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白绫如丝祭祀全文 白绫自缢

本文给大家分享“白绫如丝祭祀全文 白绫自缢”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啊!

古代妃嫔的礼仪

宫廷礼仪:
一、已称  
贵妃及以上品阶: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皆自称本宫;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则谦称臣妾或本名,切不可称我。  
贵妃以下贵人及以上品阶: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皆自称本妃;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谦称臣妾或本名,切不可称我。  
贵人以下品阶: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皆自称我;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谦称妾身或本名为名,切不可称我。   
宫女、女官、侍女:奴婢/为名;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自称我。  
小主:在任何人面前皆自称为名/奴婢。  
二、互称   
遇到品级高比自己高的妃嫔:XX娘娘;嫔及以下则直称职位。  
遇到太后/太皇太后:太后/太皇太后;皇后则敬称皇额娘/皇祖母。  
遇到皇帝:皇上。  
镇国长公主长公(郡)主:皇长公主。
遇到其他人:在地位辈分高者面前需使用敬称;在平位平辈者面前可互称姐妹、兄妹、姐弟等;在地位辈分低者面前可直呼其名字。
三、 礼节  
1、请安:  
首先需到请安对象的寝宫。请安时辰需为早晚各一次。到地位辈分皆高的人的寝宫里去,切不可直说“XX好”、“XX前来拜访”否则视为不敬。
在与高辈高位者谈话时,需随时使用敬称,不可出现譬如:你、我、哦、恩等不敬之词。在其言语有错时,也不可随意指出,需诚心提醒,不可使用冲撞或讽刺口气。
在与平辈平位者谈话时,需心平气和——心中实有不顺,尽量避客不迎,更不可擅分高低贵贱,口出秽语。在与晚辈低位者谈话时,则需温和待人,保持应有的素质与风范。 
2、见过礼:  
在外面(除寝宫外的所有地方)遇到地位辈分高者,则需行见过礼。
(如:XX见过太皇太后/太后/皇上/镇国长公主(郡)主,太皇太后/太后/皇上吉祥/长公(郡)主/……[万福]),切不可行“请安”礼。扩展资料:
一、晋级
1、在后宫能做到恪守本份,对上敬之,对下温之。
2、做为后妃能做到为皇帝太后分忧的,也可以晋升。
3、谈吐,风范,行为符合后妃的言行举止。
4、母以子贵,生下龙裔那就是福德。
5、文采也是晋升的筹码,可以写写文章,写写回忆录。
五、降级
1、不得做出有违妇德之事。
2、不得做出有违皇妃风范之事。
3、不得侍宠骄,做出目无法纪之事。
六、处罚
一曰静思:一般为数日,静思期限未到,不得踏出寝宫之槛。 
二曰降级:贬降等级。 
三曰传仗:以木仗策臀之,数限视况而定。 
四曰贬为宫婢:废原身份之,贬降为宫女。 
五曰打入冷宫:搬至冷宫内,终生不得出冷宫,除上殿摄令外。 
七曰赐死:由上殿赐与三尺白绫悬于横梁自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妃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朝礼仪

文言文阅读:东坡画扇

【原文】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 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逾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一郡称嗟,至有泣下者。
  【注释】
  ① 先生临钱塘日: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时。(苏轼曾两次在杭州任职,第一次是熙宁四年(公元1071)任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公元1089)任杭州太守。此事应发生在任通判(掌管诉讼)之时。)
  ② 陈诉:状告。
  ③ 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
  ④ 某:我。
  ⑤ 适:适值,恰好碰上。
  ⑥ 不售:卖不出去。
  ⑦ 姑:姑且,暂且。
  ⑧ 发市:开张。谓做生意来了顾客。
  ⑨ 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
  ⑩ 草圣:草书。
  ⑩ 逾:通“逾”(yú):走出。
  【翻译】
  苏东坡先生在杭州任职时,有人告状说有个人欠购绫绢的两万钱不肯偿还。先生于是把那人召来询问,(欠钱者)说:“我家是以制扇为职业的,正赶上我父亲去世,而又从今年春天以来,连着下雨,天气寒冷,做好的扇子卖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钱。”先生仔细地看了他很久,说:“暂且拿你做的扇子来,我来帮你开张。”一会儿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夹绢扇面二十把,顺手拿起判案用的笔书写行书、草书,画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写画好的扇子交给那人说:“去外面快卖了还钱。”那人抱着扇边流泪答谢边往外走。刚出了府门,就有喜欢诗画的人争着来用一千钱买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来得晚的人想买也买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离开的地步。卖扇子的人于是全部还清了欠款,整个杭州郡都称赞感叹(这件事),甚至有流泪的人。

四言诗·祭母文的作品原文

呜呼1吾母,遽然2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3。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4。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5。
恺恻6慈祥,感动庶汇7。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8所经,皆有条理。头脑精密,劈理分情9。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10。洁净之风,传遍戚里11。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五德12荦荦13,乃其大端14。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15。恨偏所在,三纲之末16。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17。又次所怀18,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19,或多劳瘁20。大小亲疏,均待报赍21。
总兹22所述,盛德23所辉。必秉悃忱24,则效不违25。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26。念兹在兹27,此心不越28。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29。报之何时,精禽大海30。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躯壳虽隳31,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惟挈32大端,置其粗浅33。
此时家奠34,尽此一觞35。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尚飨36!

祭母文的原文

宋定国《祭母文》(作者:宋定国;出处-中国母亲网等),开篇综括全文,引发对母亲的呼唤,作者云:
高堂仙逝,摧我五内;抢地呼天,祭我娘亲!我娘高风,明晓大义;奉公守法,通情达理。
我娘亮节,忍让宽容;敬老爱幼,和睦乡邻。我娘慈善,充满爱心;乐善好施,扶困济贫。
我娘懿范,克勤克俭;量入为出,精打细算。我娘坚强,处危应变;忍辱负重,韧度难关。
我娘贤惠,相夫教子;含辛茹苦,支撑家门。我娘情笃,疼儿爱女;抚育体贴,呵护备至。
宋定国《祭母文》很有条理地把中华妇女的传统美德,真挚而顺理成章地贯穿于行文当中,因而使得内容充实,情感丰满:

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关于“白绫如丝祭祀全文 白绫自缢”方面的内容。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