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书

诞生于2010年,专业的公墓陵园管理系统、网络祭祀系统。

粘氏定居邢台究在何时?:晋江祠堂家谱族谱

粘氏定居邢台究在何时

  邢台经济开发区 钟鸣 振东

  中国粘姓族人尊金国开国大将完颜宗翰为始祖,其粘姓后人分布在福建、河北、山东等省份,台湾的粘姓均由福建粘姓渡海定居晋江祠堂家谱族谱。邢台粘姓世代聚居在仅仅相隔一条河(七里河)的孔桥和武家庄两个村,人口768人。

  2015年7月,随着孔桥村“粘氏始祖宗翰之墓”、“重修粘氏祠堂碑记”等石碑的出土,这段尘封了足足800年的历史再度被揭开晋江祠堂家谱族谱。自此,邢台粘氏历史文化研究的热度持续升温……

  纵观史料,中国粘姓是一家,世界粘姓是一家,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晋江祠堂家谱族谱。然而,历史上的粘姓又是在何朝何代定居到河北邢台的呢?我们认为应该是元朝中早期。以下是我的观点,仅供参考。

  一、孔桥、武家庄两个村的粘姓中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就是当地粘姓的七世重礼、重义、重宽三兄弟原本都居住在孔桥,后重宽迁居到与孔桥村相隔一河的武家庄村晋江祠堂家谱族谱。

  孔桥村的粘姓老人至今都能清晰的忆起武家庄的粘姓每逢清明、寒食等节日都到孔桥村东的粘家老坟来烧纸、祭祖,世代相传至今晋江祠堂家谱族谱。如果七世重礼、重义、重宽三兄弟已经定居邢台,那么,六世木可木达呢?这一时期恰是元中早期。

  二、2015年7月,孔桥村出土的“重修祠堂碑记” 记载:“如今,我粘氏门庭祖上由元代开始,其迁自洪洞……”晋江祠堂家谱族谱。很显然,孔桥的粘姓迁自哪里?洪洞;孔桥的粘姓是何时从洪洞迁过来的?我粘氏门庭祖上由元代开始。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早在元朝中早期,粘氏已经在邢台居住。

  “重修祠堂碑记”上刻注的时间为“清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9年,这一年距今已有337年晋江祠堂家谱族谱。从时间上看,其准确性及历史价值都非常高。

  第三有一段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粘氏族谱之修纂,始于明代晋江祠堂家谱族谱。有粘灿者,字懋昭,又字中美,号涤楼,生于成化八年(1472) ,卒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官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晚年辞官后修纂粘氏族谱。“方成而 未传布,洪潦泛溢,书斋遭陷,谱稿亦被溺,因有一二遗失。”

  明隆庆二年(1568),粘锺德 将遗失的部分补全晋江祠堂家谱族谱。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粘锺星、粘洪楠叔侄又加以补修晋江祠堂家谱族谱。

  其后,粘本盛、粘士麟于清初又加以增广晋江祠堂家谱族谱。粘本盛于顺治八年(1651),“宦游 北直,访得武邑、邢台、临汾、洪洞诸派宗支”。康熙四年(1665),命其子士麟“辑修武邑 世系,合一册”。上述族谱皆已佚失(包括武邑粘氏在内)。据后来粘琼林在《浔海粘氏家谱 》所言:“晋江之博温察儿,武邑之春童,邢台之木达木可,三派以三公为分居启祖可也。”

  【注释:上文中所记载有“族谱皆已佚失(包括武邑粘氏在内)”晋江祠堂家谱族谱。值得庆幸的是,邢台粘氏族谱不仅保存完整,且距今已有337年的历史。清康熙十八年刻有粘氏族谱石碑的发现,为粘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较早期的真实史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以上文字记载说明,福建晋江尊博温察尔为始祖,河北武邑尊春童为始祖,河北邢台尊木可木达为始祖晋江祠堂家谱族谱。即“三派以三公为分居启祖可也”。

  根据以上三点,我们可以明确推断,粘氏住居邢台的时间应为元朝中早期晋江祠堂家谱族谱。

  二〇一六年六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Copyright By 生命之书.Some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