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冬至推迟十个节令正好是清明,这样寒食节和清明经常赶在一起,相隔不过几天,自从唐代开始法定寒食节放假,一般四到七天,清明就包括在内清明节。
寒食节自古禁火,清明节再赐火或传火,寒食节是祭祖扫墓,清明是踏青游玩季节,这对百姓来说很难接受或遭到抵触,于是规定前一天为寒食节,后一天为清明节清明节。于是就有了寒食不烧纸,清明不上坟的说法,就是说在清明节前一天祭祖上坟。
至于十月阴后,说的是阴历十月初一,寒衣节,三大鬼节之一,这一天上坟祭祖,必须是太阳升起后才能开始,下午也行,所以才有十月阴后一说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