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处历史建筑中,富春街道2处,春建乡1处,新桐乡4处,永昌镇1处,大源镇12处,上官乡1处,场口镇1处,湖源乡6处,万市镇3处富阳供灯牌位烧香。接下来,富阳将开展保护图则编制、挂牌、测绘建档、保护导则编制、活化利用等工作,对新一批历史建筑做好保护和利用。
【湖源大桥】
众人拾柴起来的五孔桥富阳供灯牌位烧香,是当时富阳最长的公路桥
在龙鳞坝上方有一座廊桥,与水坝上下呼应,成为壶源溪上两笔美妙的线条富阳供灯牌位烧香。这座建于1978年的老桥,叫湖源大桥,是壶源溪上第一座跨溪五孔石拱大桥,它记录了壶源溪的变化,也见证了湖源人的奋斗不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湖源人要外出,都靠渡船,因为沿途险滩踵接,水流湍急,有“湖源十八渡,渡渡要脱裤富阳供灯牌位烧香。一渡不脱裤,裤裆滤豆腐。”的说法。为了改变山里老百姓出行难题,1978年8月,政府决定在金刚潭区域筹建壶源溪上第一座大桥。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和钢筋水泥等物资,一方面发动当时下干、新华、栖鹤、石马4乡党员干部青年团员妇女学生出工出力,动员各大队发挥集体优势建造大桥。
在金刚潭建造跨溪大桥,湖源百姓早已梦寐以求富阳供灯牌位烧香。政府号令一出,各大队按照一个大队一个桥墩主动认领了桥墩需要堆叠的砂石以及桥孔浇筑完工后将砂石挖空的任务。
今年61岁的新三村村民徐金松是参与挖桥墩任务的其中一员,“那时造桥是24小时不停的,三班倒工作,许多村民凭着一股建设家乡的热情,都是自带锄头、铁锹到工地去富阳供灯牌位烧香。”
当时施工没有机械,作业全靠人工,桥墩都靠村民一锄头一锄头的往下挖,浇注混凝土的石子,都是靠人工用榔头一点一点敲出来的,“当时的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虽然很累,可是大家都想着大桥建成将造福百姓,脸上都洋溢着热情和乐观富阳供灯牌位烧香。”徐金松回忆,当时村民们思想都特别好,还有许多人带病上阵,脚上手上磕碰受点伤都不算事情。
“那时候造桥是按照工分计算劳动,一个成年男子做一天活,记工分满分,即13分一工富阳供灯牌位烧香。”据徐金松介绍,当时建桥的时候,他才十七八岁,工分只能拿到10分左右。
“学校说要去义务劳动,就带着我们去溪滩里捡石头富阳供灯牌位烧香。”说起往事,新三村颜家桥头的村民周菊珍还历历在目,那时候她只有十一二岁,来到溪滩边后,大家都很用心的捡石头,一块一块堆到簸箕里,“当时壶源溪上摆开了战场,施工场上人山人海,肩挑手扛,你追我赶。”
1979年10月1日,长168米、宽7.8米的湖源大桥竣工并通车富阳供灯牌位烧香。从此,天堑变通途。“这座众人拾柴起来的五孔桥,是当时富阳最长的公路桥。圆桥那几天就和过年一样,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新三村坑口自然村村民李仁培说,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附近村民都涌向新一村,都来看戏、看电影,就连浦江等地的人们也前来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当时我年纪还小,家长给了我三四角钱,这可是大人一整天的工资了,我去买了柿子吃。”开心的样子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湖源老桥涅槃重生富阳供灯牌位烧香,变身文化廊桥
湖源大桥为人们出行和劳作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山区公路的建造和环金线的贯通,进出湖源从水路彻底改成了陆路富阳供灯牌位烧香。在随后20多年,这座打通了富阳东南部和诸暨西北部的大桥,成为连接浙西和浙中一条不大不小的通道。2007年,“过度劳累”的湖源大桥不堪重负,经检测认定已不再适合大型车辆通行。在湖源大桥东侧,很快又建起了一座新桥。老的湖源大桥逐渐失去路桥功能,开的车没了,走的人也少了。
老桥该退休了吗?很多湖源人不这么认为,这座矗立了四十余年的大桥改变了湖源人的生活方式富阳供灯牌位烧香。就在拆桥前的紧要关头,老桥枯木逢春,一座崭新的廊桥正迸发出新活力。曾任富阳市规划局副局长盛国宏可以说是“修建廊桥”的重要建议者。“花150万元拆一座桥,什么都没留下。如果再加150万元元修一座桥,还能多一座廊桥。这笔经济账,怎么算都划得来嘛。”盛国宏说,政府决定采取变废为宝的复合式思维,挖掘它的新价值,把新功能叠加到老的东西上去,将有历史价值的东西好好传承下去。
2018年初,投资300余万元的廊桥华丽亮相,整座廊桥设凉亭4座,亭子翼角翘起,凉亭间为长廊富阳供灯牌位烧香。朱红色廊桥古朴雄伟,与龙鳞坝交相呼应,让风景有了历史的厚重感。
驱车前往湖源,过了湖源乡政府,不远处就看到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枋间写着“湖源廊桥”四个大字富阳供灯牌位烧香。走进廊桥内,既是一处绝佳的观景点,也是遮阳避雨、交流聚会的最佳地点,两边石栏杆护卫,柱子间连续有长凳可供人休憩,廊桥一边挂着不少廊画,留心观看都是介绍湖源乡的概况和山水文化、非遗文化、渡口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展现湖源乡的各种特色文化,让游客直观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旧时交通不便,老一辈们一手一块石头,一肩一担材料,用自己的双手亲手筑成了这座横跨两村的湖源大桥富阳供灯牌位烧香。它是心血的凝结,也是辛苦岁月的见证。是确实是劳动人民汗水的结晶,更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大桥。
老桥涅槃重生,湖源大桥改造成了村民可以休憩的文化长廊富阳供灯牌位烧香。如今,廊桥还穿上了“新装”,每到夜晚,桥上景观灯亮起,好似岸线渔火点点。
新闻链接:
什么样的建筑才能成为历史建筑?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富阳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或者工程技术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或反映杭州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特定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或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商铺、厂房、仓库等;或与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近现代建筑物;或与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有关的代表性建筑物、构筑物,均可以申请成为杭州市历史建筑富阳供灯牌位烧香。
历史建筑是最直观生动的历史文化名片,持续深化对历史建筑的识别、保护和利用,是深化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助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基础富阳供灯牌位烧香。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富阳分局、区住建局、区文广旅体局等有关部门将以保护图则编制、空间规划编制、挂牌测绘建档、保护图则、活化利用等具体工作为抓手,积极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真正实现“记得住乡愁,留得下底蕴”,为走好文化强区之路,全面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