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氏宗祠作为梧州市都坎村钟氏村民的根,历经岁月的沉淀,饱含浓浓的乡土民情,既是村民宗族情怀的感情寄托,更是村庄历史文化的呈现贵溪祠堂家谱族谱。祠堂建筑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信息,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宗崇拜、典章制度、堪舆风水、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内涵,是一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据祠堂内的都坎村钟氏概况了解,都坎村的钟氏先祖初世祖均和公在明朝孝宗年间从广州携眷迂居广西苍梧经商并定居吉羊乡都坎村大禾地,四世祖智生公立业于都坎贵溪祠堂家谱族谱。从此钟氏族人在此正式立业开基。
都坎村五百多年没有钟氏祠堂,2015年都坎村钟氏文化研究会成立,最终在会上决定在都坎村建设钟氏祠堂贵溪祠堂家谱族谱。众多宗亲慷慨捐款一同在都坎村安置小区左侧买下了4亩土地。从2017年起,两年时间内从动土、打地基、建设、封顶、装修一步步将宗祠建成,终于在2018年完成整体建设及装修。
都坎钟氏祠堂分前、中、后三座占地三亩多,内设有厨房、卫生间及停车场贵溪祠堂家谱族谱。
一走近钟氏宗祠,便能看到钟氏门口彩旗飘飘贵溪祠堂家谱族谱。宗祠大门高悬“钟氏宗祠”的牌匾,上联为“祖德宗功流芳远”,下联为“子孝孙贤世则长”。在门口的右侧,挂着“都坎钟氏文化研究会”的牌,上面记载了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常务会长,常务副会长等人。
祠堂内挂着了许多钟氏宗亲的合影以及各地钟氏子孙所赠与的字画贵溪祠堂家谱族谱。
正如毛主席所说,“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贵溪祠堂家谱族谱。”都坎鍾氏宗祠的落成,为梧州乃至广西以及海内外各界钟氏宗亲搭建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传承钟氏家族文化和美德、进行宗族联谊、文化研究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上可告慰历代先祖于九天,下可集聚海内外钟氏族人;既可昭先祖传世之渊源,述浩荡之德业,又可续钟裔绵长之嗣序,传百世之流芳;还可传承爱国之美德,树民族复兴之信心,献振兴中华之力量,成造福一方之伟业,为钟氏族人的团结、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 | 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