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祭扫英烈宋朝著名抗金将领:宗泽

百战取封侯,未必亡其身。怀奸废忠义,胡颜以为人。吁嗟世道衰,大戮加缙绅。平居事奔竞,梁汴分云屯。一旦国步艰,四迸如星繁。辅相已择栖,守令仍逾藩。冠盖陆西竄,舳舻水南奔。鄙夫用慨然,策马趋修门。勤王羞尺柄,悟主期片言。时来倘云龙,峨冠拜临轩。逶迤上玉除,造膝伸元元。措世于泰宁,归来守丘樊。

宗泽,字汝霖,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宗泽出生于1060年1月20日,宗家虽贫苦,但有“耕读传家”的传统,父亲宗舜卿就是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宗泽自幼随长兄宗沃参加劳动,农闲则在父、祖的教导下,读书识字。天资聪慧的宗泽,勤奋好学,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在那个文盲遍地跑的时代,注定了宗泽会脱颖而出。

宗泽十几岁时,宗家迁移到了交通比较便利,商贸、文化较为发达的镇上。在那里,宗泽视野扩大了。不到20岁时宗泽毅然辞家外出游学,历时十余年,游学之地达数十处。他不仅悉心求学,并且学以致用,考察社会,了解民情,孜孜不倦地追求治国之道,逐步看清了政治腐败的本质所在,同时也看见了外敌如辽国、西夏的入侵,随之也就产生了保境安民、为国效忠的思想。于是他认真研读兵书,苦练武艺。这样,宗泽迅速成长为一个博学广识、文武兼备、富有理想和抱负的青年。

元祐六年(1091年),年已三十三岁的宗泽千里迢迢前往京城开封应省

试。宗泽通过省试后,进入殿试。宗泽在殿试时,不顾字数限制的规定

,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力陈时弊,还批评朝廷轻信吴处厚的诬陷而放逐

蔡确,认为“朋党之祸自此始。”这是宗泽第一次在政治上亮相,就充分反

映出他革除弊政的强烈要求以及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主考

官“以其言直,恐忤旨”,将宗泽置于“末科”,给以“赐同进士出身”。宗泽虽

未能名登榜首,但毕竟通过了科举考试,从此开始步入仕途。从元符元年

(1098年)至政和四年(1114年),宗泽先后任衢州龙游、莱州胶水、

晋州赵城、莱州掖县等四县知县。纵观宗泽从政二十多年,能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政绩卓著,“所至称治”,赢得了各地群众对他的信赖和爱戴。

然而,由于宋王朝政治极端腐败,权奸当道,因而宗泽长期得不到提拔和

重用。

宣和元年(1119年),年届六十的宗泽乞请告老还乡,获准授予主管南京

(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鸿庆寺的虚衔,遂退居家乡义乌邻县东阳,结

庐山谷间,拟著书自适以度晚年。靖康元年(1126年)初,在御史大夫

陈过庭的推荐下,宗泽被借以宗正少卿身份,充任和议使。宗泽说:“此

行不打算生还了。”有人问他原因,宗泽说:“金人能够悔过撤兵当然好,

否则怎么能向金人屈节以辱君命呢。”有人认为宗泽刚直不屈,恐怕有害

于和议,钦宗把宗泽派往战争前沿的磁州任知府。当时太原失守,出任两

河地区的官员都借故不到任。宗泽说:“受朝廷俸禄却逃避困难,是不行

的。”他在受命当日就独自骑马上路,随从的只有十几名老弱士卒。

此时金兵围攻北方门户真定,钦宗命宗泽率部前往救援。真定陷落后,金

兵分路南下,分遣数千骑兵进攻磁州。宗泽披甲操戈登城指挥战登城指挥

战头斗,命士兵以神臂弩射之,粉碎金兵的攻势后,打开城门,乘势纵兵

追击,斩敌数百,缴获大量战利品。这是宋军首次击败金兵,极大地鼓舞

了河朔各地宋军的斗志。康王赵构再次出使金营,经过磁州,宗泽迎拜

说:“肃王一去不回,现在敌人又诡辞召大王,希望不要去。”康王于是转

回相州。

十一月,金兵分东西两路先后抵达开封,再次包围了宋都。钦宗任赵构为

兵马大元帅,宗泽、汪伯彦为副元帅,命他们尽起河北兵马赴京勤王。宗

泽认为应该立即会兵李固渡,断绝敌人归路,其他人不同意,宗泽于是独

自领兵赶赴李固渡,在路上遇到金兵,宗泽派遣秦光弼、张德进行夹击,

大败金兵。

当时赵构设置大元帅府,檄令会兵大名。宗泽踏冰渡过黄河见到康王,说

京城被围困很长时间,救援京城不可缓慢。恰逢签书枢密院事曹辅带蜡封

钦宗手诏从京城来,说和议可成。宗泽说:“金人狡诈,这不过是想欺骗

我军罢了。君父盼望救援,胜过饥渴,应该赶快令兵直趋澶渊,依次建造

营垒,以解京城之围。万一敌人有别的阴谋,则我兵已在城下了。”汪伯

彦等人加以阻难,劝告赵构派宗泽先行,从此宗泽不能参与元帅府中的谋

议了。

当金兵胁迫徽、钦二帝北去,宗泽得知,立即领兵奔赴滑州,经过黎阳

,到达大名,想直接渡过黄河,控扼金人的退路,截回徽、钦二帝,然而

勤王之兵却无一到达的。赵构在南京即皇帝位,宗泽入朝相见,涕泪交

流,提出复兴国家大计。当时他与李纲一同入朝对答,两人相见谈论国

事,慷慨流涕,李纲认为宗泽是一个奇人。赵构想留住宗泽,却遭到黄潜

善等人进行阻碍。宗泽被任为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

建炎元年(1127)六月,升任东京留守兼开封府尹,他募兵积粮,整顿城

防,任用岳飞等一批将领,联合、招纳河东与河北义军等武装,使东京成

为坚强的抗金堡垒。次年元宵节前,金军一部进逼东京近郊,宗泽明令张

灯,使金军疑不敢入;暗遣精兵伏其归路,前后夹击,打退金军。宗泽在

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

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宗泽叹息道:“出

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建炎二年七月十二日(1128年7月29

日),处于弥留之际的宗泽没有一句话谈及家事,言语中全在念念不忘北

伐,连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后溘然长辞,享年七十岁。开封官民

闻知后都痛哭不已。后由儿子宗颖和爱将岳飞一起扶柩至镇江,与夫人陈

氏合葬于镇江京岘山上。

后来赵构成了宋高宗,金人也折腾够了,想让赵构割地求和。老爷子的声音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洪亮了,但大殿上仍旧回荡不休。

他说,天下者,是太祖太宗之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该传之万世,不可拱手他人。倘若割地,是夺天下忠义之气,而自绝于民。臣虽老弱,当亲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

老爷子辞别赵构,亲自去往北方,先去青州,又入汴京,他要把天下夺回来。

时年,六十九岁。

那年的开封城,城外都是金人的军鼓之声,城内盗匪做乱,民不聊生。

老爷子抓了几个小偷,当场枭首,下令:为盗者,无论赃物轻重,必斩。

回首那年寒冬,老爷子救了无数即将冻死的穷人,如今因老爷子死的人也不少了。

他来不及叹息,菩萨心肠都成了霹雳手段,他要整合兵马,再战金人。

那天有河东大盗叩城,人马七十余万,车万乘,叫嚣着要拿下汴京城,说朝廷都是辣鸡,这个天下该让他来守。

六十九岁的老爷子力排众议,孤身匹马入贼营,说降了这位大盗。

京西,淮南,河南,河北,各地的大盗都被老爷子说降,调兵遣将,数次击败金兵。

这一两年间还发生了许多事,有许多人的一生都因老爷子而改变。比如叛逃的将领来说降,都想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老爷子说杀就杀了。

又比如有个叫岳飞的小将,被老爷子救了性命。

还有黄河对岸的金兵,败了几场之后再也不敢主动进犯,提到老爷子,口必称“宗爷爷”。

奈何这一切都没什么用了,老爷子给赵构写了几十封信,说汴京已经回到从前了,物价平稳,军民一心,只要您能回来,金人不足为惧……赵构偏偏不想再回来了。

于是老爷子也明白,大宋的江山再回不到从前。

那年老爷子病重,诸将看望他。老爷子笑了笑没说自己的身体,只说你们能灭敌,老朽便死而无憾。

诸将痛哭而去,老爷子自己默了半晌,轻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次日,风雨如晦,病榻上的老爷子开始胡言乱语,说些颠三倒四的战事。

突然,老爷子的目光亮起,声音洪亮,仿佛看到大军横陈,追亡逐北,他一字字仰天长呼:过河!过河!过河!

声落而逝,虚年七十。

老爷子名叫宗泽,死后由儿子和爱将岳飞扶送灵柩至镇江,与夫人合葬。

《早发》

繖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宗泽虽未能实现驱逐金兵,收复失地,恢复宋王朝大一统的宏愿,但他坐镇抗金前哨的开封,阻止并粉碎了金兵的大举进犯,保卫了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在抗金卫国的斗争中,宗泽高举抗金大旗,依靠广大军民,坚决抵抗金兵,反对妥协投降,不仅战绩辉煌,功勋卓著,还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联合被奴役各民族共同抗金、国内各民族及其政权间和平相处的主张。在他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感天动地,千古流芳。

“金华火腿”祖师爷

宗泽塑像

相传,宗泽从抗金前线回到家乡后,经常买些猪肉请乡亲们腌制起来,再离开的时候带上作为军需食品,也可赠予朋友和部下。宗泽在金华民间被视为腌制火腿的祖师爷,解放前,火腿店和腌腿的作坊里都供奉着宗泽像,盛产火腿的金华、东阳、义乌、浦江、永康等县过去都属于旧金华府,“金华火腿”由此得名。

《东上辞松楸一首》

八年坐亲党,泯伏长安城。甘心傍松楸,申我儿子情。

闭户慨岩廊,读书笑金籯。力田固为政,课童乃司兵。深病骨相寒,不蒙轩冕荣。维天临万邦,搜罗世豪英。我友挽出之,大人今继胆。古无忠孝全,泣涕去丘茔。为翁大门闾,翻然以东征。

《道逢散遣之卒云讲和退师无所用之矣辄以二》

翁拥麾幢我为儿,剩闻窃睹皆兵机。其中袭击不容瞬,飙行电制犹逶迤。

戎人长驱越大河,天下震惊观阙危。肉食之谋殊未臧,我愤切骨其谁知。慨然奏疏金马门,力陈盟赂损国威。严尤下策尤可笑,晃错上书亦奚为,道路荆棘初剪除,花如步障吾东之。八年闭户尺蠖屈,一旦渡关匹马驰。行行侧身听戎捷,忽闻募士诏遣归。浓书大墨榜教诏,曰敌悔过今退师。羽檄向来召貔虎,乃咏出车歌杕杜。橐兵销刃兵犹怒,却把鉏犁农歌舞。君王神武今艺祖,尔如不归污我斧。

《华阴道中》

烟遮晃白初疑雪,日映斓斑却是花。马渡急流行小崦,柳丝如织映人家。

《华阴道中》

菅茆作屋细家居,云碓风帘路不纡。坡侧杏花溪畔柳,分明摩诘纲川图。

《华阴道中》

宁王画作金盆鸽,韩愈诗夸玉井莲。瓦缶泥泓村落小,乱茅群雀不堪传。

《雨晴渡关二首》

燕北静胡尘,河南濯我兵。风云朝会合,天地昼清明。

泣涕收横溃,焦枯赖发生。不辞关路远,辛苦向都城。

《雨晴渡关二首》

荡涤真成快,氛霾不敢阴。万花恩泽了,二麦宠光深。

地势胆仙掌,河源识帝心。马头迎霁色,诗句日边寻。

《道逢乡人笑仆驺马之瘦》

生笑长裾曳,仍羞下泽奔。据鞍非马援,叱驭岂王尊。

汗血能观国,的卢终感恩。莫欺驺马瘦,挥策诸金门。

《览镜偈》

览镜影还在,掩镜影还去。试问镜中人,却归什么处。

《题珣师休牧轩》

青居曾露一丝头,谩示人能解牧牛。究竟本来无一物,未知能使阿谁休。

《题珣师休牧轩》

一乘休去已忘机,恰似当初未牧时。云起云消本无迹。有为全体是无为。

《题珣师休牧轩》

空余短笠与轻衰,道着休时事早多。更向中间问消息,夜深无奈月明何。

《佛说偈》

后学要说禅,教人学团谜。佛祖意分明,但为传衣偈。

《谒华岳》

杨赐岳所挺,严武金天晶。二子为时出,雇我非炳灵。

维岳镇四方,气秀天骨青。巀嶭立千仞,力能产公卿。降神咏崧高,谶纬仍反经。取象到执珪,谲怪如洞冥。平生笑穷奇,立语心自惊。我质培塿耳,胸中固峥嵘。谁言华岳高,我山摩玉京。是中所包藏,丹碧参瑰琼。平居蛰云雷,飞雨溢四溟。此岂真有之,落笔纷纵横。发我文物秘,象渠膏泽倾。太华屹不摇,我山身载行。

《旧作感怀》

关中黄壤黑壤,大是邦家利源。古者亩收十一,谁兴岁取十千。

不用府无虚月,藏之斯民裕然。

《千手眼大悲偈》

千手一手用,千眼一眼观。用观无差殊,何必许多般。

《葬妻京岘山结庐龙目湖上》

一对龙湖青眼开,乾坤倚剑独徘徊。白云是处堪埋骨,京岘山头梦未回。

《华下》

千岩层出乱云飞,失我平生洞府期。夜据征鞍不交睫,举头弹指睡希夷。

《卢行者偈》

休问东西南北,莫说之乎者也。直饶神秀文□,不似老卢行者。

《述怀二首》

忧国心如奔马,勤王毛有奇兵。一旦立诛祸乱,千载坐视太平。

《述怀二首》

黄屋肇新巍巍。四方豪杰云来。片言之悮天也,一见而决时哉。

《赠鸡山陈七四秀才》

渥洼生骏驹,丹山生凤雏,家有宋馨子,庆自积善余。

粹然秀眉宇,莹彻真璠玙。高声诵论语,健腕学大书。头头欲第一,气已凌空虚。想其雇复意,何止掌上珠。更期速腾达,尔祖立以须。

《至洛》

都人士女各纷华,列肆飞楼事事嘉。政恐皇都无此致,万家流水一城花。

《盘豆铺南李翁园》

李翁卧亭午,春深掩柴荆。忽闻风雨响,疑是勤王兵。

《又赋一律》

罢兵洵上策,试问可诚然。竟弃三军力,空抛半壁天。

上林无旅雁,绝哉有啼鹃。羞见龙泉剑,飞光牛斗前。

《题赵园》

瑶瑛夹侍梅台,琴瑟自鸣松岛。山中野服相羊,足以亡忧遣老。

《题赵园》

凿池智有泉源,种木胸无芥蒂。螭头吐水涓涓,端是银潢一派。

《晓渡》

小雨疏风转薄寒,驼裘貂帽过秦关。道逢一涧兵徒涉,赤胫相扶独厚颜。

《憩全节铺爱其称为驻马久之》

回车胜母避柏人,不饮贪泉恶其名。道逢一铺榜全节,击马呼奖臣子情。

《过潼关》

一雨崤函底,风少放我过。岳神犹假借,官吏莫谁何。

堑断思航渡,城坚戒石摩。一夫工墨守,宁怯万夫多。

《马上口占》

龙兴虎视诧周秦,王气东游作汴京。阴祝巨灵移此阴,大河为堑岳为城。

《题独乐园》

范公之乐后天下,维师温公乃独乐。二老致意出处间,殊涂同归两不恶。

鄙夫杖藜访公隐,步无石砌登无阁。堂卑不受有美夺,地僻宁遭景华拓。始知前辈稽古力,晏子萧何非妄作。细读隶碑增慷慨,端正似之甘再拜。种药作畦医国手,浇花成林膏泽大。见山台上飞嵩高,高山仰止如公在。

《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诏司马温公范文》

我君肇当阳,憸佞毕退听。示民以好恶,观此第一政。

薛惟司马范,二老文且正。堂堂外王父,九牧称无尽。宸章粲褒贲,倬彼云汉盛。昭回天下来,光生万象俊。小臣行抱忧,中路得此庆。慨然夷望归,欣闻比干赠。伤心外王父,三黜坐谏争。未为召公保,亟上丞相印。群邪肆欺诬,不死仗元圣。阉童裂茅土,儇子执魁柄。十载卧江湖,赍志目不瞑。谁言堕黄壤,庙象饰绣衮。石槨安用营,金滕渠不信。因知日月星,虽晦终不泯。一旦遇雷风,浮云岂能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