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祖籍浦东高桥,杜月笙决定把骗来的血汗钱,抽出一部分去盖杜氏宗祠上海祠堂家谱族谱。他为什么会想到在原籍浦东高桥益造宗祠呢?因为他当时正财势两旧,想在家业上打个基础,用以显耀自己的名声。他看到黄金染在沪西漕河泾盖造一所别具规模的黄家花园,也想东施效蚬,在那里购地别筑一所杜家花园来显耀自己的声势。就在这时,经常出入杜家并受到杜月笙尊敬的几个清客,如顾鳌、章士钊、刘春网等人对杜月笙道:“常言道:‘富贵不归故乡,如绣衣夜行。’好在你老家离上海不远,不如把这笔钱用到原籍高桥去盖造一所祠堂,既可荣宗耀祖,改换门庭,又能承先启后,名震乡间。”杜月笙听了,认为言之有理,主意就此打定,便委派专人设计监工兴建。
1931年夏,杜氏宗祠建成以后,纂修家谱的几位清客,曾查过杜氏许多代祖先,可是找不出一个可以给他撑点面子的先人上海祠堂家谱族谱。虽然租上有个落第秀才杜宝槐,可毕竟是个不上榜名的穷书生。为此杜月笙总感觉有失光彩。不料祠堂落成,大军阀吴佩孚送了他一面特大的泥金匾额,上题“武库世家”。清客们抓住这块金匾的题名,大做冠冕文章。一些亲朋好友也跟着送来了“武库家声”、“武库经纶”等金匾。经吴佩孚给杜月笙面上一贴金,杜月笙顿时成了晋朝名将杜预(杜预善于用兵,临阵变化多端,腹有奇才,时人称为杜武库)的后裔。杜月笙眉飞色舞,非常高兴。
杜月笙是上海滩的土皇帝上海祠堂家谱族谱,一帮文人清客趋炎附势,阿谀奉承帮他往脸上贴金,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笑掉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