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殡仪馆的机构简介
温州市殡仪馆,位于温州市瓯海郭溪镇浦西,距市中心5公里,有守灵室(灵堂)16间、告别厅6间,年殡殓遗体1.5万具左右,为温州乃至浙江省大型现代化殡仪馆之一。主要职能为执行法律法规和殡葬改革政策;承担遗体接运、化妆、冷藏、火化、骨灰处置、丧葬用品销售服务和其他殡仪服务工作。温州市殡仪馆于2001年5月投入使用,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实现了“室外园林化、室内宾馆化、管理电脑化、操作自动化”,为市民提供一个优雅舒适的办丧环境。
温州市殡仪馆秉承“追求完美、善始善终,亲情服务、圆满人生”的方针,积极搭建“三个服务平台”即殡仪业务洽谈服务平台、阳光投诉平台、便民惠民服务平台,竭诚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完善的殡仪服务。
殡葬改革政策法规
殡葬改革政策的法规主要是:“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殡葬改革是指积极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旧的丧葬习俗,节俭办丧事。火葬是殡葬改革的方向。但是并不是完全强制群众实行火葬。提倡火葬,逐步限制土葬,最终完全用火葬代替土葬。在暂时还不具备火葬条件的地方,本着有利于发展生产建设的原则,由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土葬用地,以乡或自然村为单位,利用荒山瘠地建立公墓。
提倡平地深埋,不留坟头的葬法。改革旧的殡葬礼俗,改革的目的是破除看风水、选坟地、搭灵棚、摆路祭、出大殡、打幡摔盆、烧香化纸、收送挽幛等迷信和铺张浪费现象,大力提倡文明、俭朴、节约办丧事的殡葬礼俗。减少铺张浪费的靡靡之风。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风。
殡葬的礼仪和习俗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变化。世界各国民族众多,殡葬习俗纷繁庞杂。历史上,中国各民族有天葬、水葬、土葬、火葬、野葬、崖葬、保存干尸等多种葬法,广大汉族地区以土葬最为普遍,火葬在历史上曾受封建统治者禁止。
在改革过程中,领导干部要带头宣传、认真贯彻落实殡葬改革的方针、政策,为群众做出表率,一定依靠群众的自觉行动,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的发展。 中国的殡葬改革始终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无神论思想,对“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和落后的殡葬习俗是有力的改造。
法律依据
《殡葬管理条例》
第二十条 将应当火化的遗体土葬,或者在公墓和农村的公益性墓地以外的其他地方埋葬遗体、建造坟墓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殡葬改革
指对对旧的丧葬制度的改革,即对落后的遗体处理方式和对死者的哀悼形式中的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旧丧葬习俗予以革除,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需要的科学葬法和殡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