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聰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丙寅正月二十二日子時生,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己巳八月二十日丑時歿,葬留裏沖水口山,醜未向新乐祠堂家谱族谱。
配 楊氏
生、歿未詳,與夫同山新乐祠堂家谱族谱。
生子一 先
聰公之子繼先
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丁亥三月初二日未時生,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戊子九月十七日丑時沒,葬留裏沖蛇形山,幹巽向新乐祠堂家谱族谱。
配 劉氏
嘉慶八年(公元1529年)己醜四月二十日辰時生,歿失考新乐祠堂家谱族谱。葬水口山,醜未向。
生子四
榮 華 富 貴
另一支:
志顯
□□□□□(谱书残破无法辨认)初六午時生,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②)癸亥八月初六日寅時歿新乐祠堂家谱族谱。塟沙帽山午向。
元配 屈氏
至正九年(元顺帝即位十七年,其年号几度改变;公元1349年)庚寅六月十六日巳時生,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壬戌正月十八申時歿,塟大橋江鐵爐塘亥巳向新乐祠堂家谱族谱。
繼配 許氏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壬辰③五月初
寅時生新乐祠堂家谱族谱, 六年乙 月初十 歿塟 (备注:原谱残破无法辨认)
志顯長子繼 (备注:名无新乐祠堂家谱族谱,谱书残破)
字仲太,永樂辛醜榜進士,任浮梁知縣,洪武元年戊申三月十八日丑時生,天順三年己卯九月十六日戌時歿,塟沙帽山子午向新乐祠堂家谱族谱。
配 許氏
洪武元年戊申四月初八巳時生,正統四十年己巳七月十八日寅時歿,塟與夫同山新乐祠堂家谱族谱。
生子四 茂 斌 宣 容
顯公次子繼圓
太學生,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丙辰六月十六日酉時生,正統十年乙醜十二月十六日戌時歿,塟公公山子午向新乐祠堂家谱族谱。
《邵陵李氏族谱》中部分文章
1、《家训引》
禹有祖訓貽孫□□□□□□□□□□□□□□□□□□□□□□□□□□□□□□□□□□□□□□□□□□□□□□□□規以訓□□□□□□□□□□□□□□□□□□□□□□□□奧深道在衷於簡便□□□□□□□□□□□□□□□□□□□□□□□□□□□□□□□□□□□□□□□□□□□□□□□□□□□□□□□□□□□□□□□□□□□□□□□□□□□□□□□□□□□□□□□□□□□□□□□□□□□□□□□□□□□□□□□□□□□□□□□□□□□□□□□□□□□□□□□□□□□□□□□□□□□□□□□□□□□□□□□□□□□□□□□□□□□□□□□□□□□□□□□□□□□□□□□□□□□□□□□□□□□□□□□□□□□□□□□□□□□□□□□□□□□□□□□□□□□□□□□□□□□□□□□□□□□□□□□□□□□□□□□□□□□□□□□□□□□□□□□□□□□□□□□□□□□□□□□□□□□□□□□□□□□□□□□□□□□□□□□□□□□□□□□□□□□□□□□□□□□□□□□□□□□□□□□□□□□□□□□□□□□□□□□□□□□□□□□□□□□□□□□□□□□□□□□□□□□□□□□□□□□□□□□□□□□□□□□□□□□□□□□□□□□□□□□□□□□□□□□□□□□□□□□□□□□□□□□□
第十一 尚節儉
自古帝王莫不以節儉治天下,而況士庶之家乎?乃世雇以奢侈相尚,或峻宇雕牆,以宏其居;或輕裘文繡,以華其體;或食必山珍海味,費萬錢不惜飲,常羣聚狂醉,用百壺不嫌;或嫁娶之浩費無算;或塟喪之過用靡涯新乐祠堂家谱族谱。種種奢侈在已。方洋洋得意,以為人莫我若,及其後福盡財窮,子孫或至愚而為乞丐,狡而為竊盜,豈非不節儉之禍哉!故必務于節儉,甯朴勿華,則財不盡用而財有餘,福不盡享而福長集矣!奢侈者,其早自返之。
第十二 杜□□
易曰天與水違□□□□□□□□□□□□□□□□□□違清背理□□□□□□□□□□□□□□□□□□□□□□□□□□□□□□□□□□□□□□□□□□□□□□□□□□□□□□□□□□□□□□□□□□□□□□□□□□□□□□□□□□□□□□□□□□□□□□□□□□□□□□□□□□□□□□□□□□□□□□□□□□□□□□□□□□□□□□□□□□□□□□□□□□□□□□□□□□□□□□□□□□□□□□□□□□□□□□□□□□□□□□□□□□□□□□□□□□□□□□□□□□
第十三 禁□□
先王以士農工□□□□□□□居民而于游惰之輩比設罰以懲之□□□□□□□□□惰即大惡哉!以大惡多由遊惰而始也,傳曰:勞則善心生,遊則惡□□□□ 遊惰者,不士、不農、不工、不商,其心所無用,其力無所勤,終日遊閑安逸,遂恣情於色欲而嫖焉,快意與牌寶而賭焉新乐祠堂家谱族谱。不思嫖賭,兩項皆喪心滅德,蕩產傾家,上玷祖父之家聲,下遺子孫之羞恥。卒至流為汙下而人莫與伍,極為賊奸而身無所容,是嫖賭之為人之大害,即為人之大惡也,而皆始于遊惰,故嚴遊惰以各 正業,為禁嫖賭之源焉。為後嗣者,尚其知此而毋忽。
第十四 正族綱
家有長,戶有尊新乐祠堂家谱族谱。□□□□□□□□綱領正,則一族皆正。綱領邪,則一族皆邪。尊長之□□□□□□□□□□□□□□□□□□□□□□□□□□□□□□□□□□□□□□□□□□□□□□□□□□□□□□□□□□□□□□□□□□□□□□□□□□□□□□□□□□□□□□□□□□□□□□□□□□□□□□□□□□□□□□□□□□□□□□□□□□□□□□□□□□□□□□□□□□□□
第十五 □□□
□□□□□□□□□□□□□□□□□□□□□□□□□□□□□□□□ 工商賈皆可營生興家,光前裕後,惟皂隸一途,形同奴僕,最為下品新乐祠堂家谱族谱。乃有不肖之徒,喪盡廉恥,甘充差役,不思身居污下,後人雖賢,例禁考試。己上玷辱于祖父,下陷害其子孫矣。況喪心滅良,嚇詐勒索,縱一時財積千萬,終必貧無立錐。報在身,則妖其年以早喪;報在子,則蠢其性以無能。世間種種惡報,獨皂隸為極酷烈也。故世族大家,必與此有厲禁焉。如我族有此等不肖,當於祠堂中公書逐條,不許入宗,以振家聲。
第十六 肅倫紀
一家之倫紀,祖孫父子也,伯仲叔姪也新乐祠堂家谱族谱。倫紀雖定於人,本實於天。故書曰:“天秩天敘也,以天秩天敘之倫紀。”而可逆天以背倫乎?乃自風洗俗簿,或滅視昭穆,不甘心以正其稱呼;或藐混尊卑,不降心以遜其言,動已是悖倫逆天□□□所謂倫常乖戾,立見消亡者矣,況更有甚焉者,□弟轉而配兄嫂,以兄轉而配弟婦,傷風敗俗,莫甚於此。故王法所□□□□□□□後族中□□□亂道。當開祠堂,公執律例,稟上究治□□□□□□□□□□□□□□□□□
楚南雲峯人文堂諱淮漢洲□□□□□
(备注:□为缺字,谱书残破之故新乐祠堂家谱族谱。下同)
2、《冬至祭文》
維
某年某月某日嗣孫 某 合族人等謹以剛□柔毛酒醴□饈之儀敢致祭於
始祖某公神前及歷代昭穆考妣前而言曰
律應黃鐘丁一陽來複之會權謝黑帝適萬物胚胎之秋豺祭獸獺祭魚異類尚知報本仁率親義率祖新乐祠堂家谱族谱我輩豈無情仲春祭□□□□□□□□□□□□□□□□□□□□□□□□□□ 始祖祀典赫匕於今昭匕也我族派原西□□□□□□□□□□□□□□□□□□□□□某祖屈指以數世系□□□□□□□□□□□□□□□為甚何□□□□□□□□□□□□□□□食舊德而彌新樂利貽休□□□□□□□□□□□□□□□毛問誰曰否況複天封霜露□□□□□□□□□□□□□□□念切本源瞻衣匕之楊柳複見□□□□□□□□□□□□□□□隔視無形而聽無聲著存不忘質在□□□□□□□□□□□□□□□昭考爰合族人處陳祀肆集衣冠於一堂至止肅□□□□□□□□□□□□□耳渢匕慮事宜先潔齊不懈以三日具物當備水陸聊伸乎寸心魂髣髴而如見疑聲咳之可聞伏其駕青蜺禦白鶴離貝闕兮下降偕同堂兮來嘗尚饗
楚南雲峯人文堂諱淮漢洲氏沭手敬撰
3、《祥翁老大人傳》
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新乐祠堂家谱族谱。”餘嘗細繹斯言,覺寰中大矣。而守株待兔者殊多,蓋由智勇之不足也。智勇至,則去就明乃,能卓然有為。故舜生諸馮遷負夏,文王生岐周卒畢郢。考其誕降,則於此,按其建立,則於彼。是誠地不足以域人,人亦貴,不自域耳。若然則我,祥翁之實行可傳焉。
翁,吾鄉先哲人新乐祠堂家谱族谱。餘雖未及目睹,然聞老大人談述,撚知其為智勇人也。生長于楚,猶為地狹人稠,終非遠大之圖,立志適彼樂土,庶雲“爰得我所”?故于康熙丁醜,跋履山川,曆越險阻,遂家于重慶榮昌新橋之陳家嘴,居有大廈,產有腴田,迄今後嗣□□□□□□□□□□□□□□□□□□□□□□□□□□□□□□□□□□□□□□□□□□□□□□□□□□□□□□□□□□□□□
4、《和翁老大人傳》
傳者,傳也新乐祠堂家谱族谱。人必實行無虧,以德致福者,然後從傳之。故無所傳而傳,則近於諛;有所傳而吝傳,澤鄰於嫉。若我和翁者,正有不容不傳之慨。嘗憶之和翁,方正勵孝友成性,齊家有道,訓俗有方,才識之過人,曾兢傳于澬邵。聞,自雍正七年徙川,卜築于重慶榮昌縣新橋之陳家嘴,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成焉。迄今數十餘年,家聲丕振,凡子若孫,皆卓犖不群,人文蔚起,指日采芹折桂,不苐蜀中觀光,卽于楚族人亦有榮焉。余因撰修譜牒,親訪裏居,目覩家法,與昔之聞和翁者,若合符契也。夫以如是之德,享如是之福,謂非實行無虧可傳於後世,而不容歿者乎?余故樂為之傳。
楚南宗晚淮漢洲氏敬撰
5、《生成叔敦睦敘》
男子懸壺,志在四方;異地相思,人情類然新乐祠堂家谱族谱。我祖志公,自江右遷楚南,沿明及清。聰鸞二公之子若孫,自楚適蜀者,舊譜所載既實,繁有徙故,亦有越蠶叢之崎嶇而敦本者,新譜所詳,尤不一而足。伊誰是曆羊腸之險阻而睦族者乎?乙酉歲,厘訂新譜,余為纂修,見各房墨譜支派之往川者,因竊自喜,曰:謫之詩、相如成都之賦、君平之蔔、眉山三蘇之文,餘得藉此而身曆其社壇矣!江油之險,重慶之固,劍閣之雄,三天竺之蜿蜒,三峽水之澎湃,以及秦惠金牛之開鑿,留侯棧道之佈置,照烈武侯若臣幅員之式廓,餘得藉此□□□□□□□□□□□□□□□□□□□□□□如塵務倥傯□□□□□羈才也欲尋天潢□□□□□遞。至丙戍夏,複負譜以往,是志在四方者,叔得遂其志矣。人情類然者,叔獨伸其情矣。因執爵以餞曰:“行人安穩,布□無恙,夙興夜寐,珍重行止。”再酌曰:“為桑與梓必恭,敬止寄語”諸君無忘故土,至若溯家乘之淵源,詳譜系之世及,全譜具在,可按而稽也,無煩餘之複贅矣。
族侄邑癢生諱志淩霄氏拜撰
6、《跋》
從來豪傑之任事,非始作之難,而終成之難也;亦非終成之難,而識氣兼優之難也新乐祠堂家谱族谱。夫識嘗主於事之發,而氣嘗主于事之成。不可以有發而無成,故人不可以有識而無氣也。余不敏,昔在辛巳,始適重慶,因事旋歸,繼欲尋往,突遭論變,莫遂其志。越甲申複訪成都、資州、嘉定等處,網路世系本圖,勒為一書。奈餘學膚才淺,嘗以不獲遹觀,闕成為慮。幸漢洲老大人參互考訂,其業經抄錄者,無不備載;未經採訪者,尚冀補綴。至於序文傳贊,細心校閱,恐貽鹵莽滅裂之譏,俾大宗小宗,靡不瞭若指掌;上治下治,率皆煥若列眉。所謂善作不必善成,善始不必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