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新疆习俗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你知道哪一些新疆的传统节日?
新疆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除了我们平常的节日,确实还有他们自己固有的传统节日,每个这样的节日也会有特定的庆祝方式,我所知道他们特有的传统节日就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巴拉特节、白雪节、播种节、抹黑节、那吾鲁孜节、巴罗提节、撒班节等等,当然新疆还有很多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只是我知道的少数节日。
二、维吾尔族的风俗 维吾尔族的风俗介绍
1、新疆昼夜温差较大,达到10至15度左右,要注意防寒保暖。5、6、9、10月应带上毛衣、外套或风衣等。4月以前和11月以后前往,则必须穿厚呢大衣或羽绒服等御寒服装,尤其是去天池过夜、游南山牧场、登一号冰川、游喀纳斯湖、去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2、新疆是水果之乡,到新疆吃水果是一大乐事,但千万不要在吃完水果后再喝热茶,以免造成腹泻。 3、特提醒最好不要戴隐形眼镜,冲洗等都不大方便。 4、在新疆,人们在市场上购物一般习惯用“公制”,比如在秤量物品重量时用“公斤”。 5、新疆是多种少数民族地区,宗教色彩浓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吃猪肉等,这是他们在生活中最大的禁忌,绝对不可以冒犯。 6、在新疆旅游,一定要咨询在新疆旅行社工作的专业人士,千万不可自行前往或自己租车旅游,因为新疆旅游不可预测因素太多。 7、乌鲁木齐时间与北京时间有2小时的时差,到了那边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人们一般在上午10点才上班,下午2点左右吃午饭,晚饭则一般是到八九点钟才开始,那时天还没黑呢。 风俗禁忌 一、饮食 忌食猪、狗、猫肉,以及一切自死动物,牲畜不经过穆斯林亲手宰杀的不吃。 不但禁忌的食物不吃,而且连盛过禁忌食物的器皿都不用,如炊具、碗筷等,所以为了防止接触到禁忌的东西,在外出时一般都随身携带食物,也不在外面乱用饭菜。忌讳提到与“猪”有关的词语。他们以米饭及薯类为主食,佐食牛、羊、家禽肉类和海鲜及蔬菜等清真食物,表示对真主的诚心。在举行隆重宗教仪式和重大节日时,许多人尤其是老人,亦保留着用大青盘贮饭,以手捻食的习俗。 二、丧葬习俗 按伊斯兰教义,穆斯林逝世后要实行土葬,并为亡人举行葬礼。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称“死亡”为“无常”或“归真”。葬礼习俗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土”、“速”、“俭”。人亡后要速葬,亡体停放一般不超过三天。土葬时不用棺木,而是将尸体直接埋入土中,尸位南北向,面朝西,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地面上大都有封丘。俭葬或薄葬,即在坟穴内不得有任何陪葬品。 三、服饰 在衣着方面,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最忌户外着短裤。女性还要求带头巾,头发不能露在外面。 四、割礼 伊斯兰教的男孩到9、10岁时需行割礼,根据传统在行割礼之前,小男孩穿著传统的服装,父母带到清真寺或先人的墓前祈祷,祈求这小手术会顺利,有些地方有装饰彩带的车队游行并不断鸣喇叭,手术前举行宴 会宴请亲朋好友,手术后大家也会纷纷前来探望和祝福。女孩则在12岁以后正式成为穆斯林。 五、其他 穆斯林禁止喝酒或含酒精的饮料、不欺骗、不放高利贷、不毁谤、不**、没有偶像崇拜。 六、旅游注意 1、不能说ZHU、PIG 也不行,实在要说,说大肉(指猪肉);新疆穆斯林禁食猪、狗、驴骡肉和猛兽猛禽的肉,忌食未经杀而自死的动物的肉,也禁食所有动物的血; 2、洗手后不要甩手,维族人特别忌讳,不要在河边湖边随地大小便,不要用手指人; 3、在麻扎、墓地和清真寺内以及涝坝、水源和伙房等地,禁止大小便、随地吐痰和携带脏的东西; 4、游览时( 如进寺庙、清真寺),请谨记有关旅游注意事项,入乡随俗;一般寺庙、清真寺严禁拍摄,**后果十分严重!有些地方注明付款后才可拍摄,如有需要,请按当地规定执行;拍摄人物时,尤其是僧侣、妇女,取景前一定要经对方允许,以免不必要的麻烦。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过端午会吃粽子、插芦苇花。
1、吃粽子
由于有丰富的干果资源,因此新疆人喜欢制作“八宝干果粽子”,使用杏干、葡萄干、小枣、无花果干甚至桑葚干以及花生、核桃和芝麻和进糯米里制作馅料,再加上新**特的“长丝麦芽糖”,口感甜而不腻、糯而不黏、略带微酸,非常独特。
而粽子的清香味,也和内地的粽子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新疆不出产粽叶,因此新疆人就地取材,使用了一种大张的芦苇叶来包粽子,做出的粽子不但清香扑鼻,还能解腻。
2、插芦苇花
内地一些省份过端香节,会在门上插一丛苦艾,取“辟邪趋吉”之意,而在新疆,由于苦艾比较难找,因此端午节有些人家门上会插一束金色的芦苇花,看上去非常亮眼。
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传承发展:
1、先秦时期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表明:上古先民以“龙”为图腾,在当时端午其实是拜祭龙祖的节日。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2、汉时期
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使风俗习惯也互相融合。汉代时南北统一,历法变动,朝廷为了方便过节,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五月五日。就现有文献记载来看,两汉时的北方端午风俗主要以避恶为主。
参考资料来源:
四、维吾尔族的风俗 维吾尔族的风俗介绍
1、礼仪,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 2、节庆,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初雪节等。 肉孜节 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肉孜节”,也叫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因在封斋一个月后开斋的那天举行而得名。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封斋一个月,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吃喝。斋月的开始和结束均以见月为准。 3、婚俗,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择偶 男孩的父母首先从亲友邻里、乡里,其次从外村异乡为儿子物色对象。选中之后,就通过别人告诉儿子,征求儿子意见,若儿子无意见,即可选定。 4、服饰,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 5、饮食,维吾尔族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羊肉串与手抓饭 新疆盛产绵羊,由此维吾尔族便有了烤羊肉串的习俗。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疆习俗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新疆习俗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