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祭侄文稿为何珍贵?:祭侄文稿

做第二总是默默无闻地,人人都知道王羲之地《兰亭集序》,颜真卿地《祭侄文稿》却很难被理解祭侄文稿。

  艺术很难分名次祭侄文稿。尤其是所谓地三大行书《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寒食帖》,这三幅中国书法甚至中国文化地最高典范,都是见生死、见天地地神作。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当初讲出这个“天下第二”时,也肯定非常为难。

  它们无一例外都是草稿,都显得潦草祭侄文稿。不一样地是,王羲之再潦草,他地字依然俊秀,普通人只要会写字,眼不瞎,就知道《兰亭集序》写地好。

  可是另两件,尤其是《祭侄文稿》,其实一点都不漂亮,它地涂抹修改最多,字型最潦草,有些地方甚至写到笔锋里墨已经干了,是硬生生地干蹭出地字迹祭侄文稿。

  是因为颜真卿写字写不工整?他留下地碑刻工整到可以做幼儿书法启蒙教材祭侄文稿。是因为颜真卿字写快了就写不好看了?他地《争座位贴》跟王羲之地字好看程度地不相上下。那为什么《祭侄文稿》涂成这个样子?

  因为他是在五十多岁时,面对着自己亲侄子地头骨写地这副字祭侄文稿。他侄子怎么死地?是被活生生肢解而死地,同样被肢解而死地,还有颜真卿地兄弟,而他地骨骸已经只剩一只脚了。颜真卿强压着愤怒和悲痛写祭文,他回忆侄子地好,写到“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时,情绪已经汹涌难抑,往下写到“贼臣不救”往后,仿佛可以看到一张老泪纵横地面孔,悲愤欲绝、颤抖不止。终于写到最后“呜呼哀哉”地时候,字形早已失去控制,写字地人几乎要哭断了气了。

  那场让颜家几乎灭门地战争,就是安史之乱祭侄文稿。那个盛唐从那时起成为一个文明永远地回忆,长安、洛阳、无数青山,都成为诗词歌赋里凭吊地意象,再也看不见了。

  那一年,安禄山从今天北京一带地范阳起兵叛乱,领着在北方边疆常年征战地军队向洛阳进军,向长安进军,整个华北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地抵抗祭侄文稿。直到有一对兄弟镇守地两个小城举起了反抗地旗帜,这就是镇守常山也就是今天石家庄正定县地颜杲卿,与镇守平原也就是今天德州市平原县地颜真卿。

  在常山守城地颜杲卿父子兵败被俘,被押到洛阳,被安禄山肢解而死,一家30余口被杀祭侄文稿。

  两年后,颜杲卿父子留下地一点点遗骸才被找到安葬,留下这副文稿,又过了26年,李希烈叛乱,年逾古稀地颜真卿去敌营劝降,被叛军缢杀祭侄文稿。

  什么是最高地艺术?是金银珠宝镶嵌出来地酒杯么?是精妙绝伦地青铜礼器么?是设色华丽地青绿山水画?这些东西在像中国这样高度发达地古典文明里都配不上排号祭侄文稿。中国最伟大地艺术,就是用伟大地人格,在最慷慨澎湃地情绪下,把毕生绝伦地技巧融入血泪,在一气之间凝成地一纸墨迹。

  书法是最能表现一个人所有特质地心电图,这才是中国艺术最高贵绝伦之处祭侄文稿。

  没有了李白杜甫,没有了颜真卿怀素张旭李龟年,就几个瓶瓶罐罐,几件陪葬地冥器,那还算是盛唐么?《祭侄文稿》是我们能看到地最鲜活地大唐遗迹,没有之一祭侄文稿。那是一个活生生地人,一个老英雄,一代书法宗师,在那样一个空前地盛世崩塌地时刻,把半生地泪留在了那张破纸上。

  【释文】:

  维乾元元年祭侄文稿。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璉。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眾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櫬。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祭侄文稿。计25行,共230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