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画舫
在江苏地区,其独特的元宵节习俗还有:泰州的荡湖船、挑花担、滚连湘等民俗表演,大家穿着锦绣服饰,一起狂欢扬州供灯牌位烧香。送吉祥、走百子桥等则是泰州部分村镇特有的求子习俗;武进县“照田财”,把芦苇捆绑成长约丈许的火炬,插到田间,据称可预卜旱潦。
荡湖船
挑花担
滚连湘
照田财
宜兴流行由儿童戴着鬼面具,屈蹲、振肩而蹦蹦跳跳,曰之“跳鬼”;苏州自元旦至元宵节,在火炉中烧炭墼,称为“欢喜团”扬州供灯牌位烧香。为来访的亲友泡茶时,在茶里放两只青橄榄,请喝“元宝茶”,叫恭喜发财;淮安人传说,吃汤圆可以接到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各家就开始煮汤圆,直到元宵节,天天都有汤圆吃。
在江阴,有在元宵节接灶君的习俗,从正月十三日起,便在灶前挂荷花形灯盏,以示对“灶君”的敬意,同时在屋檐下悬挂彩灯,正月十五晚上要在灶上摆设香烛、供果,迎接灶君,祈求保佑扬州供灯牌位烧香。
接灶君
长寿有百鸟灯;西石桥有茶花担、高跷;申港有舞段龙;利港有调九狮;华士有渔篮花鼓,都素负盛名扬州供灯牌位烧香。
舞段龙
江阴元宵灯会以城隍庙悬灯敬神为最盛扬州供灯牌位烧香。正月十三上灯后,观者如潮,各式花灯目不暇接,一直延至十八日“落灯”。城隍庙内有一处尤为引人流连忘返,是名为“镜台”的一盏大纸灯,里面点燃许多支蜡烛,熊熊燃烧,火光透过糊灯的水晶纸,像一座耀眼的立体妆镜。
在扬州,大年三十晚上盛行一种独特的风俗——“爬门头”扬州供灯牌位烧香。年三十晚上关上大门,让孩子抓着门闩往上爬。据说三十晚上爬门头能让小孩子长得快,长得高。孩子多的人家,还让孩子们互相比赛,看谁爬得高、爬得快,使家里的节日气氛显得喜庆热闹,其乐融融;三十晚上,长辈们还会让孩子们吃橘子“走大局”。在扬州方言里,“橘”“局”谐音,运气即“局气”,走运即“走局”,故在扬州吃橘子有着独特的寓意。如在扬州有人赠你橘子,则是对你的美好祝福,希望把好运带给你。新年里请人吃橘子,即为对方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
吃橘子“走大局”
在扬州,大年初一到初五都不能新做饭菜,“吃剩饭”,寓意年年粮食有余扬州供灯牌位烧香。扬州民间还有“挑财神水” 的风俗,正月初五,民间传说是财神菩萨生日,这一天天没亮,家里的男主人要起大早去附近的河边或井里去挑水,这个水叫做“财神水”。传说谁抢到第一名谁就能在新年发大财。扬州还有“七针子八夹子九锥子十挖子”的民俗,民间认为正月初七不作兴动针,怕针戳到菩萨的眼睛;正月初八不能动剪子;初九不能动锥子;初十不能动锹。正月十五元宵节,扬州一带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一说,指正月十三这天晚上是上灯,要吃汤圆,正月十八晚上是落灯,要吃面条。吃汤圆象征“圆圆满满”,吃面条象征“顺顺畅畅”。
未完待续
周 宪
作者简介:
自贡彩灯发展研究会会长、自贡灯彩文化产业集团战略委员会副主任、自贡智库策划院秘书长、四川轻化工大学和自贡职业技术学院客座与特聘教授扬州供灯牌位烧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