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是一只金色的凤凰,北、南、东、西四个方向的高铁恰似凤凰的头尾和翅膀银川供灯牌位烧香。2020年年底,银西高铁开通,标志着凤凰瑰丽奇美的尾巴落成了。现在,银兰高铁即将开通,标志着凤凰的一只翅膀缓缓张开。正在建设中的银川至包头高铁已初具规模,从高空俯瞰,凤凰头已经昂然挺立。剩下的就是东向接入山西太原的高铁,期待早日动工,早日完工。
从今日起,新消息报将与奔流新闻客户端合作,持续聚焦银兰高铁银川供灯牌位烧香。我们将从高铁的建设者、高铁沿线的吃喝玩乐、坐高铁进入兰州后怎样继续前行、高铁将给宁夏和甘肃两省区带来什么样的便利等角度,全方位、多层次地介绍这支引领宁夏一路向西的“翅膀”。
刘文清对银兰高铁中兰段供电“主动脉”——电力贯通电缆进行验收银川供灯牌位烧香。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银川供电段供图
高铁经过家门口
“家乡没有高铁,感觉每次回家的路都很远银川供灯牌位烧香。”在银川供电段平川西高铁电力工区负责人刘文清的记忆中,工作的5年间,回趟甘肃白银老家是件挺头疼的事。“既要坐火车,还要倒大巴,一个来回就得十三四个小时,周末回趟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路上。不过,等银兰高铁全线开通,回家就成了一件既简单又幸福的事!”12月22日,谈起自己参与修建的高铁和回乡的坦途,刘文清满怀期待。
在刘文清身边,还有不少为回家而发愁的同事银川供灯牌位烧香。“我们工区的职工大多在甘肃白银、靖远、平川、北滩等地居住,听到修建中兰段的消息,大家都很激动,主动请缨奔赴高铁一线。那会儿,我们就下定决心,需要为家乡建设出把力!”2021年春节假期结束不久,刘文清和8位同事便投身中兰段各驻守点。
就这样银川供灯牌位烧香,300多公里的线路上,这群90后建设者蹲低身体,一点点缓慢向前推进,哪怕烈日当头,汗水钻进眼缝;哪怕腰酸背痛,腿脚发麻不听使唤;哪怕掌心磨出水泡,痊愈后又结成厚厚的老茧……
接触网导线高度误差 从±30mm到±10mm
有铁路,就有供电;有供电,就有速度!看着高铁检测列车在兰州到中卫200多公里的线路上风驰电掣、安全抵达,银川供电段中兰铁路供电筹备组负责人王栋心潮澎湃银川供灯牌位烧香。
“2021年2月,中兰铁路供电筹备组成立时,我们派出27人的技术团队银川供灯牌位烧香。大家一起研究讨论牵引供电、技术交底的各项施工方案,统一施工与技术标准、细部规范,用近乎严苛的标准和要求推进供电保障任务。”12月23日,王栋告诉记者,为把5.5米的高铁接触网导线高度误差控制在极限范围,每天天不亮,技术团队就出发,用激光测量仪反复测量、调整各项技术参数,不知不觉就干到天黑。“记不清到底计算和调整了多少次,才把原本要求±30mm的导线高度误差成功地控制在了±10mm。那一刻,大家欢呼雀跃,无比自豪。因为每个人心里都知道,只有不断追求极致,才能保障接触网更流畅,高铁运行更安全!”
中兰段马上通车,可还有很多建设者们在忙碌银川供灯牌位烧香。白天,他们要清理高铁线路外部环境;深夜,他们要利用铁路部门巡检维修的“天窗”时间及时处理联调联试和运行试验阶段发现的一些小问题。
12月19日22时许,银川供电段平川西接触网运行工区内灯火通明银川供灯牌位烧香。工长王勇穿好对比服,戴好安全帽、头灯、手套,最后还不忘装上一个结实的编织袋。收拾妥当,王勇和工友们便分成3个小组,乘车前往中兰段的各点位,开启徒步巡线任务。
冬夜寒风刺骨,滴水成冰银川供灯牌位烧香。12月20日零时整,王勇从平川西站出发,一路向尖山隧道方向巡视。他一边走一边借助头灯的光亮,细致观察线路情况。“冬天西北风刮起来,很容易把塑料袋、农用地膜等垃圾和杂物吹到线路和供电设备上,尤其是风滚草,一旦挂在接触网上,后果不堪设想。”王勇说,随身携带的编织袋就是用来收集垃圾杂物的。10公里的巡线结束后,他们还要将杂物带回并集中处理。
凌晨3时许,巡线结束银川供灯牌位烧香。此时,王勇的眉毛、睫毛和帽檐已经结上了小冰柱。其实,近2个月来,他和同事已经反复走了七八趟,可每一次巡线依然很激动。“夜晚虽冷,可我们都抱着把高铁修到家门口的干劲和豪情,心里总是火热的。”王勇说。
采访结束时,建设者们说出了他们的心声银川供灯牌位烧香。“眼看高铁网加密成型,希望大家期盼的‘半小时生活圈’‘两小时经济圈’‘3小时旅游圈’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日常。”“真希望能坐上首发列车,好好地跑一跑自己参与建设、监管的供电线路,仔细看一看没来得及欣赏的风景。”“我们这群90后小伙都很攒劲,工程建设期间几乎没回过家,这次高铁开通,希望能带着家人,在家乡崭新的高铁站前拍张全家福!”
架设线索、测量导高、紧固力矩、验收箱变……在烈日的炙烤下和呼啸的寒风中,一群平均年龄仅有26岁的建设者,用勤劳的双手为银兰高铁中兰段开启了“电力引擎”银川供灯牌位烧香。如今,银兰高铁全线开通进入倒计时,这群来自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银川供电段的小伙子们终于实现了“把高铁修到家门口”的美好心愿。(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赵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