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单县:单县祭祀(单县农业银行单县支行)

单县古称单父,由舜帝的老师单卷居住地而得名单县祭祀。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为单子国。春秋初期,属宋国,后为鲁国单父邑。孔子弟子宓子贱、巫马施相继为单父宰,一个“鸣琴而治”,一个“披星戴月”,传为历史佳话。战国初期,复属宋国。宋灭,改属齐国。秦置单父县,属砀郡,此为单县建县之始。

  刘邦曾率部驻军单父,饮马涞水单县祭祀。汉代三次为县侯国,一次为县王国。隋朝恢复单父县。唐未置辉州。自此至明初,单父县和单州建置基本未变。明洪武元年(1368年)撤单父县,其地直属单州。次年7月,降单州为单县,单县由此定名,一直沿用至今。民国期间, 先后属济宁道、曹濮道和国民党山东省第二专署、第十一专署。

  1939年,日本侵略军建伪单县公署单县祭祀。1940年3月,共产党在单县东南部张寨一带建立单县抗日政府。1943年7 月,在单县东北部建立金曹县抗日政府。1944年6月, 在单县西南部建立临河县抗日政府;9月以单县东南蔡堂、吴溜地区为依据建立砀山县(1947年曾一度改为华砀县)。

  1945年12月,临河县改为单虞县单县祭祀。1946年2月,撤销金曹县。1949年2月,砀山、虞城(东虞城)两县黄河故道以北地区,划归单虞县。1949年8月, 平原省湖西专署机关进驻单县城,同时,撤销单虞县,恢复原建置,统称单县。1952年11月,随湖西专区改属山东省。

  1953年8月湖西专区撤销,单县归属菏泽专区单县祭祀。1958年12 月,菏泽专区撤销,改属济宁地区。1959年7月,菏泽专区恢复,复属菏泽专区, 现属菏泽地区。1998年底,单县辖37个乡镇,总面积1650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

西红柿之乡

单县西红柿栽培历史悠久,技术水平高单县祭祀。

  所产西红柿以其品质优良、肉多、无籽、沙瓤、色泽鲜美而享誉全国,长期占领东北市场,销往大江南北单县祭祀。据测定,单县西红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为5。7%,糖酸比为11。2:1,酸甜可口,营养丰富。1982年,城郊菜农任仲宽被前来视察工作的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誉为“西红柿大王”蜚声内外。

  1996年,单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定为“中国西红柿之乡”单县祭祀。

单县羊肉汤

单县羊肉汤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单县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名吃单县祭祀。单县羊肉汤的的特点是:"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异常。

  羊肉汤品种繁多单县祭祀,各有特色,天花(羊脑)汤有健脑明目之

功,尤其适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饮用;口条汤有壮身补血之能,最宜病愈大补者常食;肚丝汤肥中带瘦,奶渣汤沙酥带甜,还有马峰窝汤、三孔桥汤、羊杂汤等,达72种之多单县祭祀。

单县羊肉汤制作精细,在用肉、烧煮、配料、加工、器皿等方面均十分讲究单县祭祀。

  用肉选用单县东南大沙河两岸的" 捶羯”、"蒙羊”等青山羊肉单县祭祀。 烧煮方法是:先将50斤清水添入锅内,待锅烧响放进鲜肉30斤,羊杂和骨架各一副,用大火烧开(以木柴火为好),顶出血沫,尔后将佐料下锅,同时外加大葱、生姜各半斤和盐适量,再熬40分钟即成。

  佐料主要有白芷、肉桂、草果、陈皮、杏仁等,要按一定比例适量下锅,多了则药味出头,少了则腥膻除不净单县祭祀。食用时,取汤锅中熟羊肉和羊杂切碎放入碗中,再盛上羊汤,加上蒜苗末、香辣油即可。

单县羊肉汤色香味俱佳,在国内享有盛誉单县祭祀。各地宾客到单县,均以品尝单县羊肉汤为快事。

  淮海战役后,刘伯承、陈毅两位将军回西柏坡汇报工作路过单县,对单县羊肉汤大加赞扬单县祭祀。胡耀邦总书记、乔石委员长、杨得志参谋长等到单县视察,都品尝了单县羊肉汤,一致赞扬味道鲜美,别具风味。

历 史 名 人

单卷

又名善卷,居于单单县祭祀。相传是原始社会后期东夷族中影响较大的氏族首领。

   有才德,受人拥戴,舜曾拜他为师,古人尊称他为单父(单即单卷,父是对长辈男子的尊称)单县祭祀。舜诚心要把天下让给他,单卷说:“余立于天地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xi;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宇宙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舜再三逊让,单卷始终不肯接受,隐逸深山。

  后来,宋真宗赐给他一个封号叫遁世高蹈先生单县祭祀。

宓子贱 巫马施

宓子贱,字不齐,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鲁哀公时任单父宰,为政三年,单父大治单县祭祀。《史记》中说:“子产治郑,民不能欺 ,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访贤问能。

  宓子贱来单父上任前,先拜访了孔子,孔子告诉他:“不要因别人的意见与已相反而拒绝,随便拒绝就要出现蔽闻塞听,也不要轻率许人,轻率许了容易丧失操守单县祭祀。”又到渔者阳昼那里请教:“你有送我的话吗?”阳昼稍思道:“有两点钓鱼的体会,送给你吧。见到钓饵就咬的是阳鲛,这种鱼肉薄味淡,见到鱼饵,像看到又像没看到,想吃又不贪吃的是鲂鱼,这种鱼肉厚味美。

  ”宓子贱连声赞叹:“好,好!”他来到单父上任,车子离城还很远,一些官绅大户就竞相迎接,宓子贱一看,连声催促:“车子赶快过去,阳昼说的阳鲛到了单县祭祀。”扯肘劝谏。宓子贱来单父时,有意请求鲁公派两个近史一起赴任。到任后,地方官都来拜见。宓子贱叫近史做记录,近史写字时,宓子贱不断扯其臂肘,字写不好,宓子贱就训斥他俩,两个近史一怒之下回去报告鲁公。

  鲁公百思不得其解,就请教孔子,孔子说:“宓不齐雄才大略,能够辅佐霸主单县祭祀。您用他做个单父还不放心,他扯肘的用意是向您进谏。”鲁公恍然大悟,马上派人飞马到单父,对宓子贱说:“从现在起,单父就不用我去管了,那里的事,完全由你处理。”这样一来,宓子贱敢于施行政令了。

  鸣琴而治单县祭祀。孔子问宓子贱:“你治理单父,百姓都高兴,你是怎样做的?”宓子贱说:“我以对待父亲之礼对待老人,以对待子女的心肠看待单父的孩子,抚恤孤寡,哀悼丧纪。。。 。。。我把他们当父亲看待的有三个人,当兄弟看待的有五个人,当朋友看待的有十一人,有五个比我贤能的人,我尊他们为师。

  ”孔子高兴地说:“尧舜治理天下,加油寻求贤能辅佐单县祭祀。。。 。。。可惜你治理的是个小城。 ”宓子贱治单三年,任贤用能,常身不下堂,鸣琴唱和,把单父治理得物阜年丰,风淳俗美,史称“鸣琴而治”。得失三味。孔子问宓子贱:“你做了官,有什么得失?”宓子贱说:“没有失去什么,得到了三种东西,以前学过的现在能实行了,学问更加长进了;薪奉虽不多,亦可照顾亲友,亲友间更密切了;公事虽多,可也能挤时间走亲看友,吊丧看病,朋友之情更深了。

  ”孔子赞叹说:“真是君子啊!” 巫马施 ,字子期,孔子弟子单县祭祀。宓子贱从单父离任后,巫马施继任,他早晨星星未落就出门,晚上星星出来才回署,栉风沐雨,日夜劳苦,事必躬亲,把单父治理得也很好。后来,巫马施问政于宓子贱,宓子贱说:“我能用人,你能用力,能用人的安闲,能用力的劳苦。

吕后(汉高后)

名雉,单父县城东30里吕姑村(今单县终兴镇潘庄)人单县祭祀。前202年,刘邦称帝,封吕雉为皇后;刘邦去世后,被封为太后。是一位有抱负、有韬略、有作为的政治家。《史记》评价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乱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

  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单县祭祀。”吕雉初嫁刘邦时,亲率子女从事家桑针织,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具有中国劳动女性的本色。刘邦率众起义,吕雉被官府关进大牢,历经磨难,性格更加坚毅果敢。出狱后跟随刘邦转战军中,颠沛流离,经历战争风云, 增长了文蹈武略。

   前205年,彭城之战,刘邦败北,吕雉被俘,被项羽扣为人质,他为成就刘邦的大业,忍辱负重单县祭祀。刘邦称帝后,她参与朝政,献策施计,辅佐朝政,机智权变,能谋善断。后临朝称制十五年,推行约法省禁、与民生息的政策,做了几件大事:(1 )叫各郡县推举优秀农民,予以勉励,减轻赋税,改秦税什收其伍为什五税一;(2) 允许已逃避山林、湖泊和逃之他乡的农民回到家乡,并归还田宅;(3 )释放奴婢,回乡农耕;(4)裁减大批军官士卒,优先给以土地;(5)大赦天下;(6 )废秦时因株连而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7)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使边境安定。

  这些政策的实施,缓和了内外矛盾,刺激了生产发展,增强了汉王朝的国力单县祭祀。

百 狮 坊

单县古城,因其历史上牌坊多而精闻名天下,据民国本《单县志》记载,从宋代到清未,单县建坊百余座单县祭祀。民国末年还存有34座,城内主要街道上,凌空飞架着一座座精美的牌坊,给古老的县城增加了几分肃穆庄严。

  单县的牌坊均为节孝坊,全石结构,四柱三间,斗拱重檐,构筑精巧,气势巍峨,平面为“一”字形,四柱和额枋上雕刻精美,或云龙缠绕,或鹤凤翱翔,或八仙庆寿,或二十四孝等单县祭祀。在牌坊之林中,百狮坊和百寿坊以其雄伟的气势,巧妙的结构,严谨的图案,精致的透雕和优美的传说享誉海内外,堪称天下一绝。

  百狮坊与百寿坊200多年来, 吸引了无数国内外游客,1977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县也因此名扬海内外单县祭祀。百狮坊俗称张家牌坊。位于牌坊街中段。1778年为赠文林郎张蒲妻朱氏而建,全石结构,高14米,宽9米,四柱三间五楼式,正间单檐、次间重檐、歇山顶、 斗拱交错,戗角起跷,通体雕刻。

  正间楼檐下六朵斗拱,次间上下檐下各三朵斗拱单县祭祀。全枋上下间架有致,搭配均衡,雕刻的狮子、云龙、牡丹、吻兽、象尊等,均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刚柔相济,神态协调。八根夹柱分八组雕刻百个石狮。大狮巨头卷毛突目,隆鼻阔口利齿,巍然蹲踞,矫捷威猛。每个大狮身上攀伏着五个小狮,有的挠痒自娱,有的伏在大狮的腿上,舔咂抚铃。

  狮座前左右三面浮雕圆形松狮图,幼狮三三两两,蹦跳翻滚,争戏绣球单县祭祀。每根立柱透雕四条蛟龙,在柔美飘逸的祥 云间卷舒出没,盘旋回舞。正间上下额枋、次间额枋及正檐下“圣旨”匾四周镂空透雕二龙戏珠,雕龙悬目奋爪,摇头摆尾,如腾似飞。正间中额枋上分三层镂空透雕串枝牡丹,给人以五彩缤纷、香沁肺腑之感。

  楼檐下兽斗花拱,如意枋板承托单县祭祀。脊和檐角上雕配的吻兽、象尊、岔兽、鱼、海马、跑兽皆造型优美,生动传神。吻尾外卷张口吞脊,每个吻兽身上又浮雕两条游龙,生动活泼,象驮宝瓶,憨态可掬。正脊中间雕塑二龙朝天,相托一珠瓶类饰物,像塔刹一样高耸空中。其他部位也均浮雕、平雕有双龙、牡丹、菊花、团鹤、团寿等吉祥图,正间下枋板的孔鼻上还雕一悬挂石鸟笼,微风吹来,石鸟翩翩展翅,呤叮作鸣。

  整座牌坊结构精巧,宏伟壮观,雕刻精细,玲珑剔透,繁而不乱,主次分明,是全国罕见的典型清代石雕建筑单县祭祀。

百狮坊的传说

百狮坊不可工艺高超,气势雄伟,而且关于此坊的传说,也颇为优美单县祭祀。百狮坊乃单县富户张氏所修。高14米,宽9米,四柱五楼式, 每个柱梁都有数吨重,那时没有吊车等提重工具。

  石工们正为无法将石料提送到十几米的高空发愁,此时 有一拾粪的老者过此观望单县祭祀。有一石工问此老者:“老大爷,你有好法将这大石料送上空吗?”老者含笑答曰:“我已是土埋半截的人了,哪有什么办法?”说罢,哈哈大笑而去。领工者见此人不凡,想再追问,此人再也找不到了,忽然悟到,用屯土的方法将巨石筑上去,修多高,土堆多高。

  解决了吊送的问题单县祭祀。修牌坊耗资巨大,工艺越来越细,修到最后, 雕刻下的每两石粉可换一两白银,修到这个程度,张氏家产耗尽。百狮坊落成,张氏坊主设宴庆贺。坊主满心欢喜,以为此坊技艺已登峰造极,无以复加。坊主亲为石匠之尊敬酒,道:“诸君奇艺,劳苦功高,张某不胜欢慰之至,可否再锦上添花。

  ”石工老师微笑曰:“艺海无边单县祭祀。”坊主不寒而粟,惊落手中酒盎,摔得粉碎。张坊主唯恐再有富户修坊超过百狮坊,暗在酒中下了毒药,可惜一代巧匠一命呜呼。

百 寿 坊

俗称朱家牌坊单县祭祀。位于百狮坊西南约百米处。1765年为翰林院孔目赠儒林郎朱叔琪妾孔氏建。

  因前后枋心边沿浮雕百个不同篆体的“寿”字得名单县祭祀。雕刻内容除狮、龙、牡丹外,还有鹤、凤、梅花等奇花异卉。其构筑精巧宏伟,雕刻精致生动,可与百狮坊媲美。甭说那矫捷神俊的雄狮,绕柱回舞的蛟龙,满饰额枋的牡丹,单说那正间上下额枋祥云间翩翩飞舞的五只透雕仙鹤和次间上额枋浮雕的引颈鸣唱、相对翱翔的双凤,就有无穷的魅力。

  狮座下左右面浮雕的圆形方形蟠螭、鹤图案,刀法简洁洗练,造型古朴优美,狮后夹柱板上各浮雕四幅花鸟画,有牡丹舞蝶,寓意富贵无媲;牡丹芙蓉,寓意荣华富贵;梅花喜鹊,寓意喜上眉梢;梅竹绶带,寓意齐眉祝寿单县祭祀。还有桃花春燕、山茶锦鸡、水仙海棠、秋葵玉兰等,构图新颖,雕刻精致,花卉争奇斗艳,虫羽生动逼真。

百寿坊的传说

百寿坊是为朱叔琪之妻孔氏所立单县祭祀。朱家是单县最大的富户,有土地20多万亩,祖父朱廷焕做过大名府兵道副使,朱叔琪凭祖荫财富,乾隆年间入了翰林院任孔目,娶了曲阜孔家姑娘,众人送名鹅鸭公主的孔氏,孔氏指间有皮相连,形如鹅鸭足指,难攀高门,才嫁给位卑官小的朱叔琪。

  孔家为了显示门第高贵,提出要朱家一步一个元宝摆到曲阜单县祭祀。朱家用元宝双趟摆到曲阜。孔氏嫁后不到10年,朱叔琪病逝。孔氏才26岁,求单县知县“点主”,知县嫌朱叔琪位卑品低,家产虽然多,是土鳖子地主,不予答应。孔氏一怒之下,赴曲阜求助衍圣公。孔氏到了曲阜,将前因后果一说,衍圣公原对姑母下嫁单县颇为不悦,现看登门求助,乃发恻隐之心,答应孔氏去单县“点主”。

  时朱家随孔氏去的族人问随行几人,衍圣公答曰:“三人”单县祭祀。不一日,衍圣公驾到单县,可见旗牌浩荡,金鼓齐鸣,刀枪耀眼,衍圣公说带的三人乃三位总兵,三总兵分别带了数千人马到了单县,从单县城到十里外的十里铺驻满了军马,井水随之喝干,朱家不可将城内的饭馆全包下来,还从四乡十几里以内买饭。

  单县县令拜见衍圣公,衍圣公让其出殡时丢纸钱单县祭祀。殡罢丈夫,孔氏问衍圣公,我死后你怎么办?衍圣公答,只要姑母矢志守节,抚孤成立,当奏明圣上,建坊旌表。孔氏乃谨遵封建妇道,守寡几十年,抚子朱春成立。死后,朱家和孔家奏明朝延,乾隆皇帝降旨建坊旌表。皇四子履郡王亦赠诗曰:“布衣蔬食度生平,喜看庭芝渐次成,月冷黄昏霜满地,穗帷遥出读书声”。

  “数十年来铁骨支,养生送死总无疵单县祭祀。冰操劲节光天地,千古常教奉母师”。诗刻在牌坊额枋上。事后单县知县感慨地说:“土鳖子大了也咬人!”

单 县 黄 河 故 道

黄河故道横卧单县南境,与单县城最短距离20多公里单县祭祀。西起单县、曹县接壤的高韦庄镇、东至孔集乡进入砀山县境,长50余公里,宽10公里左右。

  成为单县与商丘、虞城、砀山的自然分界线单县祭祀。单县地外黄河下游地区,历史上黄河决口改道后,多次流经单县,给单县带来巨大灾难。1168年,黄河自李固渡(今河南延津县境内)决口,从此之后, 黄河经单县高老家流入单县境内, 黄河主河道流经单县南部。1855年,黄河又由河南兰封县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北上,流入渤海。

  今单境内的黄河故道,就是这次改道后的遗迹单县祭祀。自1855年到建国前近百年间,黄河故道基本上是废河。每逢旱季,河床及两岸滩地干裂;雨季则往往是河水漫溢,泛滥成灾,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十分注意改造和治理黄河故道。在此植树造林,护堤固沙,修建了浮岗、尖咀王庄等水库,基本做到涝能排、旱能抗的局面,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故道两旁的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双手、聪明才智,更加合理、科学地利用开发黄河故道单县祭祀。大堤两旁,如今已是林带如织,果树成行。每到春天来临,故道里总会飘出沁人的花香,引得众多远近养蜂者来此放蜂。堤内,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并发展了有特色的农副业,黄河故道的玫瑰种植已达万余亩,年产玫瑰花10万公斤以上,每年古历五月,玫瑰花盛期,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引得外地客商到此游玩、洽谈商贸。

  在低洼成片的地方,深挖成塘,或养鱼,或种芦苇等,以此提高效益单县祭祀。现在手工业发展更为迅速,两岸人民兴建了许多大型蜂蜜厂,成为菏泽地区蜂蜜主要供应地之一。

婚丧礼仪

嫁娶:单县和附近地区有着古老的嫁娶风俗单县祭祀。娶亲之时,男方家须送喜贴。娶亲车出门后,新郎则穿新衣,拜祖先父母,再拜长辈和四邻。

  娶亲车辆由一人执鞭,一人肩背“褡裢”,沿途鸣炮单县祭祀。所有迎亲者的前胸或牲畜额前均系红布条,以示吉祥。娶亲车辆进出村需要守规:进西门出东门,同时,女方家庭要差人抬嫁妆送往男家,途中不得与娶亲车辆相遇。新娘上娇之前,要“上头”、“开脸”。即请一位儿女双全的妇女,用线在手中做成交股剪刀形,互相绞合,给要出嫁的新娘拔掉脸上的细小汗毛,谓之“成人”。

  然后梳头,盘纂,戴头饰,穿嫁衣,蒙上“蒙头红”单县祭祀。新娘到男家门口,由两个姑娘手端托盘,上放酒和用红纸封的进门礼钱,出门相迎。新娘下车足不沾地,坐在椅子上,由人抬至院中桌前,与新郎同拜天地,然后进入洞房。新婚三日内不男女老幼,均可到洞房中去“闹房”。

  夜晚便有邻里偷偷“听房”,乡俗认为听者吉利,若无人听房,则在新房窗下放一扫帚,以代听房者单县祭祀。新婚第三天,新娘回娘家,俗称“回门”。新郎由一有经验者带领去“认门”女方亲朋皆前往,谓之“暖婿”。中午,设宴款待。

生育:嫁娶之后,人生的另一件事便是生儿育女单县祭祀。

  新婚夫妇第一胎,称为“头生”单县祭祀。生男孩谓之“大喜”;生女孩,谓之“小喜”。婴儿出生后,要去祖母家报喜,送“喜面”。外祖母家的人,一般在第10天或第12天,给主家送粥米,所谓礼物多是小米、白面、鸡蛋、红糖等,以供产妇补养身体之用。满月时,亲朋好友来送礼,祝福。

  到了百天,过去多请理发师给婴儿剃头,脑后留下一撮毛,俗称“百岁毛”,用来祝福婴儿健康长寿单县祭祀。这一天大众在小孩身边摆上各种生活用品,如笔、刀、算盘、花、铲、瓜、果等,看他愿抓什么物品来玩,用来占卜日后的志向、兴趣,谓为:抓周。

丧葬:过去,单县及周边地区的习俗是土葬单县祭祀。

  人过六旬,家里便为其准备下棺木,名曰“喜木头”,做好衣服,名之曰“送老衣”单县祭祀。老人死后,家人先为其尸体穿送老衣,送老衣的颜色及衣服件数男女有别。穿衣服时,禁止哭泣,以防泪水滴于亡人身上。然后,将亡人尸体移至灵床上,置于堂屋当门。再由长子烧化纸钱,放声大哭,俗谓“倒头纸”。

  死者的儿子、儿媳 及女儿便分别守在灵床两侧,俗称“守灵”,守灵时男左女右单县祭祀。接着缝孝帽,糊白鞋,做白衣,搭灵栅,再用白面做一碗面条、七个小饼,放在灵床前头,谓之“衣饭罐”,接着死者的儿子差人到亲朋家报丧,以便吊唁。老人死后要停丧,贫者三天,富者七天,甚至更长。

  停丧期间,孝子守灵,亲朋吊唁单县祭祀。死者家除3岁以下儿童外,不论男女均着白鞋。穿白鞋俗称“穿服”。穿服时间长短要以与亡者关系的亲疏而定,死者的子女服重孝三年;侄儿、孙子服孝一年。老人辞世,丧家门上均贴白纸方。出殡是整个丧礼中最隆重的一节。富实人家要扎各种“舍火”。

  有轿车、纸人、纸马、金山、银山、摇钱树等,并且请吹鼓手单县祭祀。中午前,客人到齐后,先举行“家祭”,然后将棺材抬至大街上“路祭”。路祭完毕,笙乐齐奏,由人举着“舍火”在前,孝子在后,接着是灵柩、女眷,人流如拥,直至墓地。棺木下坑后,孝子绕坑转一周,往坑内撒几把土 ,然后埋葬,隆起坟墓,所有“舍火”付之一炬。

  完成安葬礼,鼓乐手、亲属散去单县祭祀。子孙脱丧服,便装绕道回家。隔日,儿女眷属上林祭奠,俗称圆坟,五七、百日,再祭拜于墓前,子女三年后除孝。文化大革命初期,传统丧葬仪式被禁行。1970年推行火葬,传统丧葬仪式经过改进,除去封建迷信成份,部分沿用至今。

禁忌

看病人忌,探视病人须在上午,忌下午,初一、十五也忌看病人单县祭祀。

公公忌入儿媳房间,大伯忌入弟媳房间单县祭祀。

用完药锅,忌往别家送,只准谁用谁取单县祭祀。

春节忌打破用具器皿单县祭祀,禁说“破”“烂”“完”等不吉利之词;

初一五更忌打水,泼水单县祭祀。

地方名吃

单县羊肉汤(上面已详细介绍)

密三刀

始创于明朝末年的单县密三刀,以色、香、味、型俱佳而久负盛名,深受苏、鲁、豫、皖四省群众的喜爱单县祭祀。

  单县密三刀采用精细面粉、植物油、白糖、蜂蜜、桂花、芝麻仁等为原料,经和面、成型、油炸、过浆等一系列工序精制而成单县祭祀。该产品呈长方型,中间有两条刀痕,挂浆和粘附芝麻均匀,表面光亮晶莹,呈棕黄色。食之香甜可口,绵酥细腻。

馓子

单县馓子久负盛名,它以盐水和面,然后用手沾油捋成环形细条盘于盆内,并逐层加油防粘连单县祭祀。

  油入锅至五成热,将面条一头拉出,以防散把,另一人用苇杆将馓子坯取下,慢慢拉长到12厘米--15厘米,放入油锅适当摆动,稍炸后,将苇杆抽出压馓坯中间,使之成为瓦状,待色泽金黄时捞出单县祭祀。它造型美观,酥脆可口,焦食、泡食均可,以佐粥为佳,一般作早点食用,也常作为走亲访友的礼品。

单县油煎包

油煎包,是单县名吃之一,数县城刘隅首骆家的最好单县祭祀。它分荤素两种。荤馅包以羊肉泥为主馅,配以各种辅料,包成月牙形。素馅包用韭菜、鸡蛋、豆腐片调馅,包成椭圆形。荤素两种包子,都是用发酵的面做皮。包好馅后,摆在平底锅内,浇上水糊,用火烧开熬干后,加上香油煎成,外表油光发亮,入口焦香酥软。

油酥火烧

单县油酥火烧,是一种多层合成的圆形食品单县祭祀。火烧的大致做法是:将和好的面(不发酵)擀成薄饼,抹上香油、葱花、佐料,卷起,用手拍扁,成圆形,放在鏊子上烙至半熟,再放入炉内烤焦。根据食客所好,还可灌入鸡蛋,称油酥鸡蛋火烧。该食品外部焦酥,内部松软,酥香可口,别具风味。

武术综述

单县人民素有习武的良好传统,武术运动向来兴旺发达,武术名家代有人出,武术馆、社、场众多,造就了单县人民一身正气、伸张正义、不受外辱的民族精神单县祭祀。如大刀会首领刘士瑞,因不满清朝的腐朽统治揭竿而起,这一义举振撼朝野。新中国成立后,单县武术运动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九六二年便成立了“单县武术协会”,使单县武术运动更加有组织地发展,特别是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以来,富裕起来的单县人民,习武之风更盛,武馆、武校、武术社、站等群众武术组织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

  目前,全县武术馆校已发展到20余处,在校生达4000余人,武术竞技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单县祭祀。在多家武术馆校中,尤以“单县民族武校”为姣姣者。单县民族武校,投资800余万元,已形成了职业中专、高中、初中、小学、 学前班一条龙式的训练模式。在全国少数民族重大比赛中,在馆校比赛中,均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为专业队、大专院校输送了一批专业运动员,为全国各地武术馆校培养了大批武术教练员。

  该校在1991年北京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开幕式的团体武术基本表演,誉满海内外单县祭祀。著名运动员,有“亚洲羚羊”之称的纪政女士观后发表文章赞誉“在山东一个不起眼的农村,有如此高的武术功夫。”各大报刊,中央电视台均竞相报导。由于成绩突出,一九九五年被评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单位,一九九七年被国体委武术管理中心命名为“全国先进武术馆校”、山东省“甲级武校”。

  此外,精武技击学校、东方武校、鲁西南搏击馆等民间武校,办校精绪也非常高涨,并取得显著成绩单县祭祀。武术已成为我县人民的热门运动,县、乡、村已经形成了训练网络,我县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武术之乡。

武术流派

单县的武术主要拳种有查拳、梅花拳、大洪拳、太极拳等单县祭祀。

  查拳属回民拳,为少数民族新兴拳,我县主要活动在县城回民集中居住区域单县祭祀。主要代表拳师马德明、王保献等。梅花拳在单县是一大拳种,流传比较广泛,各乡镇均有习练者,主要拳师有吴赞臣、段才顺、智何亭、张福岭、李迎来郭玉章、宋锡科,张月红、杨化东等。太极拳(大洪拳)在终兴、蔡堂、龙王庙等乡镇比较集中,各乡镇均有习练者,主要拳师有霍长劳、王虎臣等。

  太极拳在地方已经形成了普及项目,广大干部群众都喜爱这项运动单县祭祀。我县太极拳主要体系来自济南,大部分属于著名太极拳传人洪物生先生一门。二郎拳、少林拳、八卦掌、螳螂拳、南拳、八极拳、炮拳等拳种流派,在我县亦有流传,给我县武术事业增加了光彩和特色。

摔跤、散打也是我县一个普及较广、水平较高的运动项目,是我县武术运动项目中的一颗明珠单县祭祀。

  解放前后经常与安徽、河南、江苏等地的跤手切磋技艺,名声远扬,宗师代表主要有徐景汉、孟献启等单县祭祀。

武术名人

刘士端:(1853--1896)单县高老家乡西刘庄人,苏、鲁、豫、皖大刀会首领单县祭祀。精通“金钟罩bb术,弟子颇多。教授拳脚、硬气功、刀、棍、枪等器械。

  名扬安徽、河南、江苏、山东等四省,为人正气,富有民族气节,1896年农历5月27日被清政府杀害单县祭祀。

闫万春:(1940-)回族,单县人,为继承发扬民族武术,于1989 年与李迎来等创办单县民族武馆、单县民族武校单县祭祀。倡导“以文促武,文武并举,育德育才”的办学方针。

  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单县祭祀。1991年该馆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