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枣阳祠堂家谱族谱,请先看看宁静致远先生在博客上和我的一段对话:
宁静致远对你的博文《应警防有人利用家谱进行》发表评论:我们这里有很多明朝嘉靖年间从江西吉安府迁来的移民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你回复说:很好呀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 枣阳祠堂家谱族谱你们无一人能看懂,我在帮你们. 你们能看懂吗?不可能.
你回复说:你真是神啦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贵州老高先生你好:据我所知,青岛崂山有个埠落村,始迁祖叫高明龙,据老家谱记载,这个高明龙,明朝嘉靖年间由云南迁往海阳县徽村枣阳祠堂家谱族谱。后来迁往胶州的三里河,又迁到了崂山的部落村。徽村有资料显示,是由于避 于七之乱 迁去的!你们的始祖叫高明兴,也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人......
你回复说:很好,谢谢你枣阳祠堂家谱族谱。我会考查的。
宁静致远:请你赶快删了这篇博文枣阳祠堂家谱族谱,我不想难为你们!
你回复说:为什么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贵州老高先生你好:你说我神了,你以为还过分吗?我神的地方你还没看到呢!现在让你见识一下吧!据我考证:高x德的先祖高登科不是高出之后枣阳祠堂家谱族谱。他才是真正想抬高自己的人!事到如今,我不得不说了!高登科的爷爷与高明兴是兄弟!也就是说高明龙是高登科的爷爷!高x德与那个青岛埠落村还有你都是一支人!
你回复说:小伙子,这你根本不知道,你从我的信息中,得到一鳞半爪,就在那里胡编乱造,自以为是枣阳祠堂家谱族谱。劝你好好学习一下,不要一知半解就到处胡打乱说。神了,可不要神经病了。
宁静致远:贵州老高先生你好: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做扶持!我听说你老人家见多识广,不知你有没有兖州滨邑高氏的家谱?......敬请告知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你回复说:我才开始学习高姓历史,还没有入门,还需要老老实实地学习枣阳祠堂家谱族谱。也要向你学习。
宁静致远:徽村高氏很复杂枣阳祠堂家谱族谱,很有可能:你们,我们,高x英 都是徽村始祖高行本之后!
你回复说:可能仅仅是可能,没有真凭实据不行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这个高显的祖籍现在有很多说法枣阳祠堂家谱族谱。有首诗也是来说他的“富庶高门上西庄,扫金灭宋战枣阳。而立之年身被创,金头玉面葬金乡”!
你回复说:多方考证为好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也是甘肃蓨城高氏枣阳祠堂家谱族谱,即墨石人河高氏,蓬莱栾家口高氏的共同祖先!
你回复说:支持你寻根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这个高显是 高x宾 高x英 的祖先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你回复说:空口无凭,拿出证据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随着科学的进步,DNA试验的出现枣阳祠堂家谱族谱,谁是谁非早晚会有个分晓!
你回复说:好啊,有科学头脑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贵州老高先生你好:据我考证枣阳祠堂家谱族谱,这个高显就是现在徽村高氏的祖先!我们与他的关系,我正在论证之中!
你回复说:要有证据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高 显,元朝官史,字耀卿......德明为元帅府经历,三代皆为武官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你回复说:看出来,你在学习《高姓全史》,希望你认真学习枣阳祠堂家谱族谱。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宁静致远:请问博主先生:“还有三代祖登先,登明二位祖公及二位祖婆之墓枣阳祠堂家谱族谱。”这句话可以说明你祖“明兴”公之孙 是“登”字辈吧?
你回复说:这我已写得清清楚楚枣阳祠堂家谱族谱,还用你说?可你知道高姓字辈中有多少登字辈?这些登字辈的都是亲支吗?
宁静致远:2011年8月13[农历七月十四]日与宗兄致贤一起到大方县竹园乡海马宫村观音山下,拜谒我高姓入黔始祖明兴公及祖婆之墓和二代祖公之一的应龙祖公及祖婆之墓,还有三代祖登先,登明二位祖公及二位祖婆之墓枣阳祠堂家谱族谱。致贤宗兄已发博文,并将我宗族之源及相关资料附之,很有价值。特转宗亲族人,对修订宗亲族谱有好处。也在此谢谢我最尊敬的[贵州老高]致贤兄。弟兴全.
你回复说:是的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宁静致远:博主你好:请问你有“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高行乡(今桥头乡高市枣阳祠堂家谱族谱,又名湖洲)高家村”的家谱吗?我觉得与徽村家谱里的高仕兴有关!敬请回复!
你回复说:我没有枣阳祠堂家谱族谱。你有就让我看看吧。你肯定有。没有你怎么会觉得有关?
这个宁静致远先生和我的对话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引用了枣阳祠堂家谱族谱。看了上述这些,你也许会觉得他对于高氏宗族的历史颇有研究。尤其是对我们明兴公支系的史料说得很多。
于是他就煞有介事地说:据我所知枣阳祠堂家谱族谱,青岛崂山有个埠落村,始迁祖叫高明龙,据老家谱记载,这个高明龙,明朝嘉靖年间由云南迁往海阳县徽村......你们的始祖叫高明兴,也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人!
据我考证:高x德的先祖高登科不是高出之后......高登科的爷爷与高明兴是兄弟枣阳祠堂家谱族谱!也就是说高明龙是高登科的爷爷!高x德与那个青岛埠落村还有你都是一支人!
请问博主先生:“还有三代祖登先,登明二位祖公及二位祖婆之墓枣阳祠堂家谱族谱。”这句话可以说明你祖“明兴”公之孙 是“登”字辈吧?
如果只看这些资料,他似乎很有说服力枣阳祠堂家谱族谱。谁料关于明兴公的史料是他从我的博文中下载的。他对这些资料一知半解,牵强附会。具体表现为:
一、他不知道明兴公的谱书名枣阳祠堂家谱族谱,就以为明兴公是明字辈;
二、他以为明兴公的孙辈只有登字辈,不知还有启字辈,于是,生拉硬扯地说山东某地的登字辈就是明字辈的孙辈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三、他不知道我们登字辈的两个祖人生养死葬于大方,后裔也全在当地枣阳祠堂家谱族谱。于是便说山东的登字辈是我们这一支的。
四、他更不知道我们的字辈是到了贵州之后才改的,只能管我们这一支;他自以为是全国通用的,便生搬到山东去硬套枣阳祠堂家谱族谱。
本来我已经在《寻根问祖不要拘泥于字辈》一文中说过:除了孔、孟、颜、曾四姓有全国统一的字辈外,其余姓氏均没有全族统一的字辈枣阳祠堂家谱族谱。所以,决不能用某个地方某个支系的字辈生搬去硬套所有宗亲的字辈。可是,现在还有不少人还是以自己支系的字辈去寻根。我再一次提请大家注意:这是不科学的。
平心而论,此人是收集过一些高姓宗族史料的,包括我写的一些资料他都搜集了,这是好的枣阳祠堂家谱族谱。问题在于,他不求甚解,得到一鳞半爪便以为可以全族通用,便牵强附会去让宗亲张冠李戴。这对于寻根问祖的危害不小。为了引以为戒,我才想起本文的题目,写下这些文字,提供寻根问祖者参考。
2012.11.14.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