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慈禧太后老佛爷喜欢玩票,在颐和园里建了专业的大戏台看戏演戏;像小孩儿过家家一样,建了买卖街让皇族们假装做生意;也建了多个农耕园偶尔稼穑干农活儿昆明供灯牌位烧香。另外有个学校可是动真格的,那就是利用昆明湖所办的水师学堂,当年为清廷培养海军高级人才的。
各地海军学堂的兴起
清政府为啥要办学呢?洋务运动是背景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沉重打击,清朝统治者受了刺激昆明供灯牌位烧香。深切感到,要想抵御日益严重的外侮,维护清政府的统治,需要学习西方列强先进的军事技术,建立起强大的海军。
光绪11年9月(1885年10月),清政府正式成立海军衙门作为管理海军事务的专门机构,以醇亲王奕譞为总理大臣,地点就在北京张自忠路的那个北洋政府大院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当时,奕励、李鸿章为会办大臣,善庆、曾纪泽为帮办大臣,主持海军事务昆明供灯牌位烧香。朝野上下普遍认为,培养海军人才,是海军建设的关键,随之大江南北各地出现了兴办海军学堂的热潮。
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学堂昆明供灯牌位烧香。1880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创办天津水师学堂。之后,广东黄埔鱼雷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烟台海军学堂、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旅顺口鱼雷学堂等,雨后春笋一般,兴建起来。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创办军事学堂近20所,其中海军学堂就占了12所昆明供灯牌位烧香。此间,还派遣数十人赴英、法等国学习海军技术。虽然学生仍要学习四书五经,可主要教学内容为近代自然科学,且大多数学堂都开设了外语课。
学堂的诞生与颐和园的初建
中华历史三千年,将汉族官吏当奴才的也就满清昆明供灯牌位烧香。培养高级海军人才的问题上,满汉也要分清楚。
光绪12年5月(1886年6月),醇亲王奕譞奉命在天津检阅了李鸿章主持的北洋海军后,深感海军建设的重要及培养满族海军人才的迫切,于是在8月17日(1886年9月14日)上疏,以规复乾隆时期“昆明湖水操旧制”为由,奏请建立培养八旗子弟的海军学校,专门造就八旗海军人才,并得到慈禧的允准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光绪12年12月15日(1887年1月8日)正午,昆明湖水操内学堂正式开学昆明供灯牌位烧香。从健锐营、外火器营挑选的60名满族学生在有关官员带领下,对孔子牌位行礼。此举,是满族贵胄和八旗子弟接受西方军事科技的历史见证,标志着我国历史上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八旗子弟的近代海军学校在北京诞生。
当日,主持内学堂开学典礼的官员,还亲自主持了颐和园排云殿等处的供梁仪式,并亲切看望了修园工匠们昆明供灯牌位烧香。在讲话中指出,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牢固树立皇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突出质量意识,真抓实干,切实抓好质量问题。
同一时期,掺杂了慈禧借机修建园林的私心,万寿山也开始重新修缮昆明供灯牌位烧香。表明了昆明湖水操学堂与颐和园重建之间的联系——究竟是学堂借了园林建设的光,还是园林建设沾了海军教育的光!
昆明湖水操学堂的建制和规模
水操学堂是海军衙门的直属机构,设总办、帮总办、管带、提调等管理职位,教习则由北洋大臣李鸿章主持选拔,挑选了精通西学的人才和金州水师营的军官担任昆明供灯牌位烧香。内学堂地位要高于外学堂,内学堂的学生是学堂的重点培养对象。
先后在水操学堂任职的官员
职务
任职人员
内学堂总办
潘骏德 王福祥 宜霖
内学堂署(帮)总办
惠年 德峰
内学堂提调官
奎昌 联魁 瑞沅 载林
外学堂管带官
桂祥 祥普
外学堂提调官
常瑛
昆明湖水操学堂是对天津水师学堂建学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模仿,学堂分内外,学制五年昆明供灯牌位烧香。由南北各五进院落组成,外学堂在前,占据了原清漪园时期织染局的位置,设有提调厅、外监督住房、教习住房、学生住房、饭厅、厨房、浴房等校舍116间。
内学堂在后,占据了原水村居的位置,设有总办住房、洋文教习住房、内监督住房、文案住房、书手住房、钱粮房、医官住房、汉文学堂、洋文学堂、学生住房、厨茶房、饭厅、浴房、中厕等校舍103间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这里需要提一下实习轮船永和轮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光绪31年(1905年),日本政府为答谢“日俄战争”中清政府给予日本的支持,而赠送给慈禧的一艘机动游艇,船名由慈禧亲自圈定,命名为“永和轮”昆明供灯牌位烧香。该艇由日本川崎造船所根据昆明湖的水位深浅量身制造。光绪33年(1907年)日方将材料从日本神户运至北京,借用颐和园船坞装配。光绪34年(1908年),川崎造船所派60余人在颐和园知春亭畔组装船体,四月份建造完毕。
现在这艘船,仍在复建后的学堂院子里展示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昆明湖水操学堂的办学成效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语),晚清军事教育主要是采用西学、学习西方的近代化军事学堂教育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按照学堂课程安排,外学堂学生主要学习行船、布阵及施放枪炮诸法;内学堂学生主要学习西法测算、天文、驾驶等课程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水操学堂第一届共招收学生60人,经过五年的学习,到光绪18年(1892年)毕业时,只有36人期满肄业,派往天津水师学堂考校,有24名学生成绩合格被留在天津进一步深造,余下的12人回旗自谋生路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留津学生中,又有12人被神机营调用昆明供灯牌位烧香。剩下的学生后来上“通济”号练习舰实习。最后3人在练习舰训练尚未结束前,又被神机营调走,最终学完海军全部科目的仅9人。
光绪15年3月23日(1889年4月22日),慈禧临幸颐和园检阅神机营水陆各操队伍,称赞醇亲王奕譞“管理多年训练精勤,卓著成效”昆明供灯牌位烧香。并“交宗人府从优议叙”。
时任海军衡门总理事务大臣的庆亲王奕助于光绪18年12月(1893年2月)为水操内、外学堂的历任总办、管带、提调等官员、教习,以及海军街门官员和其他管事人员向朝廷大肆保举请奖昆明供灯牌位烧香。光绪19年9月8日(1893年10月17日),对颐和园海军衙门神机营恭备水陆合操官员兵丁等进行颁赏,包括健锐营马队、外火器营马队、健字队和利字队等均获表彰。
昆明湖水操学堂的裁撤受甲午战争的影响
第一届学生毕业后,水操学堂又招收了第二届40名学生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光绪21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昆明供灯牌位烧香。同年2月16日(1895年3月12日),海军衙门以北洋舰队及海军基地全部失陷。清政府已无力重振海军,海军学堂已“无要事可办,上奏朝廷自行停撤”,水操学堂的第二届学生也提前结束了学业。
战后,以袁世凯小站练兵和张之洞南京练兵为起点,开始实行编练新军的计划,近代军事教育也随之转入第二阶段昆明供灯牌位烧香。清政府把军队建设的重点转移到陆军。
五年教育,昆明湖水操学堂仅培养出了24名学生昆明供灯牌位烧香。他们是出身于满清贵族的海军人才,完全不同于旧式水师人员,都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和军事知识,仍在晚清海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海军建设中,当年昆明湖水操学堂的毕业生被委以重任昆明供灯牌位烧香。宣统元年七月(1909年8月),载沣摄政,清廷任命贝勒载洵、海军提督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宣统2年11月3日(1910年12月4日)筹办海军处改为海军部,载洵为海军大臣,萨镇冰为巡洋、长江舰队统制。
民国成立(1911年)前中国海军要职人员
姓名
服务地点
职务
喜昌
“海容”舰
管带(舰长)
吉陛
“海容”舰
帮带(副舰长)
荣续
“海琛”舰
管带(舰长)
胜林
“镜清”舰
帮带(副舰长)
博顺
烟台海军警卫队
统带(队长)
荣志
海军部参赞厅
二等参谋
从1866至1911年,清政府先后创办了80余所大大小小的军事学堂, 大都参照北洋武备学堂章程,聘请德国或日本军人为教官,或委任留洋回国人员执教,所设专业和课程,一般能紧密联系新军建设和军事技术发展的实际,为各省新军培养了不少人才昆明供灯牌位烧香。
有的省还开设讲武堂、速成学堂和各类专业学堂,晚清军事教育走上了正规化道路昆明供灯牌位烧香。这一时期,到日本学习军事的学生逐年增加,到1911年,总数达2000余人。标志着晚清后期军事教育进入一个崭新时期,也为日后各省纷纷起义促进民国成立做了军事上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