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的海草房不仅数量多,而且用途广河南祠堂家谱族谱。除了常见的海草房民居之外,当地一些村庄还保留了海草房祠堂。胶东地区的古祠堂数量本就不算太多,而海草房样式的祠堂就更显珍贵。此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俚岛镇大庄许家村的海草房祠堂,这次带大家参观的是宁津街道留村的海草房祠堂。
宁津街道位于荣成南部,距离石岛不远,在明代是宁津所城的驻地河南祠堂家谱族谱。在宁津街道境内,有很多古村落,其中不少还是国家级的传统村落,留村就是其中之一。
留村位于宁津街道办事处驻地的西南方向,甲子山的南麓河南祠堂家谱族谱。如果从西边的东山街道到留村,会走一条蜿蜒在山间的小路,过了口子村之后,就是留村。
根据村志记载,留村早在元代就已经形成了聚落河南祠堂家谱族谱。元至正年间,程氏先祖从河南洛阳迁到此处,因此处襟山带水,适合居住,就盼望后人能世代留居此地,故名为留村。
如今的留村,仍以程姓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其他姓氏河南祠堂家谱族谱。而村里的那座海草房祠堂,就是程姓人所建。
作为国家级的传统村落,留村现在的乡村旅游发展得也不错,村里的街道干净整齐,路口也有相应的指示牌河南祠堂家谱族谱。按照指引,再打听着热心的村民,很容易找到程氏祠堂的位置。
这座祠堂由一座正屋、一座厢房和一个院落组成河南祠堂家谱族谱。院落的大门和围墙看着比较新,可正屋和厢房的框架就比较古朴。
在祠堂的大门旁边,有一个介绍牌,上面说:留村程氏祠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原址在村南河南祠堂家谱族谱。清末民初,迁到了现址。也就是说,祠堂的主体建筑大约有百余年的历史。不过,屋顶和大门显然后来也修葺过。
荣成的海草房大多以巨石为墙,海草为顶,这两种建材的颜色都比较淡雅河南祠堂家谱族谱。因此,作为祠堂时,更显庄重之气氛。
胶东内地用砖瓦建造的祠堂,正屋房檐两侧通常都有砖雕,上面镂刻各种吉祥的图案或者福禄寿禧等字样河南祠堂家谱族谱。而海草房不用瓦片,房檐两侧也没有此装饰。这算是两者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留村的祠堂不仅建筑风格有特色,其所属之家族亦有讲究河南祠堂家谱族谱。河南洛阳为北宋大儒“二程”之故里,留村程氏从洛阳迁来,即与“二程”为一脉。
在胶东地区的程姓,多相传与洛阳有渊源,留村海草房祠堂外的楹联就写道:“道学溯河南,祖德宗功千载泽;瓜瓞绵山左,子承孙继万年春”河南祠堂家谱族谱。除了留村之外,老莱阳县的天井山程氏(天井山村现在莱西市,不过其分支较广,不限于两莱),族谱也记载是从河南洛阳迁来。在清代修谱时,留村与天井山之间就声气相通,联系紧密,至今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