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年含义
1、敬辞寿年。称死者活的寿数。 一般用在超过五十岁的死者身上,可根据古典记载或参考现代小说,也可适用于未满五十岁的死者,如:1.汉蔡邕《郭有道林宗碑》:“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 ;2.冰心《我的学生》:“她生在上海,长在澳洲,嫁在北平,死在云南,享年三十二岁。”
汉蔡邕《郭有道林宗碑》:“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三寿年。” 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而公卧病,以 元祐 元年九月丙辰薨於位,享年六十八。”清汤之旭《皇清太学生武修袁公(袁可立曾孙)墓志铭》:“而享年不满半百(46岁),是可哀也。”
《红楼梦》第一一○回:“听见 贾母喉间略一响动,脸变笑容,竟是去了寿年。享年八十三岁。”冰心《我的学生》:“她生在上海,长在澳洲,嫁在北平,死在云南,享年三十二岁。”
2、犹享世寿年。
《隋书·艺术传·庾季才》:“昔 周武王 以二月甲子定天下,享年八百寿年。”示例:他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