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家乡的风俗,清明冬至都需要上坟扫墓,祖辈们的坟墓都在山上,山路蜿蜒,很窄很陡,被厚厚的落叶覆盖江苏祭祖扫墓上坟。杨晓小心翼翼,缓慢踩在落叶上,发出咯吱的脆响,不时有几片黄叶飘落身上,路越来越模糊,大树小树丛生交错,和山融为一体,只能凭着记忆前行,身后踩踏出一行浅浅的脚印。
站在父亲的碑前,杨晓呆立很久,仿佛回到了和父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眼前浮现出父亲褐色温和的笑脸江苏祭祖扫墓上坟。母亲离开时,杨晓才刚上完小学,这以后的一切都是父亲负责,照顾他吃、穿、上学。一双粗糙的大手,笨拙地给杨晓订纽扣,缝补衣服。终于,有一天,他父亲累了,趴在桌上睡着,再也没有醒来。
飘零落叶,悠然地飘拂在这枯黄的季节里,凄凉忧伤江苏祭祖扫墓上坟。杨晓好像听见那落叶的哭泣,看见了它们的泪水,如雨般落了下来。他感恩父亲,这一生为他们默默无闻付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遗憾,杨晓还没来得及尽孝,甚至都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这种体会,痛彻心扉。杨晓一直很加油,他本以为,多赚些钱,然后回来,好好孝敬父亲,可以陪父亲慢慢变老。
“世界那么大,我只想陪在你身旁;在您需要我的时候,便能触摸我的手;世界那么广,我不想去远方;没有您的地方,不是我的家江苏祭祖扫墓上坟。” 依山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一缕缕,飘散在天空,散发出淡淡的草木清香,“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谁家播放《又见炊烟》?朴素,温暖,烟火,村庄,安静美好。偶尔传来几声那家母亲叫孩子的声音,这声音多像儿时,妈妈倚在门框叫杨晓。
他双眼湿润了,朦胧了视线江苏祭祖扫墓上坟。那个曾经纯净、天真、懵懂的少年,浮现在杨晓面前。油菜花开,在墼墙缝上抓蜜蜂,红花草田里打滚,盛夏树荫下抓鸣蝉,冬天的雪地里,和小伙伴堆雪人。生活虽然贫困,可无忧无虑,少年不知愁滋味。每次放学回家,杨晓妈妈总在村口等他,山村没有路灯,妈妈在他心中就是照亮他前行的那束光。而今走在宽广的柏油路上,杨晓心中却少了前行的光照,没有了那束光,迷失了追求的方向。都市早已消失了炊烟,就连菜场也失去了往昔的繁华,网购代替了人间烟火,街道冷清。
杨晓庆幸这个时代对家乡影响不大,改变很小,乡亲们安于山村,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江苏祭祖扫墓上坟。日子依然很慢很暖,裹在淡淡的烟火里,日日年年。村庄里的大人都喜欢串门,这家到那家,妇女们在一起亲热地唠叨着家长里短。水田,池塘,小溪,生动亲切,远山起伏,如水墨山水画,几声犬吠打破了这宁静,显得空旷悠远。
一阵风吹过,落下片片枯叶,轻轻落在坟茔上江苏祭祖扫墓上坟。人生,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里结束。生命轮回,万物终有归属,叶落也该归根。从落叶看人生,岁月竟是如此相似。人生也是从出生、成长、成熟、变老,直至变成灰烬。如一片树叶从嫩黄到嫩绿,再到深绿,到枯黄,随风飘落,最后融入大地。
在外漂泊多年,城市里的身影渐行渐远,匆匆过往的人群无意这忧伤的落叶,似乎都在焦急地追赶着什么江苏祭祖扫墓上坟。为了生活,上班下班,杨晓就像运转机器上的一个部件,停不下来。都市里没有青山、菜地,闻不到红花草、油菜花的芳香,看不见稻田青绿金黄。不知不觉,日子平淡如流水一般,带走了杨晓白嫩的容颜,苍老了他的心境。
他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这次回来没有离开,抖落异乡的风尘,守住老宅,呵护家族这棵大树,开枝散叶,承载着祖辈的基因和血脉江苏祭祖扫墓上坟。于是杨晓化成了其中的一片树叶,一片被故乡水土滋养的树叶。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江苏祭祖扫墓上坟,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杨六九 笔名杨逍,安徽省枞阳县白梅乡人,中共党员,常州六久办公家具有限总经理江苏祭祖扫墓上坟。现定居江苏常州,喜欢文学,尤其喜欢散文。
杨六九|落叶情思
杨六九 | 老家的房子
杨六九|江南的雪
孔祥彪 | 【诗歌】枞阳大闸
启程|乡野几味之寻味春光
枞阳方言广播|【盛敏银】岳母有学问
正方形的乡愁|坡上村摄影展以及照片背后的故事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