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宜细嚼,这里包容着历史的滋江山供灯牌位烧香。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吃元宵宜慢咽,这里饱含着文化的味江山供灯牌位烧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一首首与元宵节相关的诗词歌赋,有习俗的脉络,有文化的滋味,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此时此刻,邀三五好友,约线上朋友,或“温故知新”,或“作诗赛词”,品悟传统文化之美,汲取现代文化营养,本身就是一件文化乐事。
吃元宵宜深品,这里孕育着民族的情江山供灯牌位烧香。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新奇食品,最早称“浮元子”后称“元宵”又称“汤圆”。因其形状是圆形的,所以有着“团圆”的象征,在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碗元宵,家人围坐一桌一起吃元宵,其乐融融。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在这轮皓月的感慨中,我们不仅要让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照进现实,更要将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转化为新时代的担当和使命。江山万重,皓月千里,让我们一起感悟元宵佳节中的那份家国情怀。
度过节日欢乐的海洋江山供灯牌位烧香,续写春天故事的序章,14亿勤劳善良的中国人,为梦想而打拼,为幸福而奋斗,定将不负青春韶华,拥抱美好未来,创造幸福而伟大的崭新时代!
(作者:天津市宁河区残疾人联合会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