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流传的“网上祭祀”,集众多美誉于一身:没有呛人的烟雾,没有震耳的声响,有的是催人泪下的音乐和感人肺腑的留言;空间阻隔和时间限制完全被打破。随着鼠标的点击,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悼念者随时随地都可访问网上纪念馆,献一束鲜花、留一支旋律、点一支跳动的烛光、诵一段超度的经文,在留言簿上找寻久未谋面的旧友亲朋、在论坛上记录自己的追思和感怀。照片、献词、歌烛,都化为多媒体文件,永久保存、无限扩容,不因岁月流逝而磨蚀,不因空间的转移而损耗。网上祭祀让逝者的精神融入永恒,让每一个生命的故事永远流传。
可是我认为现代人虽然忙碌,可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里,还是应该去自己亲人的墓地走一走、停一停,以寄托哀思。即使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亲临墓地,哪怕在自己家里面烧上三炷香,摆上一点供品,也比网上的祭祀来得真实一些。那么如果在殡仪馆这样的特定场所,可以让你随时随地进行追思,你们觉得可行吗?
每个清明节前夕几乎成为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客流高峰,人们将之称为“扫墓经济”,有评论认为,倘若能有一部分人通过其他方式祭奠先人,就能较好地缓解交通压力。那么在其他的时间,在特定的场所对先人进行缅怀也是方式之一,殡仪馆做这样的事有可行性吗?会受到大家的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