者最早听说这个地方,是因为当地的银杏园有名临沂祠堂家谱族谱。前段时间,银杏树上还有金黄的叶子,我们就专门到这里来看了看。没想到的是,除了银杏树之外,此行还有了其他的收获。在新村的街道上行走的时候,我们远远望见了一座传统建筑,走近一看,正门上面写着“丁氏祠堂”的字样。而在祠堂的旁边,还有一块记载着历史的石碑。

根据碑文记载,新村的丁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来失修临沂祠堂家谱族谱。2013年,当地的丁氏族人组织捐款重建,恢复了这处承载着家族记忆的场所。

看到这座大气古朴的祠堂,笔者在感叹之余,向附近的老人打听情况临沂祠堂家谱族谱。从老人那里,又了解到另一个情况:原来新村不止有一个祠堂,除了丁氏祠堂之外,还有一座禚氏祠堂。

这两座祠堂相距不远,从丁氏祠堂向南走不远就是临沂祠堂家谱族谱。就外观风格来说,两者有一些区别,不过同样古朴肃穆。

与丁氏祠堂相似,禚氏祠堂也是在原址复建的临沂祠堂家谱族谱。最早的祠堂立于清初,2018年重建。

丁氏祠堂与禚氏祠堂不仅相距不远,两个姓氏之间也很有渊源临沂祠堂家谱族谱。根据《新村史话》书中的记载,丁姓人来到这里定居较早,禚姓则是在明代中期迁来。在当时,丁、禚两姓之间就曾联姻,关系一直很紧密。

新村位于沂河旁的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自古就是建村的好地方临沂祠堂家谱族谱。根据《郯城县志》记载,村旁官竺寺碑载:“唐朝武德右府参军尉迟敬德重修官竹寺”。以此推测,该村约建于隋朝,始称官竹寺。后因村靠沂河岸,洪水冲刷,河床东移,迁此重新建村,故改称新村。

在历史上,有很多姓氏都曾来这里定居,可如同大浪淘沙一般,有的姓氏来了又迁走临沂祠堂家谱族谱。而丁姓和禚姓互帮互助,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望族。

丁氏的具体渊源,笔者暂时没有见到详细记载临沂祠堂家谱族谱。而根据禚姓族谱和《禚氏祖茔碑记》的记载,新村禚姓是明代从莱州府高密县迁到郯城,起初落脚在县城周边,后来迁到了新村。

除了厚重的姓氏文化之外,新村的传统底蕴还体现在了一家一户的楹联上临沂祠堂家谱族谱。当地有很多人家,都习惯在大门上张贴手写对联,尤其是喜联。这些对联都引经据典,相当讲究。笔者曾看到过一副,主联曰:“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侧联曰:“诗歌杜甫其三句,乐奏周南第一章。”横批:“志同道合。”读之颇有韵味。

新村一行,在文化方面收获颇丰,反而压缩了参观银杏林的时间临沂祠堂家谱族谱。直到临行之际,才来到沂河边上,拍了几张银杏树的图片,聊作纪念。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