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米
,火焰山以南(简称山南)平均每年下降1。37米。经勘测山南片区的地下水层可知,山南片区处于吐鲁番盆地边沿,地下含水层220米左右,目前,山南片区打井已经达到200米左右,若不采取措施,地下水位持续下降,10年内山南片区将出现撂荒和整体搬迁的结局。
而鄯善县有限的水资源几乎全部被农业和农村占用,农业用水达到93%,对全县GDP的贡献不足5%;工业用水不足5%,对全县GDP的贡献达95%。很明显,这种不科学的农业开发行为,不得不以每年超采1。6亿多方地下水的代价,来维系着农业经济的缓慢增长,使得本来就不充裕的水资源更加稀缺。
为确保吐鲁番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进退耕还水步伐,维持水资源平衡,在地委全委(扩大)会议上,该地区提出了"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加快调整农业内部种植结构,逐步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民收入多元化。进一步优化水资源配置,协调农业、工业、城市和生态用水比例,构筑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循环经济体系"的发展思路和"强农、兴工、促旅、活水、宜居、育人"的发展战略。
鄯善县要"兴工"必先"强农","强农"首先"活水",只有把农业推向现代化,才可能把水节约出来搞工业,"活水"是工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通过发展高效节水设施农业,逐渐使鄯善县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向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转变,以工业反哺农业。
试验证明,设施农业的节水率可达70%。因此,设施农业是鄯善县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必选之路,也是解决该县水资源瓶颈,确保工农业持续平衡发展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