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殡葬业现状与前景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殡葬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殡葬专业因为其专业特殊性,就业面相对较窄,但是就业还是很不错的,可以进大型的殡仪馆、民营优秀的殡仪馆,企事业单位等。
福利和待遇当然是我们想不到的好,这个行业很少有人涉及,据我所知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年收入还是很可观的,就业前景也不错,每年的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还是可以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该专业主要培养殡葬行业应用技术人才,学员除了具备专业的基本技能外,还要掌握殡葬礼仪、公墓、陵园等的运营管理技能。除了上述四所院校,福建民政学校、辽宁民政学校、河南民政学校均开设有殡仪服务与殡葬管理专业,有志于从事民政事业的同学们可以报考。
二、现在的殡葬专业前景怎么样?
我国殡葬改革的政策推动了我国殡葬服务行业的发展。受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火化遗体数和火化率稳定增长。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这将为殡葬行业带来更大的需求;
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殡葬支出也将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政策推动殡葬服务行业发展
自1985年2月8日,***发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起,***多次完善并修订我国殡葬管理条例。我国殡葬改革的政策推动了我国殡葬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殡仪馆数量连续四年减少
近年来,我国殡葬行业相关机构数量波动较为明显,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据民政部发布的《2019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060个,其中殡仪馆1677个,殡葬管理机构890个,民政部门管理的公墓1431个。其中,自2015年起殡仪馆数量已连续4年减少。
遗体火化率和死亡人数稳定增长
我国把交通方便、人口稠密、土地稀少的地方划为火葬改革区。各地坚持以推行火葬为殡葬改革的主攻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了火葬的普遍开展,促进了火化率的整体提高。
受政策执行情况的影响,2015年以来我国火化遗体数和火化率稳定增长,2019年我国死亡人数达到998万人,其中火化遗体数为522.7万具,遗体火化率为52.4%,较2018年提高2.2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火化遗体数达555.8万具。
注:民政部暂未公布2020年火化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3-2019年,除2015年略有下降以外,我国死亡人数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2019年,我国死亡人数达998万人。在新冠疫情爆发和老龄化人口增多的影响下,前瞻估计2020年我国死亡人数约为1000万人。
殡葬服务行业前景广阔
前瞻根据业务遍布全国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十余座城市的公墓单位及殡仪服务机构——福寿园公司的墓园销售服务和殡仪服务收益情况计算,2020年平均殡葬费用(包含墓地)为26378元/具。
前瞻以此为基准,利用2014-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速测算出我国每具遗体平均殡葬价格,结合我国历年死亡人口数计算,2020年中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638亿元。
未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每年死亡人数也将呈现小幅增长的态势,这将为殡葬行业带来更大的需求;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加,人均殡葬支出也将不断提高,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广阔。
前瞻按每年死亡人数1000万计算,假设年均消费支出增长8%,至2026年人均殡葬价格将提升至4.1万元,则2026年我国殡葬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114亿元。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殡葬服务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三、殡葬行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您好,我这边正在为您查询,请稍等片刻,我这边马上回复您~
殡葬行业真的可以说是暴利,一个人去世在丧事上随随便便就要花大几万块甚至一二十万块钱。
在以前这是属于民政部门,下挂的一个单位 ,带有社会福利性质,收费很低 。后来,脱离出来以后专门从事殡葬一条龙服务,外包给公司 ,各种费用名目层出不穷,收费比以前高出了不少 。记得以前一共有独立的大厅九个,分为上中 下三个等级,每个等级三个大厅。每天都要排队等待 ,一天收费最基本厅的要1088元,中等的要1688元 ,最好的大厅要 2888元。这个费用仅仅是尸体停放在大厅的用费 ,一般情况下需要停放三天 ,在大厅里使用的其他服务, 需要另外缴费。
现在外包出去是很暴力的
四、现在的殡葬专业前景怎么样?
众所周知,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2018年60岁以上人口2.5亿,每年新增1000万,60岁以上每年去世500万,针对500万去世人群的市场生态仍然处在灰色散乱的状态,非常需要转型升级与模式再造。中国殡葬行业的机会不在于中国日益增长的老龄化程度,因为随着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也在不断提高,虽然60岁以上人口数迅速提高,但落实到每年的死亡率不会有明显的增长。从民政部数据上看,2011年—2018年中国的死亡人口从960万上升到993万,死亡率在0.714上下波动,没有特别显著的变化。真正的机会在于,国人精神需求提升所推动的殡仪产品与服务的全面升级,和国家推动火化率提升所带来的市场增量。过去几年,中国的殡葬消费水平正在慢慢抬高。根据Euromonitor的分类,我国殡葬业服务主要分为遗体处理、墓地服务、殡仪服务以及其他产品销售及服务。四大业务构成中,墓地服务和殡仪服务复合增速最快,分别为17.90%和16.90%。同样是根据Euromonitor的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殡葬市场规模接近500亿元,单次殡葬平均消费超过1万元,15年达到713亿元,平均消费1.46万元。(单次殡葬平均消费金额=市场规模/殡葬次数,殡葬次数=死亡人口X火化率)按照这样的增速,预计2020年殡葬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00亿元,相比于2015年将翻一番。另一个因素则是火化率的提升。火化率是衡量殡葬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指标,火花率高,殡葬行业的市场规模就大,反之市场规模就会难以突破。长期以来,受制于文化、观念等因素影响,中国火化率的提升十分缓慢。2001年以来我国遗体火化率基本在50%左右浮动,2017年的火化率仅为48.9%。2018年9月民政部公布《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以“实行火葬、改革土葬”为核心的殡葬改革方向不变,表明了政府推行火葬的决心。随后各个地方陆续提出了未来3-5年将火化率提高到90%甚至100%的目标。如果火化率提高和单次殡葬平均消费金额提升两个因素叠加,未来几年殡葬行业的市场空间将迅速打开。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殡葬业现状与前景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殡葬业现状与前景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