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是个啥?往大里说,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祭祖扫墓上坟。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中原地区的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有巢氏时代。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后演变为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中原地区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逐渐向外蔓延,扩大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的汉族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民族以别于四夷而称中华。
我就生长在洛阳河南祭祖扫墓上坟。这地景在时间轴的历时性方向,可谓文献浩瀚遗存繁多,可供深研的学问深奥无边,就单单一个龙门石窟,也有许多历代学者深究而无法彻解的恒迷。洛阳于我更多是个空间概念,说白了就是自己生活的场域,经历和反复观看过的日常。什么饮食、服饰、礼仪、信仰、节令、集会、提亲、定礼、迎娶,再到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闹元宵、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观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也可以说,就是那些不断被感知被体会还在变化着的庸常。至于中原因其“中天下而立”这类的重语大言,对我这个摄影者来讲,远了点。
回到摄影,我习惯于在对象动态和变化的细节中,去切取闪烁难见的画面,那些只有被影像才能记忆的东西,常常与宏达叙事无关的意外获得河南祭祖扫墓上坟。她是什么?是对象也不是,不是我也是。就喜欢这样的说不清道不明,再看看,就是一张图片,一幅影像,还有一堆交错变化无解的色彩。引申一下,佛家讲“地火水风”四大相,生成了世间种种事物与变化,生灭相续,始终相成,聚合离散,色空形成。于是就有了我这个以洛阳周遭为对象的摄影项目—火红中原,观其火红:时间里的“火红相”。
策展人:张畯
宋 毅
宋毅,金融从业者,自由摄影师,1964年出生,辽宁丹东人,现工作生活于河南洛阳河南祭祖扫墓上坟。
展出现场
主办单位: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组委会
指导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教育委员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媒体支持:《中国摄影家》杂志、中国摄影网
艺术总监:曾毅
总策展:张辉、黄荣华 (土耳其 )、柳银珪(韩国)
学术主持:姚璐
艺术委员会
鲍昆、百濑俊哉(日本)、曹珽、顾铮、方肃、胡钢锋、李树峰、林路、计卫舸、宿志刚、王保国、王川、王传东、武小川、谢爱军、徐国武、阳丽君、张成义、张希红、钟建明
执行委员会
执行策展人:张一天、高帆
展场设计:吕梦星
微信推广:胡敏瑞、吕梦星、赵懿平
视频拍摄:王天俊、王登轩
英文翻译:张心睿、常永鑫
展览时间:2022年10月25日-11月20日
展览地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