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儿“非遗”——视听盛宴
熔化的铁水撞上舞动的“龙身”,怒放的火花划破夜空,气势磅礴山西供灯牌位烧香。春节期间,贵州普定县在黔山秀水旅游景区举办“铁水冲龙”非遗展演,这是一项至今有近百年历史的活动,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铁水冲龙”非遗展演(央广网发 鲁开伟 摄)
舞龙、旱船、舞狮、罗氏灯艺、老来乐、鹬蚌相争、火狮灯、西坞马灯、青狮……安徽广德市从年前开始举办的“非遗过大年”集中展演活动中,11个特色民俗节目轮番上演,不时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山西供灯牌位烧香。
安徽广德“非遗过大年”集中展演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裴安海 摄)
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麻塘村,庆新春非遗文化活动正如火如荼山西供灯牌位烧香。最惹人注目的是一种无伴奏原生态群体舞蹈——“花鼓舞”。它节奏明朗欢快,动作潇洒优美,格调古朴高雅,呈现的多是耕作、庆贺等场景。2005年,松桃“花鼓舞”被列入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百姓跳着“花鼓舞”庆祝新春佳节(央广网发 龙元彬 摄)
年味儿“非遗”——技艺传承
灯光透过大红剪纸的镂空向外发散,圆润的大兔子周身灵蛇环绕,这便是“蛇盘兔,代代富”山西供灯牌位烧香。 2009年,中国剪纸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到春节,湖南常宁的剪纸爱好者会集聚到剪纸学会会长刘丹家学习新的剪纸技巧,创作一幅幅大红喜庆的剪纸作品,用非遗文化烘托浓郁中国年味儿。
湖南常宁剪纸艺术家刘丹展示兔年剪纸新作品(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春节期间,在著名的王家大院所在的山西静升古镇,活灵活现的年馍、热闹的划旱船演出、精美的晋绣,将“非遗”融入了年味儿山西供灯牌位烧香。
山西静升古镇王家豆腐宴(央广网发 灵石融媒供图)
山西静升古镇展出的非遗晋绣(央广网发 灵石融媒供图)
年味儿“非遗”——古树新枝
海派年味儿自带清新别致的审美,春节假期,上海文旅行业以非遗资源推动传统民俗进社区、进商圈、进景区山西供灯牌位烧香。黄浦区豫园灯会以兔年为主题,用非遗灯组精彩演绎传统神话《山海经》,打造神话游历奇“豫”,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
豫园灯会主灯组(央广网记者 林馥榆 摄)
2009年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安亭药斑布印染技艺,在传承人手中熏染上新时代的气息山西供灯牌位烧香。非遗传承人在春节期间以兔年为主题,创作出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非遗作品。
上海安亭药斑布传承人柳玉成所做箱包玩偶系列(图源:“上海嘉定”公众号)
(央广网记者 李红笛 赵家慧 张志诚 任振国 郎麒 林馥榆 见习记者 栾小琳 通讯员 鲁开伟 刘石朋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