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地现场地纪律要求极严祭祀礼仪。皇帝经常旨渝:陪把官员,需要虔诚整肃,不许迟到早退,不许咳嗽吐痰,不许走动喧哗,不许闲人偷觑,不许紊乱次序。否则,无论何人,一律严惩。据史料记载:清嘉庆二十四年五月甘四日,因恭修皇祗室内乾隆皇帝之神座,而派遣成亲王代行祭告礼。由于成亲王向列圣配位行“终献”礼时,亲。乱了先东后西之次序,事后被革职退居宅邱闭门思过,并罚扣半俸10年,照郡王食俸。此例可见君王对祭地礼仪之严肃认真。 祭祀结束后,按制度规定要向有关官员分赐食肉,叫“颁胙”。祭前,由太常寺负责登记造册,并发给胙单,(取肉证)至各衙门。,祭毕,各衙门持昨单各自到祭所领取。据记载:宗人府、内阁各10斤,六部、理藩院、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乐部、京[]道各7斤,太常寺蛮仪卫、詹事府、顺天府、太仆寺、光禄寺、鸿胪寺、六科五城各5斤,翰林院、起居注、国子监、太医院、钦天监、中书科各4斤。 祭地对平民百姓并无好处,特别是大兴、宛平两县既要派驻坛户守坛,又要负担200多名厨差役夫,还要摊派祭祀所需地杂费银两。当然,对这两县地官员来说,倒是件有名有利地大好事。
殿内分别置香案、设香炉、蜡台等贡器,主殿香案北侧设贡桌,陈设酒醴、贡果、糕点、杯箸;东南侧设小贡桌,放香炉、鞭炮等.乐队、乐工设东墙位置祭祀礼仪。
祭祖程序如下:
一、主持、礼宾进入岗位,做好祭祖准备,负责组织整个祭祖活动.
二、祭祖者恭临殿前:祭祖团选一名代表为主祭人,带领全体陪祭人员列队进入祭祖区祭祀礼仪。
三、安氏宗亲祭祖典礼开始祭祀礼仪。全体肃立(所有祭祖人员向前跨半步,脱帽、鞠躬、肃立)。主祭人一人换装。(主祭者换红色唐装)
四、祭祀
(一)奏乐
(二)鸣炮
(三)击鼓 (击鼓十一响代表“全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安氏族人” )祭祀礼仪。
(四)鸣钟
(五)拂尘 (由执事拂尘)祭祀礼仪。
(六)上香(由四名礼宾带领众祭祖者醒香、捧香、纳香、行叩拜礼)祭祀礼仪。
(七)行三献礼(礼宾先生行礼、乐工奏乐)祭祀礼仪。
通赞:向祭者班齐,陪祭者序立主,祭者就位祭祀礼仪。
引赞:就位祭祀礼仪。
通赞:盥洗祭祀礼仪。
引赞:诣盥洗所、浴手、净巾祭祀礼仪。
通赞:参神祭祀礼仪。
引赞:诣香案前,就位、跪、上香、受爵、酹酒、祭酒、奠爵、叩首、起、复位祭祀礼仪。
通赞:进鱼米祭祀礼仪。
引赞:诣酒樽到神位前,就位、跪、上香、受爵、酹酒、祭酒、奠酒、奠爵、叩首、起、复位祭祀礼仪。
通赞:行初献礼,盥洗祭祀礼仪。
引赞:诣盥洗所,浴手、净巾、复位祭祀礼仪。
通赞:进炙肝、进割肉、进时食祭祀礼仪。
引赞:诣酒樽到祭祀礼仪。
受爵、酹酒、祭酒、叩首、起、复位祭祀礼仪。
通赞:诣神位前祭祀礼仪。
引赞:就位、跪、进馔祭祀礼仪。
通赞:读祝文祭祀礼仪。
引赞:诣香案前,跪祭祀礼仪。
通赞:读祝文祭祀礼仪。
陪通赞:叩首、起、复位祭祀礼仪。
礼通赞:行亚献,盥洗祭祀礼仪。
引赞:诣盥洗所,浴手、净巾、复位祭祀礼仪。
通赞:进炙肝、进割肉、进时食祭祀礼仪。
引赞:诣酒樽到祭祀礼仪。
通赞:诣神位前祭祀礼仪。
引赞:就位、跪、进馔、受爵、酹酒、祭酒、叩首、起、复位祭祀礼仪。
通赞:行终献礼,盥洗祭祀礼仪。
引赞:诣盥洗所,浴手、净巾、复位祭祀礼仪。
通赞:进炙肝、进割肉、进时食祭祀礼仪。
引赞:诣酒樽到祭祀礼仪。
通赞:诣神位前祭祀礼仪。
引赞:就位、跪、进馔、受爵、酹酒、祭酒、叩首、起、复位祭祀礼仪。
通赞:撤馔(此时,两位向祭生各端一碟时食回来,放在院中香案上,揖、叩首、复回原位)祭祀礼仪。
通赞:点茶(此时,两位向祭生各端一碟糕点,贡在神案两旁,叩首,复回原位)祭祀礼仪。
通赞:告礼成祭祀礼仪。
引赞:礼成祭祀礼仪。
通赞:辞神祭祀礼仪。
陪通:跪、叩首、起祭祀礼仪。
通赞:执祝生捧祝,执爵生捧爵,执杯生捧杯(均放在香案上)祭祀礼仪。
焚祝文(主祭者焚祝,并奠酒)祭祀礼仪。
引赞:各移燎位(此时,祝文捧在贡桌上,将祝文放在香炉上,用黄钱、香烛、酒礼,鸣炮)焚祝祭祀礼仪。
通赞:望燎,送神祭祀礼仪。
五、祭祖仪式结束,游宫开始祭祀礼仪。
备注:主持穿红色唐装、礼宾穿深蓝色唐装、主祭者穿红色唐装祭祀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