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殡葬礼仪用语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 1、殡葬接待服务礼仪规范
- 2、殡葬礼仪用词
- 3、求丧事喊礼仪句
- 4、殡葬礼仪用词
一、殡葬接待服务礼仪规范
服务礼仪主要以服务人员的仪容规范、仪态规范、服饰规范、语言规范、岗位规范为其基本内容。会问候;会握手;会赞美;会道歉;会礼让。适合殡仪服务员使用的迎接用语,可以采和问候用语和主动式征询用语来迎接殡仪服务对象。比如,“请您节哀!我是这里的服务员,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请您吩咐!”等比较适合殡仪员采用的送别用语有“请慢走”“请保重”“请多保重”等。做到“待客三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做到“四个不讲”:不讲不尊重对方的语言;不讲不不友好的语言;不讲不客气的语言;不讲不耐烦的语言。服务人员应精神饱满、热情好客、动作迅速、满面春风。服务人员在川流不息的丧属面前,不管服务工作多繁忙,压力多大,都应保持不急不躁、不厌烦、镇静自如地对待丧属。服务人员还应细致入微、处处方便、体贴服务对象,千方百计地为服务对象排忧解难。不得吸烟、吃喝、干私事。不得闲聊、打闹、高声喧哗。不得看书、看报、上网、收听广播或听歌、长时间看或操作手机。不得约私客人。不得对服务对象不理不睬。不得因结账、点货而怠慢服务对象。不得同服务对象顶撞吵架。不得擅自离岗串岗。不得迟到早退。不得私自兜售私人或外单位的商品、服务。电话交谈时语调要柔和,声音要亲切,态度要谦恭、吐字要清晰、语速快慢和语音高低要适中。当殡仪服务对象讲话时,殡仪服务员应集中精神仔细倾听,应用一些简单的字如“对”、“是”、“嗯”、“好的”等回应,作为你对服务对象讲话礼貌的反馈信息,表示你正在认真地倾听。同时对服务对象讲话的重点内容可作必要的简单重复,比如,联系人的姓名、逝者姓名、性别、地名、医院名称等。在服务对象讲话时,服务员尽量不要打断服务对象的讲话。如有疑问,等服务对象讲完后再提问。不得说: 1、死人、死尸、尸体等。2、烧死人、烧死尸、烧尸体等。3、怎么这么烦啊!4、我是单位服务员,还是你个人服务员?5、这是殡仪服务单位,不是你家。6、什么时候死的?死人叫什么?7、欢迎光临!8、见到你真高兴!9、再见!10、有事找我。11、拿好你的骨灰盒。12、这是你选的骨灰格位。13、这是你的骨灰。14、这是你的寿衣。15、把你的死亡证拿出来。16、把你的花圈摆在这里。17、你的告别仪式在**厅举行。18、上面写着呢,不会自己看?19、越忙越添乱,真烦人。20、没时间核对,计算机计费不会出错的。21、你的这个要求,找谁也没用。22、为什么不提前准备好?23、你不是找熟人儿了吗?还找我干什么?24、我不知道,问别人去!25、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怎么还问?26、没零钱,自己去换。27、就挂在墙上,自己看吧!28、我就这态度,你能怎么样?29、你去告啊,随便告哪都行!30、有意见,找领导去!31、不知道!32、这事不归我管,我不清楚。33、你咋不快点儿!34、是计算机的问题,我也没办法。35、快点去交钱!36、这不是我管的事儿,我不知道。37、我出没办法啊。38、抽烟罚款!39、这不是我的错,没有这回事。40、**不能随便给你看。41、**室你不能进来!42、让开!43、你没看见我正在忙吗?44、出点儿差错是难免的。45、你说的我可办不到。46、不要影响我们的工作。47、这样就不错了,你还要怎么办?48、就这规定,我也没有办法。49、你这人真啰嗦!50、你问我,我问谁去。51、别干扰我工作!52、这事儿不好办,你只能打领导。常用礼貌用语:1、请。2、对不起。3、麻烦您……4、劳驾。5、打扰了。6、好的。7、是。8、清楚。9、您好。10、某先生和小姐。11、请问。12、哪一位。13、请稍等。14、抱歉……15、没关系。16、不客气。17、请指教。18、有劳您了。19、请多关照。20、非常感谢。
二、殡葬礼仪用词
殡葬礼仪知识
殡葬礼仪知识,人都是会生老病死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在安葬的时候是有一些礼仪知识的,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清楚的,我为大家整理好了殡葬礼仪知识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殡葬礼仪知识1首先:你需要明白在哪些日子里需要祭拜先人
(一)、与先人相关的日子
01、先人每年的生日(重要祭祀日)
02、先人每年的忌日(重要祭祀日)
03、先人去世后的第七天(头七,相对重要)
04、先人去世后的第十四天(二七)
05、先人去世后的第二十一天(三七,相对重要)
06、先人去世后的第二十八天(四七)
07、先人去世后的第一个月
08、先人去世后的第三十五天(五七)
09、先人去世后的第四十二天(六七)
10、先人去世后的第四十九天(七七,相对重要)
11、先人去世后的第一百天(百日祭)
(二)、传统祭拜日子
01、农历年三十,除夕(除夕祭祖,重要祭祀日)
02、农历年初二(开年祭祖)
03、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祭祖)
04、公历4月5日,清明节(清明扫墓、最重要祭祀日)
05、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祭祖)
06、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祖先)
07、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祭祖、扫墓,重要祭祀日)
08、农历十月初一,祭祖节(上坟、祭祖)
09、农历十月初一,寒衣节(祭奠先人)
10、公历12月22日或23日,冬至(祭祖,重要祭祀日)
11、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祭祖)
民间丧葬风俗习惯
1、指路 ——人死后要举行宗教事仪、指路,在此期间,同时举行系列的活动,让死者到民间认为那里没有灰尘,是享福的地方。
2、丧服——死者一般都穿蓝裤、白布衫。人们以白为纯洁,以蓝为民族本色。布用平纹,不穿棉衣。儿女伸手给死者穿衣。死者遗留衣服、生活用品,都将焚烧掉,不能遗留。
3、停灵——在民间停灵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对死者进行告别,但有些区域根据死者的生辰,让当地的“先生”选适合的日期进行追悼会。
4、出殡——出殡时,亲属批麻带孝,灵车上不是死者头朝前,而是脚朝前。现在随着殡葬改革均按火化的习俗。火化后,把骨灰碎骨装入布袋,再装人坛罐或骨灰盒中,一般将骨灰盒的正面朝前。
5、死牲——死了人,无论穷富都要死牲祭献,根据穷富不同,大至猪牛,小至鸡。在一定程度上是古代 杀殉、血祭的遗俗,死者如年岁高,供品被视为福物。供品要分给亲族人们。祭献的鸡,多留给送灵下葬的人们出殡回来后食用。
*、*葬——夫妻合葬是男在左,女在右。(蒙古族其相反)若合葬一起有小辈则在西侧,长辈在东侧。在西方国家,则以先死先葬在下方,后死者以重叠的方式在上方。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夫妻合葬有一方先死亡下葬,待另一方逝世下葬时需将先下葬者挖出,见面祭拜后再同时下葬。
7、朝向——最古老的习俗为土葬,朝向是南北竖向,现骨灰盒是面南背北,如今有些墓穴参照最古老的习俗南北竖向安葬——引用“百年好合”(在民间常用百年好合来祝福婚姻永恒,但对逝者所指人生的归宿——永恒的安祥)
8、焚烧——人们传统焚烧锡箔、黄纸、相形的`生活用品(如:汽车、房子、电视等);早时蒙古族是烧些死者生前喜欢吃的食品。焚烧食用后的畜骨为死者祝福,焚烧锡箔等是受汉族的影响。
9、服丧——古时有守孝习俗。(北史·室韦传)载:你父死,男女聚哭三年。近代变为祭七 (首七至五七、或七七 )家设灵堂、祭百日、周年。服丧期间,穿素服、食素食。
殡葬礼仪知识2国人历来尊崇“死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对于故去人们的殡葬仪式都比较复杂。豫北的殡葬礼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报丧:亡故亲人的事主,一般都会先请来几位辈分较高的族人和通晓礼仪的“执客”,共同商定下葬日期。下葬分“逢七”和“逢五”,而且还有“忌土”的避讳。“忌土”按照姓氏稍有不同,有的姓氏忌六月和腊月,有的姓氏忌三月和九月(均是农历)。如果正好赶上“忌土”的月份,是不能开挖墓穴的,只能在墓地旁边临时搭建“丘坟”,到清明节、中元节等“鬼节”时再举行正式下葬仪式。下葬的日期定下来后,事主会请专门的人分赴亲朋好友家报丧,通知下葬日期。
哭路:当收到亲人亡故的消息后,亡人已经出嫁的姐妹、女儿、侄女、孙女等要从自己家里一直哭回到事主家里。在哭路开始前,还有给家里的上辈如婆婆磕头报丧的仪式,上辈会准备黄纸和鞭炮,并派人陪同回娘家。因为边哭边走毕竟不怎么顺当,路程较远的,也没有那么多力气,很多人都是从自己家里出来哭出自己居住的村子,就不再哭了,直到快进入娘家的村子时再开始放声大哭。
入殓:当亲朋好友都到齐后,要给亡人穿上寿衣(大部分在去世时已经穿上),抬到棺材里入殓。棺材里面会撒入草木灰,一般要找七户人家的草木灰,并要象征性地付给这七户人家几毛钱。寿衣不能有扣子,如果有扣子,一定要摘下,但不能用剪刀等铁器剪掉。
送盘缠:亡故的第二天晚上,要给亡人“送盘缠”,也就是在十字路口焚烧黄纸和纸折的元宝等,祈愿亡人的灵魂顺利升天,遇到难题可以“花钱”打通关节,不会被恶鬼欺负。对于已经出嫁的女儿、侄女、孙女等,黄纸的重量有—个规定:必须是九斤四两。“九、四”大概是“救死”的谐音,寓有盼望亲人能够活过来的愿望。
三天和封口:亡故的第三天,亲朋好友会赶到事主家里进行祭奠。到晚上,要进行封口仪式:封死棺材的盖子。在封口前,亡人的大儿媳要端上一碗清水,给他“净面”:用棉花蘸上清水,擦拭脸部。擦一下,扔掉棉花,再用新棉花蘸水擦拭,反复若干次。剩下的清水,大儿媳还要喝下去。“净面”后进行遗容瞻仰,亲朋好友按顺时针的方向环绕棺材一周。在这个环节,忌讳泪水洒到遗体上,以确保亡人安心上路。
出殡:按照既定日期,亡故的第七天或第五天,亲朋好友会再次来到事主家里,一同参加出殡仪式。事主家里会搭建灵棚,摆上亡人遗像,遗像前再摆上五份馒头(每份五个)、五份荤菜、五份素菜,以及酒壶、酒杯,供人祭奠。灵棚前侧两边用白纸黑字书写“慎终须尽三年孝,追远常怀一片心”等样式对联,横批一般是“当大事”或“祭之以礼”。出殡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下午三、四点钟,棺材安放到一架由十六人抬的“仪杠”上,男人们在仪杠前面,女人们跟在仪杠后面。这时候,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还要按照类别,推选一名主祭带领大家再次进行集体祭奠。祭奠的`形式很复杂,有“二十四拜”“巧十三”等。
下葬:在从事主家里到墓地的路程上,仪杠是不允许着地的。执客会时不时地大声吆喝“孝子谢仪杠会{罗”,男人们就回身磕头感谢抬仪杠的人。棺材安放到墓穴后,亡人的近亲还要认真观察棺材的方向、方位等。都满意了,才会封土筑坟。不过,由于这时候亲人们都比较悲痛,坟丘不会筑得很大。下葬后的第二天,近亲还会再次上坟封土,称之为“复三”。下葬后第三天,亡人的儿女要带上礼品,到姥姥家受泪,表明自己对亡人的孝心。整个殡葬仪式基本就结束了。
除了以上主要仪式外,还有“过七”(从去世那天开始计算,每七天上坟烧一次纸,七七也称为尽七)、“百纸”(去世的第一百天上坟烧纸)、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等。在那些主要仪式中,还包含很多细节性的活动,如:点长明灯、扎社火、缝孝鞋、做孝衣、撕香帽、扯分手布、摔牢盆、撒引路纸斗等。
“人过三年,啥也不啥”,尽管殡葬礼仪如此繁复,通透的人们还是会悟出一些道理的。如果生前对亲人尽了孝心,这些礼节,只能是那些不孝装孝的人们讲排场的载体。对这些排场,删繁就简也好!
殡葬礼仪知识3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5、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6、入敛仪式:入殓有"大敛"和"小敛"之分。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7、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8、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9、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10、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
三、求丧事喊礼仪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各位好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2月23日 时分,**---我的 ,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走完了她辛勤而又充实的一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享年 岁。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为她老人家送行,寄托我们无尽的哀思。首先,让老人家的儿孙及家人向今天来参加追悼宴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鞠躬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前来,和我们一起,为老人家作最后的送别。**患病多年,承蒙各位领导和亲朋好友的关怀,多次探望、慰问,给了老人家莫大的安慰!作为家属心存感念,作为亲人我们也心存感激。谢谢你们!老人家的离世,带给我们深深的怀念。作为儿女,无法用简单的 言语去总结她的一生,她的人生准则简单得只有十六个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恰恰是她一生的写照。她用行动和爱为儿女们做了表率,为人性的善良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正是有了老人家的影响,儿女们也用行动和关爱否定了一句俗话----久病床前无孝子。在老人患病的几年里,他们嘘寒问暖,求医问药,尽量让老人高兴,以减轻病痛给老人家带来的痛苦。虽说今天她老人家以驾鹤西去,但我们相信她老人家走的欣慰,走的安然。因为她养育出了优秀的儿女,在儿女们的身上有她闪光的人性思想。让我们共同祈祷老人家一路走好!最后,我代表我的 和她的家人,再次向今天到来的各位领导、各位乡亲及所有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
四、殡葬礼仪用词
殡葬礼仪用词
殡葬礼仪用词。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态,当老人去世后就需要殡葬,在殡葬的时候中是需要我们用一些礼仪用此主持整个殡葬流程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下殡葬礼仪用词的相关内容。
殡葬礼仪用词1(一)讣告用语
1、丧父讣告用语
不孝男 ;等侍奉无状,祸延
家严 ;老大人。距生于公元一九三六年三月五日,不幸于二零零九年十月二十六日因患病医治无效,寿终正寝,享年七十有三。承兹命,兹定于 ;月 日家奠 ;时行殡,安厝于 ;山之阴。
凡属
族 戚 友 闻
不孝孤子 泣血谨启
2、丧母讣告用语
不孝男 ;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
显妣 ;母 ;老孺人,痛于 年 ;月 日寿终正寝。距生于公元 ;年 月 日,享年八十有四岁。不孝男 等叩地呼天,悲痛欲绝,亲视含殓,停柩在堂,尊礼成服。泣卜 月 日家奠, 时扶榇安厝于 山之阴。
倘蒙
姻 世 族 戚 闻
哀子 泣血稽首
齐衰期服孙 泣血稽首
小功服侄 ;拭泪稽首
缌麻婿 拭泪司书
(二)花圈、铭旌用语
花圈可以购买或自己做,在左右两边的白纸带上写哀悼词语。右上方的白纸带上写:“ 先生千古”、“ 老师仙逝”、“岳父 老大人千古”、“痛悼岳母 ;老孺人驾鹤西去”等等。左下方的白纸带上写:“胞侄 敬挽”、“
不能说“您好、再见”
婚礼司仪,说学逗唱都行,怎么逗乐怎么来;但殡葬司仪,他们的言谈举止都有规定,入行第一天,他们就要学习这些。
“我们必须用普通话,声音要洪亮、低沉。我们这行有很多禁语,和死者家属见面,我们不能说‘您好’,他们流着眼泪来的,如果说‘您好’,脾气不好的马上会把脸一拉,回一句‘好什么好?’追悼会结束,我们绝对不可以说‘再见’,更不能说‘欢迎下次再来’。”田野告诉记者,和死者家属沟通的过程很难,要“哄”着死者家属,就连“下葬”“烧掉”“火化”之类的也是禁语,最常用的是“对不起”“让您久等了”“稍等”之类的语言。
念错名字可能会挨打
工作久了,形形**的人都会遇到。田野说,遇上讲理的还好,遇上不讲理的,稍不留神就会挨嘴巴子,有的殡葬司仪还曾经给死者家属下跪。“我看过一个中介帮死者家属主持的,当时死者是一位老先生。也许之前没沟通好,主持的时候,那个殡葬司仪把老先生说成了老太太,人家老太太还活得好好的,那不是咒人家吗?死者家属二话不说当即抽了主持人两个嘴巴子。”名字也很重要,田野说,他曾亲眼看见死者家属自请的殡葬司仪因为念错了死者的名字,被要求下跪道歉的,还有的甚至还要赔钱。
“殡葬文化礼厅”
今后参加追悼会,走进大厅看到的将不再是简单的花圈、挽联、“三鞠躬”“走一圈”就结束的悼念场景。昨天,南京市殡仪馆馆长崔爱民透露,南京将推广个性化葬礼:“我们打算在门口放置人生历程展示板,或是通过DV播放逝者的人生历程,然后用中性偏暖的主色调取代过去追悼会礼厅的蓝、黑、白色,根据逝者生前的喜好,选择鲜花来布置整个大厅。希望这些举措能从心理上缓解治丧者悲哀的情绪,体现人文关怀。”这批大学生司仪也将成为首批殡葬礼仪师,将参加民政部组织的“殡葬礼仪师”职称评定。
殡葬礼仪用词2殡葬礼仪主持词
尊敬的亲朋友好友,尊敬的孝子孝女,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应的邀请,与大家一起,今晚在这里向老人举行告别仪式,表示我们的.哀悼。下面,我们的哀悼仪式就要开始,请正在打牌的亲友们,以及正在帮忙中的兄弟叔伯嫂嫂们,都暂时停一下手中的事。我们全体肃立,乐队奏哀乐。
为了表达亲朋好友深切的哀悼,我们献上悼词
冰霜高洁传幽德,风号鹤唳人何处?
圭壁清华表后贤(女)月落乌啼霜满天。
想见仪容空有影流水夕阳千古恨
欲闻教诲杳无声秋霜春露四时悲。
日月逝如流水,一朝永诀,
风云变幻不测,千古同哀。
大家的心情都很悲痛。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永远都难以报答。对于老人的离去,我们空余泪痕。今晚,孝子孝女为了表达对老人的哀悼,也表达对鞠躬尽瘁、操劳一生的老人的敬意,特邀请我们--前来表演,借此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寄托我们的哀思。为了达到今晚的演出效果,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节目,希望大家不要过渡沉浸在悲伤之中。我们活着,也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和工作,这也是九泉之下的老人的心愿。希望大家化悲痛为力量,目光要往以后的日子看。在此,我们也恳请孝子孝女节哀顺便。也祝愿老人一路走好。
好,下面,有请乐队演出。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殡葬礼仪用语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殡葬礼仪用语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