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谢庄镇东姚家庄村姚东辉寻碑记
姚家庄村,先有尊师碑——“皇清例授修职郎候选教谕锡龄姚公阡表”(还义可立碑人对姚锡龄怀念的碑文),2019年6月8日又寻得一祖碑富锦祠堂家谱族谱。
姚东辉于2019年6月8日(农历五月初六,端午节后)午饭后,在与乡亲闲谈中,得知邻村董庄村挖出两通石碑,系我村祖坟墓碑,且其中一碑被人拉走,不知去向富锦祠堂家谱族谱。先辈的石碑,对于窃碑人来说或许只是一块石头,而对我们家族后辈来说,是历史、是荣辱、是失而难以复得的族谱记忆。 一刻不容缓,随即驱车,与在县文物旅游局工作的弟弟,并二老乡前往邻村寻碑。
在邻村梨园联系了董庄村一个亲戚的铲车富锦祠堂家谱族谱。为了节省时间,叔叔到亲戚家开铲车期间,我们想法用拖拉机低速高速轮番拖拽,终于将碑座拖出了地面。然后又设法将碑座也装上了车!按照文物当地保护的原则,经与村负责人联系,将石碑暂存于村委会院内。
碑身高167厘米(市制5尺),宽61厘米,厚21.5厘米富锦祠堂家谱族谱。墓碑因年代久远,岁月风霜,又久埋地下,碑文已明显斑驳蚀损,杂乱难识,经在大学任教的五叔辨识,全文如下:
新发现的祖墓碑(清乾隆年立碑)
题头:碑誌
上款:考生于康熙二年十一月十八日富锦祠堂家谱族谱,卒于雍正十年十二月初四日
妣生于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富锦祠堂家谱族谱,卒于雍正八年十二月三十日
中榜:皇清顯考姚公諱钦字子恭元配张氏继配张氏孺人墓
落款:奉祀男庠生姚應運庠生姚嘉賓姚嘉樂孫姚時榮姚時顯姚時敏姚時新曾孫姚孝姚友姚睦姚婣姚任姚恤
乾隆二十八年四月二十二日立
姚家庄村先发现的尊师碑——“皇清例授修职郎候选教谕锡龄姚公阡表”(立碑人对姚锡龄怀念的碑文)富锦祠堂家谱族谱。
五叔讲,曾孫六人名字,显然是以《周礼》六行取名富锦祠堂家谱族谱。即:孝、友、睦、婣、任、恤。这是西周时代教导做人的六条基本准则。“孝”是孝敬老人;“友”是待友要友爱友善;“睦”是和睦邻里乡亲;“婣”( 即“姻”,是“姻”的异体字 )是善待妻子及妻家;“任”是守信及承担责任;“恤”是对待百姓要体恤关切。
据1984年出版的《赵县地名志》记载:我村先民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而来,始祖讳名姚柱富锦祠堂家谱族谱。从此碑文所涉人名看,与本村姚姓几家家谱比较,都无搭靠。即此碑年代久于姚家庄各家谱最高辈年代。据此可以判断,此碑碑文所列人名,应该是全村姚姓村民的共同祖先。姚钦为目前我村最早的有碑文记载的先人。而此碑可以成为姚家庄所有姚氏成员的共奉祖碑。此碑为研究桑梓历史、姚氏宗谱、村居交往等意义重大。
【尧曰:“先祖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徙而来,始祖讳名姚柱富锦祠堂家谱族谱。碑文中人名,与本村姚姓几家家谱对照,都无搭靠。即此碑年代早于姚家庄各家谱最高辈的年代。”——也就是说,东姚家庄村有族谱(有哪些版本年谱?),这些族谱最早记事晚于“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岁,公元1763)四月二十二日”。】
据村里的大辈讲:拟通过乡亲集资,修建姚氏祠堂富锦祠堂家谱族谱。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通过修建宗亲祠堂,认同血缘、家和宗睦、缅怀祖德、传承文明、弘扬正气、激励子孙、奖优助学、排忧解难、创造激情、凝聚民心、促进和谐,维护稳定,也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1、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2、文明姚网“九不发”
3、新中国姚姓将军知多少富锦祠堂家谱族谱?
4、黄埔军校姚家老兵花名录
5、舜帝是姚姓人的始祖富锦祠堂家谱族谱,姓姚名重华
请戳 “在看” 富锦祠堂家谱族谱,欢迎 留言▼
中华姚网 创办于2007年,是一家为全球姚氏宗亲寻根交流的公益网站平台,15年发展,成为凝聚了全球538万姚氏宗亲的网络桥梁富锦祠堂家谱族谱。
姚网小程序富锦祠堂家谱族谱,手机上姚网
如有宗亲寻根、建谱、修祠及宗亲互访富锦祠堂家谱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