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结合交通调研,崇明警方组建“崇明生态骑警队”临河供灯牌位烧香。崇明公安供图
精准施策:预警研判+定向排查
强化预警分析研判,全量梳理近三年辖区1680起交通类警情,全方位排摸事故易发重点区域,全面掌握酒醉驾多发点位、亡人事故易发路段、重点频发区域等信息,形成问题清单120条、研判报告23份,为精准设卡整治、安全隐患清零提供有力支撑临河供灯牌位烧香。根据研判分析,抽调80名警力组建“崇明生态骑警队”,加大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逻频次。
针对农村区域70%为非机动车出行情况,紧盯非机动车闯红灯、载人以及驾驶电动车未佩戴头盔等易致祸交通行为,持续开展集中整治60余次,查获各类交通行为7200余起,排摸清退农村农用车、老年代步车和三轮电动车隐患车辆600余辆,切实提升群众交通出行的安全感临河供灯牌位烧香。
图说:崇明警方深入村居委排查非机动车车况
有患必除:增设设施+涉企整改
围绕辖区易发生事故的120个临水临河路段和125个无信号灯平交路口,崇明分局积极争取属地党委政府支持,共计投入950万元全面清零高风险隐患,把“风险点”变成“平安点”,“隐患路”变成“安全路”临河供灯牌位烧香。
同时,在上述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以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复评工作为契机,积极争取800万元资金投入乡村道路标志标线、防护栏、反光镜等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切实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临河供灯牌位烧香。
图说:为乡村道路增设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
随着北沿江高铁、地铁崇明线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工程作业车辆增多临河供灯牌位烧香。崇明分局主动出击,联合区交通委全面梳理“两客一危”、工程土方车等重点车辆逾期未年检、警示标识缺失等隐患,先后6次召集运输企业负责人通报典型事故情况。
截至12月底,通过上门检查、约谈等形式,登记车辆信息180余辆,开具交通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90张,督促6家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临河供灯牌位烧香。
强化宣传:线上线下+科技支撑
为切实做好日常交通安全提醒工作,在区党委政府支持下,制作10万个印有“交通安全标语”的安全头盔,发放给非机动车主,让群众养成佩戴头盔、文明出行的习惯,切实提升戴盔率、降低死亡率临河供灯牌位烧香。做精做强社区微信群,梳理辖区发生的交通案例,精心制作图文、音视频等宣传素材,由民警定期推送进圈入群。
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深入辖区企业、工地、商户、村委等单位同步开展“面对面”交通安全宣传临河供灯牌位烧香。期间,先后共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份,开展交通安全宣讲活动200余场,确保了交通安全知识“人人知晓、入耳人心”。
图说:民警上门检查工程运输车辆车况
针对农村居民安全出行意识弱淡薄、路口易致祸交通行为突出的情况,每个乡镇各选取3个重点路口安装交通行为预警提示系统,人脸抓拍行为后实时传输至各辖区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并将人员信息抄送至各村居,开展群众性自我督促教育临河供灯牌位烧香。截至12月底,共抓拍行人行为100余次,电动自行车行为150余次。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