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墓地限购”殡葬困局
墓地限购同住房限购一样,是不得已而为之。政府和社会还需要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努力改变殡葬习俗,积极推广树葬、花葬、海葬等环保文明的现代丧葬方式。 具体如下:江苏苏州不久前召开了一个清明工作会议,引发舆论关注。这次会议要求,各殡葬服务单位要依法依规加强殡葬管理工作,严禁经营性公墓跨苏州区域外销售,使有限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苏州市群众。这次会议还规定,禁止为尚未死亡人员购置墓穴。这次会议的消息在中国上出现后,有论者将其称为墓地限购。 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出严格住房限购政策的背景下,墓地限购未免让人心生感慨。但是,如果了解了苏州一些经营性墓地的状况,就能理解苏州市政府部门出台这一政策的原因。 苏州郊区山清水秀、风景怡人,历来被认为是逝者理想的安息之地,吸引了来自很多周边地区尤其是上海的墓地购买者。每到清明时节,从上海出发到苏州扫墓的队伍浩浩荡荡,让沪苏两地交通管理部门高度紧张。 这种情况,势必会给苏州的土地管理带来巨大压力。近几年,苏州经营性墓地的价格扶摇直上,去年年底已经高达每平方米一二万元,而苏州今年二月的平均房价则是每平方米二.一万元。一块墓地虽然占地通常在两平方米左右,但家属为安葬亲人需要付出二0多万元,显然是一般的工薪阶层难以承受的。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墓地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它产生了投资品的功能。苏州的一些殡葬经营企业以投资升值为噱头,吸引投资者提前购买炒作。苏州很多公墓里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坟,加剧了墓地的紧张程度,使真正需要墓地的家庭只能从炒家手里花费高昂代价承接墓地。这种现象反映了当下社会无孔不入的投资炒作,而这类炒作严重扭曲了社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此番苏州墓地限购,是政府平抑墓地价格、满足刚性需求、减轻百姓丧葬负担的一个举措。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苏州的墓地价格之所以会狂涨,甚至出现墓地价格高于住房价格的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殡葬经营企业违背行业伦理,以炒作手段牟取巨额利润。现在,在苏州这一限购措施之下,围绕墓地的炒作之风将得到有效遏制,墓地将回归给逝者提供安息之地的正当用途。 当然,墓地限购同住房限购一样,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逝去的人都要占用一块墓地,即使通过限购减轻了需求压力,其对土地资源的不断蚕食仍然存在。因此,政府和社会还需要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努力改变殡葬习俗,积极推广树葬、花葬、海葬等环保文明的现代丧葬方式。在这方面,作为大都市的上海,在苏州对其关闭了殡葬用地大门后,尤其需要做好这个工作。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行海葬等新型殡葬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市民理解和欢迎。上海应当积极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加大推广力度,并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如何看待殡葬业的现状与前景
这是垄断行业,民政局独资。一般垄断行业都是暴利。
自己有亲人过世,也看过殡仪馆,最大的问题的环境如何得到保护,其他的就是赚钱。
里面的东西比外面贵一倍,并且这里面有不少油水。
不细讲了
丧葬属于什么行业
殡葬服务就是殡葬事业单位在丧事活动中从事的特殊服务,是殡葬事业单位运用殡葬设施、设备和丧葬用品为丧户提供服务活动所有项目和内容的总称。殡仪服务员提供此项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殡仪服务员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业务接待、骨灰寄存管理、追悼大厅服务和丧葬用品销售等。应聘者试用期满后,有可能要先从事遗体接运等一线业务工作。
殡葬服务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它与餐饮,宾馆,旅游,美容美发,娱乐,影视等行业属同一性质。不同的是,所有的服务行业都为"生者"服务,独殡葬行业的服务对像是"死者"。但是,殡葬服务的直接服务对像是死者,而间接服务物件却仍然是生者,如丧属,助丧者,前来吊唁者等,因而构成一门特殊的服务业。而殡葬服务最深层的社会文化意义,乃在於满足人生"最后一刻"对於"生命尊严","人生永恒"的心理需求,以提升人性的尊严。由于市场空缺比较大,发展空间也大,需要多元化补充发展。
殡葬一条龙行业现状
具体来说,殡葬行业现状如下:1. 市场大量无序竞争,行业整体水平低下;
2. 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仍存在企业规模小、技术能力弱、服务品质差等问题;
3. 行业标准化需求不断提高,国家发布了多项法规和政策,逐步推进行业规范化管理;
4. 由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殡葬业的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5. 国内殡葬行业具备发展潜力,未来行业将继续迎来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
总体来说,殡葬一条龙行业现状有待改善,但发展前景广阔。需要有资质和品质的企业加强规范管理和技术提升,提高行业标准化水平,促进行业健康、稳定、良性发展。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关于“殡葬行业的问题 殡葬行业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