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博物馆座落在市中心的铁塔寺内,馆的西门外即古槐路,门牌是古槐路给严带及承医深春选38号,往南500米便是京杭运河故道。该馆始建于1985年5月16日,占地31亩。馆舍由两部分组成,东部为铁塔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也就是公元560年。1988的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部为仿古建筑。馆舍总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其中主展楼8831平方米,是一处古建备苏道氧杨州七地与仿古建筑有机结合的建筑群体,蔚为壮观。是集文物收藏,研究展览的综合性场馆,馆内设有保管部,可进行各类文物鉴定。馆内定期举办济宁千秋、馆藏文物陈列、朱复戡艺术馆、济宁运河文化展和不定期举行各种文化艺术类展览。特色景观非大名鼎鼎的济宁铁塔和济宁汉碑莫属。
馆内收藏文物近万件,包括铜器、陶器、瓷器、玉珍、书画等十几个大类。馆藏汉碑、汉画像石、岳石文化陶器、春秋书刻工具、元代服饰、元明清铁炮等至为珍贵,文物品位较高。《济宁古代文明史展览》等四个固定展览长年向观众开放。在这里,游客不可能够参观展览,还可以浏览古建筑、登楼撞钟,塔下留影。
济宁市下辖曲阜、兖州、邹城、梁山、微山等12个县(市)区,人口780万,是“两昊”之遗墟,黄帝诞生处,七大圣人之故里,运河中经之腹地,文化素称发达,文物众多。这里将经常与省内外有关单位交换展览,并利用全市丰富的文物资源举办临时陈列,以飨观众。
济宁博物馆现存的古代建筑有宋代铁塔,明代大雄宝殿,钟楼及僧王祠,汉碑馆等。铁塔寺内的大雄宝殿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为单檐歇山式建筑,五楹,横阔19米,进深12.5米,高约12米,飞檐出挑,斗拱承托,内有10根通天木柱,前廊有八棱石柱4根,为明代所换。石柱上分别镌刻有对联,其建筑结构为宋代风格。馆藏文物近万件,包括青铜器,陶器,玉珍,书画等十几个大类。尤其是馆藏汉碑,汉画像石,岳石文化陶器,春秋书刻工具,元代服饰,元明清铁炮至为珍贵。
济宁博物馆馆藏汉碑之多在全国独一无二,享有“天下汉碑丰济宁”的赞誉。我国现存汉碑不过60余块,其中济宁就占有38块,其中济宁博物馆收藏11块。这些汉碑原来散存在济宁文庙院内,损害严重,1929年由济宁教育局长王大恕等人,集中移置于汉碑馆,加以保存至今,如馆藏的《景君碑》,《郑国碑》,《武荣碑》,《鲁峻碑》等均为汉碑精品,对于研究汉代历史和书法艺术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在济宁博物馆收藏的其他馆藏文物中,有不少为馆藏珍品,如春秋时期的雕刻工具,包括刀,削,针,凿等27件,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套保存完整的春秋时期雕刻工具。春秋时期的另一珍品是全套青铜礼器,包括7个列鼎,一个陪鼎,6个簋。它是奴隶主用来吃饭,宴请宾客,祭祀活动的器具。济宁博物馆从民间征集而来北宋雕版印刷经卷,据说是一部至今都无人读懂的“天书”,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堪称“镇馆之宝”的元代贴花露胎龙纹龙泉盘更是令人叹为观止。这只直径不过0.20米的瓷盘,通体清亮润泽,盘内一对腾龙精雕细刻,栩栩如生,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瓷器制作工艺。
远楼位于济宁市中区铁塔寺街中段,楼内悬挂一口巨型铁钟,撞击铁钟,响彻全城,声远十余里故名“声远楼”。远楼始建于北宋中叶。明万历年间济宁道台龚勉题“声远楼”匾额一方,悬在二层檐下正前方,字体雄浑,特别醒目壮观。 声远楼建在4.5米高的台基上,通高16米,为11脊十字顶正方形两层楼,下以12根方形石柱作外围主要支架,内以4根通天柱自下而上支撑两层顶端的梁檩,上下两层四檐和周围补间均以斗拱承托。顶覆灰瓦,挑脊上饰有按序排列的鸱吻、飞禽、走兽等。正中顶端设一头东尾西昂首怒目、背驮宝葫芦的麒麟异兽,寓意颇深。全楼雕梁画栋,朱甍映目,飞檐陡峭,风铎铮铮,属砖木结构亭阁式建筑。楼内设木制楼梯可拾级而上。楼上巨钟高2.2米,壁厚0.2米,唇周长4.5米,重7.5吨,系宋代铸制。
太白楼坐落在济宁市城区古运河北岸。
太白楼原是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大诗人李白与夫人许氏及女儿平阳由湖北安陆迁居任城(济宁),“其居在酒楼前”,每天至此饮酒,挥洒文字,写下了许多诗篇。贺兰氏酒楼也因李白经常光顾而名声大振,生意兴隆。自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吴兴人沈光敬慕李白,登贺兰氏酒楼观光,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从此贺兰氏酒楼便改为“太白酒楼”而闻名于世。宋、金、元时期对酒楼均依貌整修。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在重建“太白酒楼”时,以“谪仙”的寓意,依原楼的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并将“酒”字去掉,名为“太白楼”,后于明、清、民国间进行了数十次较大的重修。
今太白楼是1952年人民政府拨专款在旧城墙上重建的。重建后的太白楼连同台基,共占地4000平方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样,砖木结构,二层檐下正中悬扇形“太白楼”楷书阴刻匾额。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诗人所书“诗酒英豪”大字石匾,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刻“三公画像石”,楼的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厅壁记》和唐代以来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碑碣60余块。有罕见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1987年,济宁市在太白楼建立李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