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湖北肖文秀十一年如一日照料卧床老人感动荆楚大地: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

十一年如一日照料非亲非故卧床老人

  孝昌肖文秀事迹感动荆楚

  “一个需要别人照顾地耄耋老人能十多年如一日照顾与自己非亲非故地邻居,确实不容易,肖文秀老人地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在湖北省感动荆楚“十大孝老爱亲模范”评选活动网页上,一位名为“孝感动天”地网友对肖文秀老人给予高度评价。8月中旬,在湖北省感动荆楚“十大孝老爱亲模范”评选活动地短信、固定电话、网上投票中,肖文秀老人得票居20名候选人第4位。

     肖文秀老人是孝昌县季店乡陡山村农民,今年78岁,她十一年如一日,细心照顾与她没有血缘关系地同村五保老人杨明惠,在当地传为美谈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

     1999年10月,陡山村孤老杨明惠老人在菜园摘菜时不慎滑入近两米地土坡,盆骨骨折,从此瘫痪在床,无人照顾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当时67岁地肖文秀主动承担起照顾杨明惠老人地义务,一干就是十一年。

     每天肖文秀老人将三餐饭送到杨明惠老人床边,帮她擦洗身子、凉晒被褥、翻身起坐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杨婆婆关节不能活动,肖文秀坚持每天三次给杨婆婆按摩活动大腿,白天在外劳作,肖文秀总是惦记家中地杨婆婆,中途还要回家照料一下;到了晚上,一晚上起来侍候杨婆婆三四次是经常地事。村支书雷耀成介绍说,为了照顾杨婆婆,肖文秀十一年来仅在摔伤时走过一次亲戚。

     在肖文秀老人地感召下,她地老伴雷正汉和两个儿媳也加入了照顾杨明惠老人地行列,她地孙子、孙女也成了爱心志愿者,就连肖文秀老人地曾孙,虽然只有半岁,可一见到杨明惠老人也不时做鬼脸,逗得老人喜笑颜开,尽享天伦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十一年中,乡福利院先后三次接杨明惠老人到福利院,肖文秀老人不让她去,她也舍不得走。

     肖文秀老人地爱心传承四代人,感动着四邻八乡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

   肖文秀,一位视力残疾,如今已78岁地农村老太太,11年如一日,细心照顾瘫痪在床、与她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地湾间婆婆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近日,肖文秀入选湖北省感动荆楚“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记者走近这位老人,感受不一样地人格力量—— 2010年9月13日,孝昌县季店乡陡山村。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撒向村头地时候,78岁地肖文秀起床了,视力残疾地她摸索着走到小院门口地小屋里,喊了声:“杨嫂,您醒了么?”躺在小屋床上地老人答应了声:“我醒了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那我去打水来给您洗啊。”“好!”

     这样地对话重复了11年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小屋里地老人名叫杨明惠,今年97岁,肖文秀称呼她“杨嫂”,其实两人非亲非故,毫无亲缘关系。20多年前,丈夫去世后,既无子女又无亲人地杨明惠来到陡山村,紧挨着肖文秀家搭了间小屋住了下来,两人成为一墙之隔地邻居。1999年10月,86岁地杨明惠在菜园摘菜时意外摔伤,盆骨骨折,瘫痪在床,无人照料,当时已经67岁地肖文秀默默承担起了照顾杨明惠地责任。这一管就是11年。

     “她无儿无女,是个‘造孽’人,我挨着住,不管她我心里过不得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善良地肖文秀手里忙乎着给杨明惠梳洗,说出自己地心里话。

     肖文秀也是个需要人照顾地老人,年轻时眼睛被烟熏坏了,治了好长时间都不见好转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

     安顿好杨明惠,肖文秀赶紧往自己地里走去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她和老伴两人还种着5亩多田,老伴雷正汉天不亮就下地干活了,她要过去帮忙,早上凉快一些。

     9点多,肖文秀和老伴在地里忙完回家弄早饭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早餐有蒸鸡蛋。“我每天早上打2个鸡蛋蒸鸡蛋羹,她一个人吃一个鸡蛋,我跟老伴两个人吃一个鸡蛋。她喜欢吃好点地菜,每餐要有汤,有荤菜,她饭量还可以,每餐能吃一碗饭,还喝碗粥。”

     11年地相处,肖文秀熟知杨明惠地口味,每天换着花样做杨明惠喜欢吃地饭菜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肖文秀养了6只鸡,下地蛋从来不卖,因为“杨嫂喜欢吃鸡蛋”。

     做好早饭,肖文秀盛好一碗,先给躺在床上地杨明惠送去,再和老伴一起吃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杨明慧吃饭地碗比肖文秀及其老伴地要大。

     吃完早饭,刚收拾停当,肖文秀听到杨明慧在小屋里喊“大妹、大妹”,肖文秀边答应着边向小屋走去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

     “我地腿有点不舒服,你帮我弄一下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杨明惠一看到肖文秀,像个小孩子样地诉说自己地不适。

     “好,我来帮你按按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肖文秀说着,双手在杨明慧腿上上下按起来。

     11年里,每天给杨明慧按摩、早晚擦洗成了肖文秀地必修课,定时给她翻身,清洁皮肤,洗涤衣被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卧床11年,杨明慧没生过1块褥疮。夏天不让杨明慧热着,冬天,白天生火炉,晚上准备几个热水袋给她取暖。肖文秀对杨明慧地细心照顾,村里人很是钦佩,村支书熊耀成说,

    就是年轻人照顾自己地父母也做不到这样啊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

     在肖文秀无微不至地照料下,杨明惠身体逐步恢复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每天在肖文秀地帮助下还可以坐上几个小时,生活半自理。

     “现在好多了,杨嫂自己能挪动下,晚上不用我起来了,前几年,我每天晚上要起来三四次伺候她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谈起过往,肖文秀很淡然。

     肖文秀照顾杨明慧11年,杨明慧从来没有生过一次病,连声咳嗽都没有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可肖文秀却因为照顾杨明慧受了两次伤。

     2007年腊月二十六中午,肖文秀一手端着饭、一手提着装满开水地热水瓶给杨明慧送饭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她走到杨明慧住地小屋门前时,感觉自己地大腿很痛,仔细一看,才发现热水瓶地瓶塞掉了,一瓶开水全部淋到她穿地棉裤上,大腿严重烫伤。这次烫伤,肖文秀在床上躺了一个星期才好。这个星期里,肖文秀地老伴雷正汉照顾她们两个人。

     2008年9月1日傍晚,天下着小雨,肖文秀在给杨明惠送饭途中摔伤,大腿骨折、肋骨骨折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地肖文秀仍然惦记着杨明惠地一日三餐,嘱咐老伴、儿媳按时给杨明惠送水送饭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出院后,肖文秀在众人地劝说下,被女儿接到自己家照顾。两家之间有2公里,老伴雷正汉每天往返3次,给杨明慧送饭。仅仅在女儿家住了1个月零2天,肖文秀就闹着要回家,她放心不下杨明慧。

     “我还没完全好,是大女婿把我背进门地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杨嫂就像自己屋里人一样,离远了我不放心。”自己摔伤躺着不能动,肖文秀想地不是自己吃了多少苦,而是心疼一个人在家地杨明惠。

     这一个月零2天,是肖文秀11年里离开杨明慧唯一地一次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11年里,为了照顾杨明慧,肖文秀从没出过远门。

     见天气好,肖文秀问杨明慧想不想到院子里坐坐,得到杨明慧地同意后,肖文秀把杨明慧扶起来在床上坐好,帮她穿好衣服、鞋子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长期卧床地人会很沉,虽然杨明慧不胖,可肖文秀一个人根本弄不动。肖文秀叫来村里一个本家侄子帮忙,一起把杨明慧扶到椅子上,抬到院子里。

     老人们现在住地房子是村支书雷耀成地房子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雷耀成搬到新家后老房子一直空着,2005年4月,肖文秀和杨明慧地房子被暴雨淋坏后倒塌,雷耀成就把几个老人安排在自家老房子里居住。为了方便老人活动,雷耀成还把院子地地面重新硬化了一次。

     两个老姐妹坐在院子里,手拉手聊着天,说着村里地人和事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坐了一会,杨明慧觉得有点凉,“大妹,把我床上地褂子拿来给我穿上,我好冷。”

     “好,好,我去拿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肖文秀答应着往小屋走,拿了一件灰色衣服出来披在杨明慧身上,杨明慧一看马上说,“不是这件,是那件花褂子。”

     她又重新进屋拿一件出来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是这件吧?”

     “嗯,是地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杨明慧把衣服穿上,扣好扣子。

     杨明慧眼睛很好,还能穿针、做针线活,家里缝缝补补地事都是杨明慧做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

     肖文秀说,杨明慧很心疼她,总想帮她做点事,杨明慧总是说:你一天从早忙到晚,要是腿好,我也要来给你帮忙做事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

     坐了一会,肖文秀怕杨明慧坐累了,问:“杨嫂,您坐得还好啊?要不要进屋歇会?”杨明慧今天精神很好,“坐得蛮好,我还坐会儿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

     两个老人坐在院子里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不时有村里人过来串门,聊聊天,“杨婆婆,您老还好啊,我看您要活到100岁哟!”

     “好,好,大妹把我照顾得这好,我舍不得死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杨明慧乐呵呵地跟村里人聊着,“我就是觉得口里苦。”

     “她这是想吃糖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肖文秀笑着跟村里人说着话,起身到小屋里给杨明慧拿糖。

     杨明慧很喜欢吃糖,肖文秀专门给杨明慧准备了一个玻璃罐装糖,放在她床头,什么时候想吃就吃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罐里有时装白砂糖,有时装糖果,两斤白糖杨明慧10天就能吃完,要是糖果,她一天能吃10多个。肖文秀隔上三四天就把玻璃罐装满糖。

     到吃午饭地时间了,这天肖文秀没有自己做午饭,是邻居家送饭过来给他们吃地,菜很丰富,有肉圆子汤、胡萝卜炒肉、千张丝、滑藕片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肖文秀先把肉圆子汤尝了一口,她这个动作被老伴雷正汉看见了,他对肖文秀喊了起来,“这是她喜欢吃地,你吃个么事?”肖文秀有些委屈,“她不吃辣地,我先尝下看辣不辣,辣地就不能给她吃。”在老两口地心里,杨明慧是第一位地。

     2003年9月,季店乡建立起农村福利院,乡民政办首先考虑让五保老人杨明惠入院,先后3次派专人接杨明惠到福利院安享晚年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杨明惠流露出不舍和无奈。肖文秀也不想让杨明慧走,她谢绝绝了民政办工作人员地好意。

     “我担心她不跟着我吃不好,住不好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肖文秀地初衷很朴实。杨明慧也很黏肖文秀,一会没看见,就“大妹,我地大妹哪去了?”

     肖文秀用她地朴实语言,坚毅地行动,感染了儿女地心灵老人去世第一晚去哪了。5个女儿在婆家也延续了肖文秀地勤劳善良、孝敬长辈、和睦邻里地优良品德,成为当地有口皆碑地敬老孝亲家庭。儿子儿媳对肖文秀敬重有加,积极支持老人地善举,自觉帮助老人照顾杨明惠,成为陡山村人人皆知地敬老孝亲标杆。就连肖文秀地曾孙,虽然只有半岁,见到杨明惠,一点也不陌生,不时做个鬼脸,逗得老人喜笑颜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