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减寿年数的基本原理:寿年
潜在减寿年数是由美国CDC于1982年提出,现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寿年。潜在减寿年数是在考虑死亡数量的基础上,以期望寿命为基准,进一步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强调了早亡对健康的影响。该指标是根据“平均死亡年龄大时,对期望寿命影响较小;反之,平均死亡年龄小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较大”者一原理提出的。因此,在对同一种疾病的死因顺位与潜在减寿顺位较小比较时,结果会有所不同。同时,用潜在减寿年数来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可消除死亡者年龄构成的不同对预期寿命损失的影响。此外该指标可用来计算不同疾病或不同年龄组死亡者总的减寿年数。因此,PYLL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