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语语言文字的弊病:
⑴古汉语属于人类的早期语言海南烧纸牌位祭拜,发育不全,不成熟
中国语言没有西方语言中的因时间、单复数、人称和语气的变化而导致的动词变化海南烧纸牌位祭拜。汉语中没有时态、语态,语法跟婴儿语言一样简单。
汉语在名词与动词上无单复数之分海南烧纸牌位祭拜。这导致了中国人误将复数群体作为不可分的有机单元。个附群,群压个,有群体而无视个体。
汉语动词缺少时态海南烧纸牌位祭拜。这导致了中国人思维方向性的经常混乱。过去、现在与将来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常常颠三倒四,严重危害了中国人的客观历史感。
汉语规则少;西方语言语法规则复杂,这样,西方的小孩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掌握语法规则的过程,从小就产生了守规则的意识,这为法治奠定了基础海南烧纸牌位祭拜。
⑵汉语含糊不清海南烧纸牌位祭拜,缺乏精确性
由于古汉人以刀刻书写,造成汉语的简短化与一字多义的特性,因此汉字是一种含义模糊的文字海南烧纸牌位祭拜。由于中文的不定义性、多义性、主观性与虚无性,中文绝不可作为科学与法律语言。从古至今中国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里是真空,与中文的虚无性因果相关。
林语堂认为,汉语是诗的语言,它朦胧、隐晦、随意,具有跳跃性、整体性,它重意境、暗示、象征、音韵,因此,几乎随便几个汉字组合在一起都能成一首诗海南烧纸牌位祭拜。可汉语的这些特征与科学描述的精确性是相悖的,所以,汉语不是科学研究的语言。
在五万汉文字中,只有五千中文字是常用字海南烧纸牌位祭拜。在几千年人类知识的积累中,已经超载的中文字在近代又受到了信息爆炸的巨大冲击。而英语的《牛津字典》所收单词是60多万个,篇幅最大的《韦伯斯特大词典》所收单词几乎达到1百万之多。仅从词汇量来比较,汉语和英语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汉语用五万六千个点去“扫描”世界,英语却用80万个点去“扫描”世界。显然,由于两种语言其词汇量(点阵扫描中的点)的不同,它们各自所“扫描”出的世界图象其清晰、细微、逼真程度肯定是不同的,英语扫描的清晰度是远远高于汉语扫描之清晰度的。再加上汉语词汇分布比例严重失调,汉人得到的更可能是一种世界之歪象、幻象、甚至是无象。汉语言只适合创作语义含混、情绪胶着的诗歌,可绝不适合用以去认识自然和表达世界。汉文字字义已远远超出古代造字者的原设计值。一字多义、多字一义、一音多字、一字多音,更将原来字义含混的中文字进一步浑浊化。或者说过度超载已将中文字浑义、淡义到近于无义、虚义,甚至反义的地步。
以“法治”一词为例: 华人们从不分“法治”与“法制”之间的区别海南烧纸牌位祭拜。
甲骨文里的“法”(同“废”)海南烧纸牌位祭拜,象“逐水草而居”,指“逐水草而居”经常要弃去旧地寻新处,因此有“废”的意义;事实上,古代殷商的统治者,根本没有现代法治的概念,他的话就是“法”,他的手杖就是“权威”,他的好恶与自由意志就是“律”,他拥有无上的权威与决定人生死等大权,这可从甲骨文里的“君”、“王”(手执斧钺)、“伊” 、“尹”(手执令牌)、“伊”、“父”(手执石斧) 、“教”(手执杖要人服从王占卜的爻辞) 、“司”、“伐”、“辟”、“御”(双手持棒活埋人)等字可知,这种统治者无上权威与绝对宰制人民的意识,一直在大陆延续至今,因此在汉文界谈“法治”不是很可笑吗?
篆文里的“治”,从“水”,“台”声,本意为“治理水”的意思;古文里的“制”,从“未”(树枝繁茂),从“刀”,本意为“用刀修剪树枝”的意思海南烧纸牌位祭拜。你如何用“法治”来诠释 “Rule of Law”?你如何用“法制”来诠释“Legal System”与 “Law System”?
在英文中,“Rule of Law”与“Rule by Law”是反义海南烧纸牌位祭拜。前者有“人以法治政”,后者有“政以法制人”的含义。两词的中译都是“法治”(或法制),孰不知前者是民主中的成分,后者是专制的定义。既不知什么是“法治”,何谓“法治人治”之争。中国古代的“法家”应解为“君以法治人”,“儒家”应解为“君以礼治人”。两者都以维君权为目的,无本质区别。“儒法之争”也只是虚无的“权力之争”而已,旨在蒙人混脑。
语言的含混性造成了思想交流的困难和无谓的争论海南烧纸牌位祭拜。《山海经》里的“夔一足”,到了《尚书.尧典》里,经孔子解释成:象“夔”这样的人,有一个就足够了。又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绝大多数人认为是搞愚民政策的意思。可有人偏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不是愚民政策,是让人民享有充分知情权!若真是让人民享有充分知情权,孔子就不应该反对铸刑鼎、公布成文法。既然孔子反对铸刑鼎、公布成文法,那就是在搞愚民政策,不让人民有知情权。通观孔子一生,说孔子反对愚民政策是不成立的!因为专制者都喜欢愚民,愚民才好统治,才是好奴隶、好螺丝钉啊!造成这种争论的原因,古汉字没有标点符号,使人囫囵吞枣!在这种无法说清楚的语言环境里,我们的思想怎么能不贫乏?
这种“混义”、“反义”造成了中文字的“不赋义”或“泛赋义”性海南烧纸牌位祭拜。任何人都可以将任何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歪释曲解,随机而用,使中文完全成为主观文字。这种主观文字只能被定义为“虚无文字”。任何的虚无文字只能作为玩弄“文字游戏”的专制者的专权刑具,而绝不能成为建树未来的民主者的追求自由的客观工具。
⑶掌握汉文字太难
由于古汉人造字采取的是一种以形代形、以形指形的原始策略;这些象形字之间很少有逻辑关联海南烧纸牌位祭拜。这就注定了汉人要用数量庞大、形象复杂的书写符号去表达和指代形形色色的自然事物。汉字的构字部件(包括偏旁部首)共有215个之多,而英语的构字部件仅26个字母。由于拼音文字是以音代物,所以它的音素丰富一些。英语的注音的音标有48个之多,而汉语的标音符号只有36个。比较而言,汉语是形多音少,英语是形少音多。由于汉语的形多音少,导致了大量异字同音的现象,这给汉字的读认造成巨大的困难。相比之下,英语没有这一困难和麻烦。由于汉语的形音分裂,这就意味着人们在学习汉语时,需要逐一掌握形、音、义的三大任务。也就是说,在对相同数量的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中国人比西方人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汉字笔划多,难写;同音字多,难记;又是正楷字、又是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字,把人都弄糊涂了,产生不了遵纪守法的规则意识,只会产生狡猾崇拜(所谓的书法艺术)。中国的方块汉字从认到写,其难度都是几何级数的。这导致了中国儿童晚期阅读,往往比英文儿童晚三年。所以,这也是象形文字不经济、不科学、不简约的一个佐证。
相对于方块汉字,字母文字就是大众文字海南烧纸牌位祭拜。西方文明因拼音文字向口语靠拢,口语是大众化的,知识的普及必然带来创造力的爆发和人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同时拼音文字也是地域化和民族化的,西方文明遂因之而不断“分化”,由“分化”而演进,形成民族国家和民族精神。“分化”的文明,多路并进,利于发展,西方文化引领世界潮流。纵观人类历史,唯有使用字母文字的古希腊文明把人类引入了近现代文明,应不是偶然的。
⑷汉文字重形象海南烧纸牌位祭拜,忽略了“说和听”,难以理性辩论
汉字注重“看”海南烧纸牌位祭拜。这导致了国人喜欢讲面子。比如,中国的菜系的菜谱都是象形的、奉承的,什么“丹凤朝阳”、“二龙戏珠”、“孔雀开屏”等等,直弄成一个与菜的形味风马牛不相及的“吉祥”动物形状来才心满意足;许多“美术菜”只是供看的,纯粹是暴殄天物的、腐朽糜烂的形式主义。这种民间吉祥图案式的象形,几乎渗透到生活的一切领域,直到今天,结婚用龙凤烛,做寿献“百寿图”;贴倒“福”字,贴“招财进宝”鬼画符;丧礼烧纸钱,既有纸人纸马,也有纸冰箱、纸彩电……这股象形文化的强劲巫风贯穿千百年。讲面子导致了“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派,表面上冠冕堂皇、八面玲珑,实际上是潜规则、男盗女娼,所谓“外儒内法”,国人的思维习惯于象形和比喻,习惯于吹牛拍马和阿谀奉承
汉字忽略了“说和听”海南烧纸牌位祭拜。汉语缺乏一些必要的元音、圆润音和柔滑音,读起来有一种音步齐整的单调感和受阻的钝挫感,交谈时高声喧哗像在打仗或吵架。中国人的口语交流困难,有声交流往往被无声的书面交流或武力取代;从而使汉语趋于苍白无声的“统一”,形成了大一统的专制观念。在“统一”的天下里,思想趋于同化,失掉了创造性和生机。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海南烧纸牌位祭拜。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色色的语言符号。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管抽象思维。基于人脑两半球的感知分工,中文用形象文字的表象加义输入到人的抽象半脑,造成表象与抽象在思维时的颠倒错乱。由于汉字数量大,在大脑中的存储空间也就大。由于汉字字形与语音之间上无形式化联系规则,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无序存储状态。大量的汉字占用大脑的大量存储空间,在大脑中无序存储,汉字含义混杂导致大脑对语词指称对象的识别效率低下。这一切就使得使用汉字思维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这个需要耗费大量能量的汉字系统使人们不能有效思维和有效交流。而且,使用汉语的人的大脑左、右脑很难明确分工:在需要使用左脑时,汉字意义系统使得右脑也参与左脑的活动;在需要使用右脑时,汉字意义系统使左脑参与右脑的活动。由于冲突输入而导致的思维混乱大大降低了中国人独立人格。群体的专制便成为了维持表面秩序的唯一共有选择。中国人在辩论、交流时不能在抽象的理性空间交锋,而常常沦落到猜忌与人身攻击的权力斗争的泥坑里,沦落到“救脸护皮”俗套中。
⑸汉字:装不进新酒的旧瓶海南烧纸牌位祭拜。现今,大量的语词是翻译来的。可是,由于采用汉字意译,这些语词基本上还是使用的汉语中的原义。这样,尽管一个新词是“进口”的,可由于汉字是一个装不进新酒的旧瓶,新的语词也就只能按照旧的含义去使用;结果,其他的文化就很难引进汉语系统。用单音节象形的汉文字,来研究其它文明的思想,经常会发生十分可笑的事情。例如,以汉文字去翻译梵文的佛经,这种以具像为主的文字,如何能够表述那种具有高度“精神、灵魂与抽象”的梵文哲学与思想?即使以玄奘能够精通汉文与梵文,他所翻译的那部具有高度抽象逻辑、精密论证与形上道德价值的《瑜伽师地论》(佛教圣经),汉人如何能够彻底明白?中国禅宗抛弃了印度佛教的因明等逻辑理论;这不是玄奘的错,而是汉文字的根本贫困与限制!印度的佛教具有高度的心灵、冥想与道德思辩性,汉化后佛教竟然成为百姓默拜与礼神的宗教;汉人用殷商祭祀的方式,供三牲与五果祭拜,然后要求佛消灾、解运与祈福,甚至要求保佑其功名利禄与荣华富贵,他们忘了释迦牟尼是觉者,不是神,也没有任何的神力!多么可笑的文化异化事实?古代的佛教文化,最终还是汉化了,汉化的结果就是最终消失了。近代以来,翻译了近万部西方的著作,可真正了解西方文化的人不太多。其根本原因就是,阅读这些著作的人仍然是按汉语的含义去理解这些西方著作。
2.汉文字使中国人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萨丕尔——沃夫假说”认为:语言的结构决定操该语言者的思维方法海南烧纸牌位祭拜。汉语言文字,就是中国人思维方式。汉语言文字,就是中国人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的承载物,汉文字本身的落后,是中国文明一直无法进步的罪魁祸首。众所周知的是,汉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这种文字就是人类思维初级阶段的产物,当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的文字从象形文字进化到拼音文字时,汉文字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易经》的缘故,中国文字的进化停顿了下来),进化过程突然停止,结果思维方式就一直禁锢在象形文字这种以原始的类比思维来进行思考,结果,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思维方式被凝固了下来。
①汉字的繁复、混乱导致海南烧纸牌位祭拜了抽象思维困难
汉文字的图像结构阻绝人的创造力,人的创造力来自拆散组合,中文因不给人拆散组合的机会而窒息人的创造力;汉文字的结构阻绝人的抽象思考力海南烧纸牌位祭拜。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是统治者的工具;这种工具主要在于压抑人的抽象、逻辑、分析、推理、溯因、创造与形上思维的能力,主要在于非人、非理性、伪道德、奴化与禽兽化人民,主要在于摧毁人的独立自主意识,主要在于建立人的集体主义与集体服从等意识!
甲骨文里,“我” 字,象“一根长柄绑着三个戈”, ,表示部落强大的武力;甲骨文里,“我”字代表殷商部族,并没有个体人的意义,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事实?在汉语中,没有一个像英语的“I”那样,专用于指代单数第一人称的专有名词海南烧纸牌位祭拜。“我”的指代范围与“I”不同,它大可指国家,如“敌师伐我”,小可指代个体。这说明华夏社会里没有“个体”的独立地位,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而“家”又是一个可变的“弹性结构”。
甲骨文里的“平”海南烧纸牌位祭拜,具有“乐声平缓”之意,后来引申成为“使平静、齐一、不倾斜、平和与安静”等意,如“治国平天下”、“平乱”、“平叛”等,因此“平”具有“铲除”、“扫除”、“平定”与“统一”的意义;“等”在篆文里指“整齐的竹简”,后来引申为“等同”、“等级”等意;那么所谓的平等,岂不是代表以武力统一与平定一切?事实上,共产党的暴力革命论与天堂说,更符合汉人暴力与谎言政治文化的本质!
甲骨文里的“幸”,象“刑具”(枷锁);甲骨文里的“福”,从“示”(神灵牌位)从“畐”(一坛酒),本意为“以酒祭鬼来祈福”的意思海南烧纸牌位祭拜。你如何用“幸福”来诠释“Happiness”与“Blessedness”?
甲骨文里的“国”,从“戈”从“口”(城池或土地) ,代表“以武力占领的地方”;甲骨文里的“家”,从“宀”(茅草搭的棚屋)从“豕”(猪),代表“猪住的地方”海南烧纸牌位祭拜。你如何用“国家”来诠释 “Nation”、“Country与“State”?
甲骨文的“美”字海南烧纸牌位祭拜,象“人头上插羽毛”或“人头上戴羊角饰物”,为什么“人头上要有饰物”才代表 “美”?那么“人头上没有饰物”是不是就不美呢?那么谁才有权或资格在头上戴饰物呢?那么“美”的普遍性与抽象内涵在那里呢?篆文的“美”字,从羊从大,指羊大美味,那么属于口感之外的“美”,岂不是不存在了?经由这些简单的问题可知,这种表象式的文字绝对不可能产生那种具有普遍与绝对性“美”的古希腊理念!
人文思考是一种抽象的玄思,它的根本性观念是从人类(the human race)的角度来思考人存在的根基,由此才有超越性问题:人的本性和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神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海南烧纸牌位祭拜。它超越具体人伦事功,超越有限的存在。“人文”是以古希腊思想及其方式为根基的。近现代西方思维创造力的原创基因不在别处,就在希腊哲学。
中国人的祖先,由于形象文字的输入和限制,对自然界的认知只能停滞在表象的“金、木、水、火、土”上,而用不能借逻辑的力量走入分子、原子、电子、中子的层次上海南烧纸牌位祭拜。汉人只能认知阴阳相对的道理,而永远无法推论出抽象的绝对概念;汉人只能认知相对的道德理念,而永远无法推论出抽象的绝对道德理念;汉人只能认知人的罪行,而永远无法推论出抽象的人的原罪(Sin)概念;汉人只会反压迫者,而永远不会反抽象的压迫制度与文化;汉人只会反某皇帝,而永远不会反抽象的皇权制度与文化。
这是因为:汉文字是一种单音节的表象文字,这种文字永远不能了解人文抽象与逻辑的意涵海南烧纸牌位祭拜。由于这种文字的客观限制,因此由这种文字所产生的文化,也会普遍缺乏人文抽象与逻辑的内在结构;因此使用这种文字的人,也会普遍缺乏人文抽象与逻辑意识!就如中国的五音乐理,简谱在音乐领域中永远写不出表达多层次的人的心灵感情的宏伟的交响乐章,只有西乐“五线谱”才能承此大任。
当中国人传唱着“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种类比思维的时候,有谁仔细琢磨过,这种美如水壮如山,到底是怎么个美法?怎么个壮法呢?没有任何标准来衡量,完全是一片模糊,让人昏昏然不明所以海南烧纸牌位祭拜。而拥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早就将美和壮,用一套客观标准定了下来。比如说,美女的标准:两眼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三围是多少,鼻梁的鼻翼多厚,嘴唇的厚度宽度多少等等。小伙子健美的标准就更不用说了。
见海南烧纸牌位祭拜我的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