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未来十年殡葬业前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目前殡葬业还好做吗
- 2、殡葬专业就业前景
- 3、未来殡葬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 4、殡葬专业就业前景
一、目前殡葬业还好做吗
目前好做,但会越来越难做。目前殡葬服务逐渐市场化,除了遗体接运、遗体存放及火化之外的服务基本都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所以殡葬只会越来越透明,越来越规范。就目前中国市场而言,绝对的热门行业,因为社会的老龄化日益显现,未来市场需求极大。当然需要认真调查当地的市场如何,但值得肯定,如果现在进入,相对门槛较低,建议先从殡葬一条龙服务做起(零售丧葬用品如寿衣、花圈等)其次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获得一定服务资质后,再做深层次的殡仪发展。拓展资料:1、殡葬是人类自然的淘汰,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作为殡葬的形式、我们通过民俗学和考古学等资料得知。古人从来是将丧事当作一类社会活动乃至娱乐活动来进行的。他们无一例外地要在丧事中热热闹闹地大办一番,诸如吊唁、巫术、跳尸(娱尸)、唱祭、祈祷、送摈等,尽情地渲泄。后世发展出饭含、小殆、大殆、丧服、摔盆以及守制等。中国历朝对此都有许多相应的扎制规范。作为葬形式的演变,最突出的是厚葬。现为坟墓、墓前摆设、陪葬物等方面,它所极力要显示的是社会等级贵贱的区别。2、殡葬殡仪程序:竖灵、收敛、丧失协调、引灵、接体、奠礼、火化、出殡、安厝、后续关怀。殡葬方式从古代演变到现代已经有很多种了,如土葬,树葬,花坛葬,草坪葬,**,钻石葬,太空葬,礁球葬,有机粉葬,海葬,烟花葬,画葬等,这些殡葬方式都被称为绿色殡葬。针对部分地区殡葬收费内容庞杂、价格较高的现状,2021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提出遗体接运、存放、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将执行政府定价,遗体整容、防腐等延伸服务按非营利性原则执行政府指导价
二、殡葬专业就业前景
写给未来。一、生命教育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我们开始追求美好与幸福的生活状态。但别忘了,死亡,是每个人必然的结果。在更加健全的教育体系,更和谐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国内殡葬类专业将由现在的技术化向学术化转变,带来的首个研究课题应该是“生命教育”。这并不是单纯的生物学范畴,而是哲学与社会学的融合、升华。曾在2007年前后就开设了关于殡葬的“哲学班”,国内首个有资格授课的高等学府是北京大学。二、专业分工社会的进步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在于专业分工的细化。目前国内殡葬行业最火爆的商业模式就是“项目分包”(类似于工程分包)。即各大殡仪馆/墓园,将洗化穿脱、鲜花布置、乐队吹奏、礼仪服务、餐饮住宿、墓园销售、落葬服务等项目分包出去,发包方统一收费,再与承包方进行利益分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专业的服务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服务承包,小型服务公司会转型为劳务/技术输出企业。(目前北京地区已经出现此类企业,只是还处于初期阶段,即人员与技术仍由企业自己负责)三、大数据时代随着5G时代的来临,未来的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建立。死亡证明、火化证、安葬证等殡葬相关证照的办理也将迎来电子化与信息化。如目前国内各级民政部门所建立的“公墓信息化管理系统”。由此所带来的大量数据,可配套相关服务链条。如十年前就红极一时但现在都没人能做得好的“生命回忆录”,通过个人信息数据化的建立,在逝者生前便可对个人数据进行分析,加上5G通讯的加成,通过网络人工智能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生命回忆录”。再比如,因历史原因,未来10-20年是老龄化最严重,死亡量最高的时期,大量的独生子女对亲人的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掌握不全面,通过个人信息比对,可以更快的对逝者的亲友进行分析,第一时间发出讣告,由此帮助丧户更好地完成丧事的处理。暂时能想到的只有这么多,殡葬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经过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发展,在如今国强民富的环境下,殡葬行业未来可期
三、未来殡葬行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我国殡葬改革的政策推动了我国殡葬服务行业的发展。受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火化遗体数和火化率稳定增长。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这将为殡葬行业带来更大的需求;
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殡葬支出也将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推动殡葬服务行业发展
自1985年2月8日,***发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起,***多次完善并修订我国殡葬管理条例。我国殡葬改革的政策推动了我国殡葬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殡仪馆数量连续四年减少
近年来,我国殡葬行业相关机构数量波动较为明显,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据民政部发布的《2019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060个,其中殡仪馆1677个,殡葬管理机构890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1431个。其中,自2015年起殡仪馆数量已连续4年减少。
遗体火化率和死亡人数稳定增长
我国把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方划为火葬改革区。各地坚持以推行火葬为殡葬改革的主攻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火葬的普遍开展,促进了火化率的整体提高。
受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火化遗体数和火化率稳定增长,2019年我国死亡人数达到998万人,其中火化遗体数为522.7万具,遗体火化率为52.4%,较2018年提高2.2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火化遗体数达555.8万具。
注:民政部暂未公布2020年火化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2019年,除2015年略有下降以外,我国死亡人数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2019年,我国死亡人数达998万人。在新冠疫情爆发和老龄化人口增多的影响下,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死亡人数约为1000万人。
殡葬服务行业前景广阔
前瞻根据业务遍布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十余座城市的公墓单位及殡仪服务机构——福寿园公司的墓园销售服务和殡仪服务收益情况计算,2020年平均殡葬费用(包含墓地)为26378元/具。
前瞻以此为基准,利用2014-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速测算出我国每具遗体平均殡葬价格,结合我国历年死亡人口数计算,2020年中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38亿元。
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这将为殡葬行业带来更大的需求;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殡葬支出也将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前瞻按每年死亡人数1000万计算,假设年均消费支出增长8%,至2026年人均殡葬价格将提升至4.1万元,则2026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114亿元。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四、殡葬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殡葬专业因为其专业特殊性,就业面相对较窄,但是就业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进大型的殡仪馆、民营优秀的殡仪馆,企事业单位等。
福利和待遇当然是我们想不到的好,这个行业很少有人涉及,据我所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年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就业前景也不错,每年的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还是可以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该专业主要培养殡葬行业应用技术人才,学员除了具备专业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殡葬礼仪、公墓、陵园等的运营管理技能。除了上述四所院校,福建民政学校、辽宁民政学校、河南民政学校均开设有殡仪服务与殡葬管理专业,有志于从事民政事业的同学们可以报考。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未来十年殡葬业前景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未来十年殡葬业前景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