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吹唢呐的乐曲
唢呐丧事出殡专用曲有:《哭五更》、《哭皇天》、《青天歌》、《一枝花》、《哭别曲》、《大佛调》、《汉吹曲》、《大出殡》、《千张纸》、《哭七关》、《苏武牧羊》,《烟花叹》等。
一、
《哭五更》是一出地方曲艺品类,在全国各地有各种版本,通常轮卜盯是讲述旧社会的新娘哭嫁词,种类繁杂,说唱起来清冽沉郁同时又哀婉动人,这实属底层民间的“口白生活”。
二、
《青天歌》为道家北七真丘处机所创作作品,出自《磻溪集》,自问世以来,历来受到修道者的重视,元末混元子(王道渊)做《青天歌注释》,明代陆西星做《青天歌测疏》。
三、
《一枝弊态花》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首带有自述心志性质的套曲作品。这套曲子用本色、生动、诙谐、夸张的语言,以大胆而又夸张的笔调,熟练地发挥了散曲形式的特点。
出殡吹唢呐的由来: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腊和娶、礼、乐、典、祭等仪式伴奏及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
丧事吹唢呐,是对死者的思念,一般是在起灵时吹和去墓地的路上吹,到下葬时也要吹。
农村白事唢呐十大悲曲
农村白事唢呐十大悲曲是:《二泉吟》、《苦菜花》、《思念亲人》、《别亦难》、《西去平安路》、《江河水》、《八条龙》、《念亲恩》、《哭灵堂》、《句句双》。
白事,汉语词汇,是指家里人给去世亲人办理葬礼。白事是办理丧葬的一种地方称呼。在中国近现代改革丧葬礼仪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另一种“科学主义”的论调,总有一些人固执地认为丧、殡、葬、祭耗费钱财、人力、土地资源,所以要尽量压缩以至于无。
科学主义还宣称:“丧”、“殡”、“葬”“祭”过程中的一些悼念活动皆是迷信,是一种无价值的纯粹浪费,要尽快消灭,如此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如果这样做,将会对整个中国社会的道德基础产生毁灭性的打击。
葬礼的形式
1、土葬
葬式之一。又称埋葬。流行于世界各地。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西欧,莫斯特期墓葬是所知最早的土葬。原始公社时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家庭亦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合葬的。土葬为葬礼中最普遍采用者。
2、火葬
传统葬式。以火焚尸,将骨灰贮于盒内的殡葬方式。始于欧洲新石器时代。
3、水葬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水葬在世界上大体有三种不同的方式:漂尸式即将死尸置于专门制作的死亡船上,放入江河湖海,任其自然漂流。投河式即将死尸背到河边肢解后,投入河中。撒灰式。即将火化后的骨灰撒入江河湖海。
4、天葬
就是将死者的尸体喂鹫鹰。鹫鹰食后飞上天空,藏族则认为死者顺利升天。天葬在天葬场举行,各地有固定地点。人死后,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最后用哨声呼来鹫,按骨、肉顺序别喂食。
5、缸葬
缸葬是一种古老的葬俗,所谓的“缸葬”,在考古上叫“瓮棺葬”。人死之后,既不土葬,也不火化,而是将遗体放置到一口陶缸中密封,并且多年不腐。
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关于“唐山白事接骨灰唢呐 唐山白事唢呐曲”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