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水口庙始建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元月13日,传说当时多华村的“水通割田”(即现椰子岛一带)常遭洪灾,村民纷纷祈祷盼神治水,免受其害祈福。正巧,本村一渔翁在河里钓鱼时遇见条奇木飘浮在水中,便打捞上岸并作为雕刻神公之用,经一番筹备后便在距水口港仅几十米的地方建起了水口庙。
地理位置:
一般来说,去往水口庙大概分两条路线,一是在陵河对面的东华渡口乘船而过,同时也可以领略一下椰子岛的风景;另一条路线是直接驱车至椰子岛对面的停车场,漫步银沙而至祈福。这日,天晴气朗,约上三两好友,换上短袖,脚踩拖鞋,从第二条路线驱车前往水口庙参拜,感受这一盛大的民俗庆典。
途中,偶遇当地人挑卖沙螺,沙螺这种海鲜食材一般生长在淡水区域,买回来先放在水盆里一段时间吐沙,然后调酸辣酱蒸炒,下饭极美味祈福。
一路上,见到许多拿着纸烛香火、水果烤猪等祭拜供品的人群,可见当地人十分重视水口圣诞祈福。
因这一天客流量巨大,商贩为了方便人们参拜,会购置许多商品来售卖,主要是香火类产品及饮品,另外,许多本地美食也会前来设摊,让游客在参拜的同时品尝陵水美味祈福。
水口庙建在一座小山岭之下,面朝大海,背靠青山祈福。为此,我们一伙开始登山门,希望今年步步高升。(登山门又称为登天门,寓意步步登天之意)
还未踏完台阶,远处的香味已经是刺鼻而来祈福。踏阶而上,走到庙前,第一眼映入小编眼帘的不是人山人海,也不是硕大的山门门牌,而是那一排排供奉在庙前的烤猪。只见那烤猪猪皮焦脆,孜然味漫散,即使是香烛味如此浓烈的环境下,我们也能嗅到那浓浓肉香,馋涎欲垂。
庙宇中庭,供奉朝拜燃香的善男信女,人山人海,烟雾缭绕祈福。为了赶在正月十三日上第一炷香,有些人甚至打地铺熬夜通宵等,而供奉桌子有限,祭拜供奉烤猪瓜果的,还需拿号排队等叫号,这在陵水无一庙宇能与之比拟。
抽签求符撞钟,抽的是万事如意,求的是出入平安,撞的是国泰民安祈福。
两旁龙血树上,挂满了红色飘带,听师傅讲,预示来年,红红火火祈福。
祈福完后,趁着这好日头,沙滩上走一走,玩一下水,看一看海,人生是如此的惬意,就像家里的床一样温暖,让人久久不愿离去祈福。
驻足观望,那些树叶下、沙滩上的日光,其实远不像人们常说的易逝,时间是相对的,如果能够多出来走走,多看看,也许你会改变这种想法祈福。
来源:海南陵水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