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为什么要选择在五月初一下水
纪念屈原老大 传说屈原大大就是那一天跳江的 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 于是就划龙舟 并且敲鼓驱散鱼虾 扔粽子到水里希望鱼虾吃粽子而不是屈原的尸体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端午节那天人们会买艾草插在自家的门上表示驱邪,吃粽子的时候可以洒点白糖在粽子上面,到了中午人们便会在水面上进行划龙舟比赛。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扩展资料
端午节的多个“别名”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名称繁多。曾有人做过统计,它的名称、叫法超过二十个,其中人们比较熟悉的有“端五”、“夏节”、“五月节”、“女儿节”等等。
这些名字的由来和端午本身的习俗、文化内涵有关系。在古汉语中,“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是“初五”。《风土记》提到“仲夏端午。端者,初也。”
另外,古人纪年使用天干地支,以此推算,一般农历第五个月正是“午月”,而午时又被认为是“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
如上所述,端午节是农历五月五日,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所以它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有意思的是,此时的一大习俗是吃粽子,古人曾有个小游戏,就是吃完粽子会比较一下各自解下粽叶的长度,粽叶长一些的那个人就算胜了,所以就有“解粽节”之称。
龙舟节是几月几日?要干些什么事?
龙舟节一般指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要做的事有: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4、悬艾叶菖蒲: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扩展资料: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
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网——端午节的习俗
中国网——端午节简介
赛龙舟的民间习俗
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各地各种形式的赛龙舟活动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许多色彩。除了比赛之外,关于赛龙舟主要还有以下一些传统习俗 :
一,祭龙首
每年五月初一就是龙舟下水的日子。一大早,人们就敲锣打鼓,鸣放鞭炮、焚香,以祈求取得好成绩,更愿风调雨顺,政通人和。每条龙舟都要经过这样的祭祀仪式后,把龙首安到龙舟上,才算龙舟正式下水。
二,龙舟点睛
一点天庭,吉星高照,鸿运当头;二点鼻子,和谐幸福,万家平安;三点口利,笑口常开,大吉大利;四点龙角,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点眼睛,愿龙舟为我们带来健康、吉祥、如意。
在全国各地,龙舟比赛开赛前或是龙舟下水时大多会举行一场别具特色的点睛仪式。龙舟点睛来源于“画龙点睛”一说,寓意平安吉祥。
三,鼓点带节奏
在龙舟比赛中,每个龙舟前都有一名鼓手配合着音乐和号子声打节奏,这种鼓点并非纯粹为助兴提气,打鼓的节奏还是划龙舟时控制桨的节奏。想划得整齐就得靠听鼓点掌握节奏,按照鼓点声一起划力量才会更集中,速度才能更快,也更能让每个龙舟参与者体会到赛龙舟需要团结协作的意义。
四,参赛人员
尽管龙舟赛进入国际体育运动项目,分男女组进行,但民间的活动,几乎都是青壮年男子的表演舞台。船头令旗、队长发号,船尾擂鼓,两排男子齐心齐力划桨击水,争先恐后破浪向前。
五,过程
赛龙舟主要分起龙、采青、招景、应景、赛龙、藏龙、散龙等。传统龙船一般用坤甸木等密度较大的木料制成,阳光暴晒会爆裂,因此要用湿滑的河泥包裹珍藏。起龙,就是把深埋河涌池塘泥水中的龙舟挖起、洗净、风干。
龙船“起来”后,首先是清洗淤泥,检查船身是否有爆裂或变形,然后再“紧龙筋”,使船身更为硬朗,接下来是上油。然后长老用笔蘸取几滴公鸡鸡冠血,与朱砂混合,为龙船点睛。龙头仿佛被唤醒了一般,炯炯有神;再用植物枝叶沾水洒向四周,给人们带去吉利,这叫“沾龙水”。
此时,祠堂门口早已摆放好事先采来的四盆碧绿的禾苗,表达人们对五谷丰登的期许……最后,龙头、龙尾被抬出祠堂和龙身会合。在震天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桡手们坐上龙船,下水划上几个来回,“扒龙舟”的一系列前期准备就绪。
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相信大家阅读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关于“龙舟下水祭祀仪式 龙舟下水祭祀仪式图片”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