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春节预热 聊聊那些正被遗忘的民俗:祭奠祖先的起源和意义

春节将至祭奠祖先的起源和意义,让我们来一起预热一下!聊一聊那些正被遗忘的民俗吧!

  抛砖引玉,先发一些,欢迎大家跟进补充祭奠祖先的起源和意义。

  何谓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祭奠祖先的起源和意义。可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祭奠祖先的起源和意义。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可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祭奠祖先的起源和意义。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祭奠祖先的起源和意义。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加油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搜索
最近发表
随便看看
  • 道不尽的怀念——悼念外婆李黎花
  • 中元节各类祭文范文 中元节祭妻文章 墓园中元节活动 中元节牌位怎么写
  • 清明扫墓祭文大全 扫墓通用祭文 祭文精选 家祭文 祭祖的祭文怎样写 扫墓祭祖烧纸祭文 冬至扫墓祭文 农村通用扫墓祭祖祭文 清明扫墓祭文开场白 清明扫墓现代祭文
  • 悼念外婆(悼念外婆的短句)
  • 祭外婆文(外婆悼念文)
  • 悼念我的外婆(哪首歌适合悼念外婆的)
  • 上坟祭祖扫墓的时间与禁忌 平时能不能随便去上坟 第一次扫墓时间有什么讲究 看墓地的时间禁忌 隔辈不上坟是什么意思 平时扫墓时间有何讲究 上坟不过三代
  • 扫墓时间的注意事项 扫墓时间有什么讲究 扫墓时间一天在什么时间段 新墓第一次扫墓时间 周年扫墓什么时间去 一天中最佳祭祖时间 几点去墓地时间最好
  •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